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8043 阅读:4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通过选择与制种田母本远缘、熟期与母本相近、植株高大于制种田父本自交系、可被父本自交系授粉的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为繁制玉米种子隔离带内种植的作物,利用不育杂交种的花粉具有高度的不育性,同时不育杂交种植株高大,叶片繁茂,能更有效阻隔外界玉米花粉的传入;同时按一定比例种植与制种田父本相同的父本自交系,为不育杂交种授粉,保证不育杂交种正常结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不仅大大降低了制种成本,在使隔离带的合格率和隔离效果大幅提升的同时,提高了种子质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利用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玉米生产大国,据统计,全国每年玉米种子用量约12.5亿公斤,玉米繁种 面积约450万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315. 1998《玉米杂交种繁制制种 技术规程》,为防止外来花粉污染,种子繁制一般采用空间、时间、屏障等方式设置隔离,以 保证种子纯度。实践中,玉米制种一般采用高粱、大豆等非玉米作物设置150 300米的隔 离区。隔离带的宽度影响玉米制种质量,同时影响玉米种子的繁制成本与销售价格。随着玉 米价格的不断上涨,商品玉米与高粱、大豆收入差距加大,制种隔离带成本逐年提高。 一般 来说,玉米制种区隔离带面积约占制种面积的5-10%左右,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公斤玉米 种子隔离带成本约0. 15-0. 20元,以繁制12. 5亿公斤玉米种子计算,每年隔离带费用的花 销约2亿元。近年来,制种基地农民为降低制种成本,以牺牲隔离带合格率为代价,大肆縮 减隔离带宽度,导致种子繁制隔离带合格率不断下降,极大地威胁着种子繁制质量,因此, 寻找安全、高效的繁制隔离方法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 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其是以胞质不育玉米 杂交种作为制种田隔离带,在该制种田中繁制玉米种。 前述的方法,在隔离带中种植与制种田相同的父本和隔离带胞质不育玉米杂交 种。 前述的方法,其中与制种田邻接的隔离带一侧父本与胞质不育系玉米按行比i : 6间种,隔离带中间区父本与胞质不育系玉米按行比i : 4或i : 5间种,远离制种田 的隔离带一侧父本与胞质不育杂交种按行比i : 8-12间种。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用于繁制不育杂交种的母本为雄性胞质高度不育,父本为不具有恢复性的自交系。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离带胞质不育系玉米与制种田母本远缘。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离带胞质不育系玉米株高于制种田母本。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离带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与制种田母本熟期相近,或通过错期播种使两者能够在相同期间授粉。 前述的方法,其中父本分两期或多期播种,使父本提供的花粉时间能够覆盖母本及隔离带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的授粉期。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隔离带宽为150 250米。 前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胞质不育系玉米的不育率为99.9%以上。 本专利技术中,在利用胞质不育杂交种作繁制玉米种子隔离带的前一年繁制胞质不育 杂交种种子。胞质不育杂交种的繁制,其母本必须是稳定的胞质雄性不育系,不育系的不育 株率达到99. 9%以上,这样繁制胞质不育杂交种时,母本不用人工去雄,父本为后代不具有 恢复性的自交系,父、母本杂交,繁制不育杂交种种子,以备下一年作隔离带时使用。不育杂 交种的种子质量要求较普通杂交种更高,制种过程要求更加规范、严格,如管理不到位,有 出现可育杂株的可能。用作隔离带的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的不育率应达到99.9%以上。