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节阀、增湿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814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5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调节阀、增湿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调节阀包括:阀座内设有芯腔和分别与芯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第三流道,阀座开设有与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阀座口、与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阀座口以及与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三阀座口,第一阀座口和第二阀座口位于阀座的同一侧;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芯腔中,阀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阀芯相对于阀座转动以使第一阀口与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对应连通,第二阀口用于与第三流道连通。在阀座内形成两条可调节通断的流道,第一阀座口和第二阀座口与增湿器的连通位置不同,阴极反应气体流经路径长度不同,则阴极反应气体的与湿热尾气传输效率不同,从而实现对阴极反应气体湿度的调节。反应气体湿度的调节。反应气体湿度的调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调节阀、增湿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


[0001]本申请属于燃料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调节阀、增湿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燃料电池中,增湿器用于增加阴极反应气体的湿度,使阴极反应气体的湿度维持在合适范围内,以确保电化学反应的顺利进行。在相关技术中,增湿器采用采用膜增湿的方式,利用湿热尾气对阴极反应气体进行增湿,在增湿器内进行传热传质,以提高阴极反应气体的温度和湿度。但是该类增湿器自身无法进行湿度调节,需要增设管路和阀门,通过调节湿热尾气和/或阴极反应气体的量来调节增湿后阴极反应气体的湿度,导致增湿设备存在管路复杂、漏点多、体积较大、成本高的缺陷。
[0003]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
技术介绍
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旨在至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增湿设备管路复杂、漏点多、体积较大、成本高的技术问题。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调节阀、增湿器以及燃料电池系统。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调节阀,所述调节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内设有芯腔和分别与所述芯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第三流道,并且所述阀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阀座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阀座口以及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三阀座口,所述第一阀座口和所述第二阀座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和,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芯腔中,所述阀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座转动能使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阀口用于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座开设有与所述芯腔连通的第四阀座口,所述第四阀座口、所述第一阀座口以及所述第二阀座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所述阀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的第四阀口,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座转动能使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座口对应连通。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包括呈空心圆柱体结构的底部芯体和呈空心圆柱体结构的顶部芯体;其中,所述底部芯体的侧壁开设有所述第一阀口,所述底部芯体的底面开设有所述第四阀口,所述顶部芯体的侧壁开设有所述第二阀口。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口在所述底部芯体的侧壁上所分布的范围小于等于90
°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阀座口为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所述第四阀口为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或,所述第四阀座口为两个相对设置且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所述第四阀口为两个相对设置且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且当所述第一阀口不与所述第一流道或第二流道连通时,所述第四阀口与
所述第四阀座口连通。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部芯体上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芯腔位于所述阀座的外部。
[0011]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增湿器,所述增湿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具有增湿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增湿腔连通的阴极反应气体入口和阴极反应气体出口,膜管,所述膜管设置在所述增湿腔内,所述壳体开设有与所述膜管连通的湿热尾气入口和湿热尾气出口;以及,上述的调节阀,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且所述调节阀的所述第一阀座口、所述第二阀座口通过所述阴极反应气体入口与所述增湿腔连通,或,所述调节阀的所述第一阀座口、所述第二阀座口通过所述阴极反应气体出口与所述增湿腔连通。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座开设有与所述阀芯腔芯腔连通的第四阀座口,所述第四阀座口、所述第一阀座口以及所述第二阀座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所述阀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的第四阀口,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座转动以使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对应连通,或使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座口连通;所述第四阀座口与所述增湿腔连通。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调节阀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与所述阴极反应气体入口相对的一侧。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阀座口、所述第二阀座口以及所述第四阀座口中的任意一个与所述阴极反应气体入口相对设置。
[0015]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系统,所述燃料电池系统包括上述的增湿器。
[0016]本申请实施例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7]上述调节阀同时设有第一阀座口和第二阀座口,通过使阀芯相对于阀座转动,以使第一阀座口与第一流道连通或使第二阀座口与第二流道连通,从而在阀座内形成两条可调节通断的流道。在将调节阀设置在增湿器中后,第一阀座口和第二阀座口与增湿器的连通位置不同,故而阴极反应气体穿过增湿器进入调节阀的流经路径长度不同,通过调整阴极反应气体的流经路径长度以调节阴极反应气体的与湿热尾气传输效率,从而实现对阴极反应气体湿度的调节。也就是说,增湿器中通过设置调节阀,可以实现对阴极反应气体湿度的自调节,能够降低增湿器的控制难度和压力波动,还可以避免设置体积相对庞大的旁通管路和阀门,以减少增湿器的漏点和成本。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阀中阀座的仰视图;
[0020]图2示出了图1中调节阀中阀座的俯视图;
[0021]图3示出了图1中调节阀中阀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阀中的阀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5示出了图4中的阀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6示出了图4中的阀芯的仰视图;
[0025]图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阀的一种调节状态示意图;
[0026]图8示出了图7中调节阀的仰视图;
[0027]图9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阀的另一种调节状态示意图;
[0028]图10示出了图9中调节阀的仰视图;
[0029]图1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调节阀的又一种调节状态示意图;
[0030]图12示出了图11中调节阀的仰视图;
[0031]图13示出了图12中增湿器的膜管工作原理剖面示意图;
[0032]图14示出了图12中增湿器的第一调湿路径示意图;
[0033]图15示出了图12中增湿器的第二调湿路径示意图;
[0034]图16示出了图12中增湿器的第三调湿路径示意图;
[0035]图17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燃料电池系统中阴极反应气体的路径架构图。
[0036]附图标记:
[0037]1000、调节阀;100、阀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包括:阀座,所述阀座内设有芯腔和分别与所述芯腔连通的第一流道、第二流道以及第三流道,并且所述阀座开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一阀座口、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第二阀座口以及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的第三阀座口,所述第一阀座口和所述第二阀座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和,阀芯,所述阀芯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芯腔中,所述阀芯开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阀口和第二阀口,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座转动能使所述第一阀口与所述第一流道或所述第二流道对应连通,所述第二阀口用于与所述第三流道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开设有与所述芯腔连通的第四阀座口,所述第四阀座口、所述第一阀座口以及所述第二阀座口位于所述阀座的同一侧;所述阀芯开设有与所述第二阀口连通的第四阀口,所述阀芯相对于所述阀座转动能使所述第四阀口与所述第四阀座口对应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包括呈空心圆柱体结构的底部芯体和呈空心圆柱体结构的顶部芯体;其中,所述底部芯体的侧壁开设有所述第一阀口,所述底部芯体的底面开设有所述第四阀口,所述顶部芯体的侧壁开设有所述第二阀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口在所述底部芯体的侧壁上所分布的范围小于等于90
°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调节阀,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阀座口为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所述第四阀口为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或,所述第四阀座口为两个相对设置且小于等于90
°
的弧形开口或扇形开口,所述第四阀口为两个相对设置且小于等于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学锐马义甘波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