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769115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8 0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涉及螺蛳养殖技术。包括,投喂组件,用于提供具有螺蛳饲料的营养水体;等分箱,用于接收所述营养水体,并使所述营养水体以流量一致的若干等份流出;与所述等分箱的营养水体输出端一一相应的若干孵育室,用于为亲本提供繁殖场所,并对繁殖出来的螺苗提供均等的螺蛳饲料进行养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对螺蛳的均匀投喂,确保了螺蛳生长的均匀程度。保了螺蛳生长的均匀程度。保了螺蛳生长的均匀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螺蛳养殖技术,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螺蛳是一种重要的水产动物,除可以食用外,对水环境也有净化和保护作用。螺蛳生长的水温为15

30℃,否则停止摄食。螺蛳是软体动物,主要摄食水中的有机物,如残饵粪便,也可过滤或刮食底泥中有机质,或池壁上的着生藻类,达到清理杂质净化水质目的。另一方面螺蛳的生长同时还会大量吸收水中的钙和二氧化碳,是积极的碳汇渔业。螺蛳在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功能越来越重要。
[0003]雌螺是雌雄异体,壳高生长至15

16mm开始生殖,胎生。胚胎在母体内完成发育,出生后即有硬壳可以完成独立生活。胚胎发育期因母螺年龄差异可从一个月到一年时间。螺蛳繁殖水温20

27℃。从3月至11月底均可产苗,其中以5月份产苗达高峰。从大部分的螺蛳繁殖现象来看,5月份产的螺苗养至第二年3月份或4月份又可开始产苗。
[0004]螺蛳的人工养殖首先要解决亲本的质量问题。由于螺蛳养殖注重的是生长速度,即在相同养殖周期内,生长快、个头大的螺蛳,其群体产量也高;并且螺蛳的尺寸规格越大、越均匀,其价格也越高。但螺蛳不同于鱼类具有较强的游泳、大范围活动摄食能力强。螺蛳在摄食过程中,往往存在吃食不均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个体生长,是一种受群体效应影响较大的水产动物。为此,如何解决食物条件相同,为螺蛳提供更均匀的食物分布,成为了螺蛳养殖中所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
[0006]本技术所述的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包括投喂组件、等分箱以及若干孵育室;所述投喂组件的输出端与等分箱相连通,所述等分箱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等分管,且所有所述的等分管与等分箱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所述等分管的末端一一对应的延伸至若干孵育室中。
[0007]所述孵育室包括水箱以及若干个孵育箱;所述等分管与水箱相连通,若干个所述孵育箱均匀地布置在水箱的外围,且所述水箱的外围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水管,所有所述的出水管与水箱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个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一一对应的延伸至若干个孵育箱的上方。
[0008]所述孵育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溢流管,若干个所述孵育箱的外围共同固定有用于接收从溢流管流出的水体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下水管,且所述下水管与集水槽相连通。
[0009]所述孵育箱中活动安装有养殖笼,所述养殖笼的底部为网状结构,所述孵育箱的底部设有覆盖住养殖笼底部的细砂粒。
[0010]所述养殖笼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附着板;所述附着板上方的养殖笼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板。
[0011]所述投喂组件包括储水箱、潜水泵和供水管;所述潜水泵安装于储水箱中,所述供水管的一端与潜水泵相连接,所述供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等分箱的上方。
[0012]有益效果
[0013]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利用等分箱以及等分管将营养水体等分至孵育室中,且孵育室通过出水管再次将其水箱中的营养水体等分至孵育箱中,使得用于养殖的每个孵育箱中的营养水体流量一致,提供的螺蛳饲料量也一致,实现了对螺蛳的均匀投喂,确保了螺蛳生长的均匀程度。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螺蛳孵育养殖系统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孵育室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孵育箱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