因 生物、机械混杂等原因,胞质不育杂交种中可能混有少量的可育株,应在花期前及时去除, 以保证制种质量。 在繁制玉米种子时,分布在繁制种子田四周的隔离带,可以根据制种田四周的地 形、地势、建筑物或林木的阻隔外界花粉的能力来确定不育杂交种的隔离带宽度。播种时间 应保证父本自交系同时给制种田母本自交系和不育杂交种授粉,不育杂交种熟期与制种田 母本的熟期相差超过3天,应错期播种,即分2期以上播种,以延长父本花粉期,确保制种田 母本及不育杂交种都能被授粉。具体为不育杂交种的花期若与制种田母本花期相近,制种 田内的父本与隔离带内父本播种时期和间隔时间相一致;若不育杂交种的花期与制种田母 本花期相差时间较大,则依据各自的花期错期播种,使不育杂交种与制种田母本花期相近。 父本若与不育杂交种花期相近,应2/3父本与不育杂交种同期播种,余下1/3父本等杂交种 芽萌动后播种;父本若与不育杂交种花期相差较大,父本应依据不育杂交种的花期提前或 滞后分期播父本,父本自交系与不育杂交种比,相对较弱,开花期延后,父本又矮于不育杂 交种,不利于父本开花散粉,所以在预计花期时,隔离带内的父本自交系应早于预估期2天 播父本。隔离带中胞质不育杂交种植株比制种田父本高大,不利于父本授粉,可采取覆地 膜、早播种、早定苗、施偏肥、喷施叶面肥等一系列促早熟的措施,以减少因胞质不育杂交种 对父本的遮盖而造成父本生育期滞后。为保证制种质量,应在去除制种田父本的同时一并 去除隔离带中的父本,另一方面,还可增加胞质不育杂交种的边际效应,提高胞质不育杂交 种的产量。 本专利技术,其优点在于1) 在隔离带内间种制种田父本自交系,保证了不育杂交种正常结实;2)由于不育杂交种的花 粉具有高度的不育性,同时不育杂交种植株高大,叶片繁茂,可以有效隔离外来花粉污染制 种田,因此隔离效果大幅提高,同时制种纯度提高1-2% ;3)利用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其中隔离带玉米产值与正常大田玉米产值基本相同或增产,远远高于利用高粱、大豆 等非玉米作物作隔离带的产值,与异种作物隔离相比,可有效縮小隔离带宽10_20%左右,每公斤种子成本可以降低0. 10元;4)本专利技术的隔离区设置相对容易,制种区可由山区、半 山区向平原区转移,不但可以提高制种田的单产,还可以提高种子的商品品质及活力,提高 种子的保苗率,解决了因干旱、早霜等自然灾害造成山区、半山区制种质量如饱满度和发芽 率等下降的不良环节;5)本专利技术对晚熟品种制种尤为重要。由此可见,本专利技术利用胞质不 育玉米杂交种作隔离带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不但降低了制种成本,提高了种子质量,同时 使得隔离带的合格率和隔离效果大幅提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实施例中的玉米种由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 实施例1 1 、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的选择 繁制吉单27(四-287X四-144)种子,选择不育杂交种吉单519 (吉V022 XK10)作隔离带。吉单519植株较高,熟期与吉单27母本四-287相近,其母本吉V022不育系具有高度不育性,吉单519亲本组合的血缘与吉单27母本四-287 (塘四平头类群)相距较远。用不育吉单519杂交种作隔离带,吉单27父本自交系四-144同时给四-287和不育吉单519授粉。 2、利用选育出的不育吉单519作为繁制吉单27玉米种子隔离带内种植的作物,同时按下述比例种植与制种田父本同样的父本自交系四-144 :与制种田邻接的隔离带一侧父本自交系与不育杂交种按行比1 : 6间种,约占隔离带带宽l/4;隔离带中间区父本自交系与不育杂交种按行比l : 4间种,约占隔离带带宽l/2;远离制种田的隔离带一侧父本自交系与不育杂交种按行比l : 8间种,约占隔离带带宽1/4。 实施例2 繁制四单19(444XMo17)种子,用不育杂交种吉单260 (铁C8605-2X吉853)作隔离带。四单19为中熟品种,生育期123天,而吉单260为晚熟品种,生育期为128天。在繁制四单19种子时,要在播种母本444前4-6天播种隔离带不育杂交种吉单260,母本444与父本M017生育期相近,可以同期播种,在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繁制玉米种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胞质不育玉米杂交种作为制种田隔离带,在该制种田中繁制玉米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国庆闫加利黄庭君夏远峰吴凤新刘兴二任启彪程守志邢跃先于铁藏宏图蔡鑫茹王玉贞孙志超赵晶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