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设置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现有针对铝铸件压力盘的铸造加工机器,没有快速有效的检测机构和3D缺陷检测方法,仅仅为人工观察,肉眼检测零件是否符合标准。由于人员的经验差距以及主观判断标准差异,无法形成统一的标准,也无法实现高效率的测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以解决以上问题。
[0004]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5]一种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检测机构;
[0006]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工件从托盘移载至所述输送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三轴模组和安装于该第一三轴模组上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夹持工件;
[0007]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检测机构的各个检测工位间歇性地输送工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安装于所述输送组件上的第二夹持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料机构、输送机构和检测机构;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工件从托盘移载至所述输送机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一三轴模组和安装于该第一三轴模组上的第一夹持件,所述第一夹持件可夹持工件;所述输送机构用于沿检测机构的各个检测工位间歇性地输送工件,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组件和安装于所述输送组件上的第二夹持件,所述输送组件设置于所述检测机构的前方,所述输送组件驱动夹持有工件的第二夹持件作直线移动;所述检测机构用于检测工件的三维尺寸和表面缺陷,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复数个沿平行于所述输送组件的移动方向间隔排列的检测工位,所述检测工位包括支架和安装于所述支架上的料台与检测相机,所述料台用于支撑工件,所述检测相机的镜头朝向料台上的工件,所述第二夹持件将工件在相邻的两个料台之间移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扫码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工件上的条形码是否合格,所述扫码检测组件包括扫码相机、第一光源、第一旋转驱动件和第一料台,所述第一光源为所述扫码相机提供光照,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第一料台,在所述扫码相机对第一料台上的工件扫码过程中所述第一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料台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缺陷检测组件,用于检测工件外表面是否存在缺陷,所述缺陷检测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二检测相机、第二光源、第二旋转驱动件和第二料台,所述第二检测相机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架上,所述所述第二光源为所述第二检测相机提供光照,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的输出端安装第二料台,在所述第二检测相机对第二料台上的工件检测过程中所述第二旋转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二料台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3D检测技术的工件缺陷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件的正面偏离中心孔处有至少两个侧孔,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侧孔径测量组件,所述侧孔径测量组件包括第三支架、第三平移驱动件、第三升降驱动件、第三支撑板、第三料台、第三检测相机和碗光源,所述第三平移驱动件安装于第三支架上,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安装于所述第三平移驱动件上,所述第三支撑板安装于所述第三升降驱动件上,所述第三平移驱动件与第三升降驱动件可分别驱动所述第三支撑板沿X轴和Z轴移动;所述第三检测相机与碗光源均安装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三检测相机位于第三料台的正上方,所述碗光源为所述第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静,徐峥,乔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振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