储水箱、2

潜水泵、3

供水管、4

等分箱、5

等分管、6

孵育室、61

水箱、62

出水管、63

孵育箱、64

集水槽、65

溢流管、66

下水管、67

养殖笼、68

滑板、69

附着板、70

细砂粒。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但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任何人在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做的有限次的修改,仍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
[0019]参阅图1

图3,本技术的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该系统由投喂组件、等分箱4和若干孵育室6组成。
[0020]本实施例中,投喂组件,用于提供具有螺蛳饲料的营养水体。
[0021]具体的,投喂组件包括储水箱1、潜水泵2和供水管3。潜水泵2安装于储水箱1中,供水管3的一端与潜水泵2相连接,供水管3的另一端延伸至等分箱4的上方。
[0022]在投放螺蛳饲料时,首先在储水箱1中储存满水,然后根据水量与螺蛳饲料投放量的比例,将相当量的螺蛳饲料投入至储水箱1中,并对储水箱1进行搅拌,以使螺蛳饲料均匀的分布在储水箱1中。
[0023]当潜水泵2启动将储水箱1中的水体抽取出来之后,这些水体将被送入至等分箱4中。且优选的应从等分箱4的中心位置送入,以使等分箱4中的水体能更加均匀的流出等分箱4。而为实现等分箱4的出水,在等分箱4的外围安装若干个等分管5。
[0024]若干孵育室6均匀的布置在等分箱4的外围,且与若干个等分管5一一相应。等分管5的出水端位于孵育室6的水箱61的上方中心位置,且若干个等分管5与等分箱4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所有的等分管5的尺寸规格均一致,以使所有孵育室6得到的营养水体的量一致,保证了各孵育室6得到等量的水。
[0025]其中,孵育室6包括水箱61以及若干个孵育箱63。若干个孵育箱63均匀地布置在水箱61的外围,且水箱61的外围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水管62,若干个出水管62的
末端一一对应的延伸至若干个孵育箱63的上方中心位置,且所有的出水管62尺寸规格均一致,出水管62与水箱61的连接处处于同一水平面,以使水箱61中的水能等分地流入到孵育箱63中,保证了各孵育箱63得到等量的水。
[0026]孵育箱6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溢流管65,若干个孵育箱63的外围共同固定有用于接收从溢流管65流出的水体的集水槽64,集水槽64的下方固定安装有下水管66,且下水管66与集水槽64相连通。当孵育箱63中的水涨到溢流管65位置后,水将通过溢流管65排出,并进入到集水槽64中。最终通过下水管66排出,实现对水的收集。
[0027]为方便孵育养殖后对螺蛳的采收,孵育箱63中活动安装有养殖笼67,在盘点螺苗和收获螺蛳时,可取出养殖笼67即可。养殖笼67的底部为网状结构,且网目需小于螺苗的尺寸。例如,网目的单边长为2mm。孵育箱63的底部设有覆盖住养殖笼67底部的细砂粒70,细砂粒70的尺寸可在0.1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投喂组件、等分箱(4)以及若干孵育室(6);所述投喂组件的输出端与等分箱(4)相连通,所述等分箱(4)的侧壁上安装有若干等分管(5),且所有所述的等分管(5)与等分箱(4)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所述等分管(5)的末端一一对应的延伸至若干孵育室(6)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室(6)包括水箱(61)以及若干个孵育箱(63);所述等分管(5)与水箱(61)相连通,若干个所述孵育箱(63)均匀地布置在水箱(61)的外围,且所述水箱(61)的外围设有与其内腔相连通的若干个出水管(62),所有所述的出水管(62)与水箱(61)的连接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若干个所述出水管(62)的末端一一对应的延伸至若干个孵育箱(63)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螺蛳孵育养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箱(6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溢流管(65),若干个所述孵育箱(63)的外围共同固定有用于接收从溢流管(65)流出的水体的集水槽(64),所述集水槽(6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剑钟明兰何琼玉肖善林王宁钟进庞海肖国珠梁广海何英梅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巴马鑫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