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98344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涉及轨道小车技术领域,针对现有的轨道小车在导轨上移动的时候容易发生侧翻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导轨与在导轨上移动的轨道小车,所述轨道小车包括与导轨上侧滚动的第一前主轮、第二前主轮、第一后主轮与第二后主轮,所述第一前主轮、第二前主轮、第一后主轮与第二后主轮的内圈均设置有传动杆,多个所述传动杆的一端均设置有支撑杆,多个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运输板,所述传动杆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驱动第一前主轮、第二前主轮、第一后主轮与第二后主轮的伺服电机,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使得轨道小车稳定的贴合在导轨的上侧,防止轨道小车脱离导轨,防止发生侧翻的风。防止发生侧翻的风。防止发生侧翻的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小车
,尤其涉及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

技术介绍

[0002]桥梁,一般指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为适应现代高速发展的交通行业,桥梁亦引申为跨越山涧、不良地质或满足其他交通需要而架设的使通行更加便捷的建筑物,桥梁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桥梁底面进行检测,是及时发现桥梁病害的重要手段,而通过在桥底搭建轨道,让搭载检测设备的小车在轨道上行驶以替代人工检测桥底面的方式,因检测成本低、检测效率高且可规避人员伤亡风险,成为了目前检测桥底面的主要方式。
[0003]在公开号为CN11363628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轨道小车,可实现防侧翻掉落和便于拆装两种功能,其包括:两个轮系相对安装在中间连接部的两侧;每个轮系包括连接板、动力模块、主动轮、两个连杆件、两组被动轮和两组弹性件;连接板与中间连接部连接;动力模块固定安装于连接板,动力模块的输出轴固定安装主动轮;两个连杆件分别设置在主动轮的轴线的两侧,且每个连杆件的一端转动连接连接板,另一端固定安装一组被动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包括导轨(1)与在导轨(1)上移动的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小车包括与导轨(1)上侧滚动的第一前主轮(6)、第二前主轮(7)、第一后主轮(10)与第二后主轮(11),所述第一前主轮(6)、第二前主轮(7)、第一后主轮(10)与第二后主轮(11)的内圈均设置有传动杆(18),多个所述传动杆(18)的一端均设置有支撑杆(9),多个所述支撑杆(9)的上端共同固定连接有运输板(8),所述传动杆(18)的另一端设置有分别驱动第一前主轮(6)、第二前主轮(7)、第一后主轮(10)与第二后主轮(11)的伺服电机,多个所述传动杆(18)的一侧均转动套设有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互相交叉并且在交叉部位设置有夹紧机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与第二限位机构的上端均设置有将导轨(1)上侧浮游生物除去的刮除组件,所述第一前主轮(6)和第二前主轮(7)与第一后主轮(10)和第二后主轮(11)之间均设置有拉紧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与传动杆(18)转动套接的前上杆(14)与后下杆(3),所述前上杆(14)与后下杆(3)一体成型,所述前上杆(14)的一侧设置有与导轨(1)上侧接触的第一限位前轮(15),所述后下杆(3)的下端一侧设置有与导轨(1)侧壁下侧接触的第二限位后轮(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侧翻的轨道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机构包括与传动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静徐峥杨文浩王亚南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振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