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74574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处理池进待处理污水,所述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电极板,所述电极板浸没于所述处理池内的液面下,所述电极板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电极板用于与电源相连接。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污水处理装置,可以无需或者减少向污水中投加絮凝药剂的量,从而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了污水处理的成本。的成本。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近年来对环保概念的越来越重视,对于水资源的保护和污水的处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通常,污水中还有对重悬浮杂质,这些悬浮杂质一般可以通过絮凝的方式去除掉,以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是向污水中投加絮凝药剂,絮凝药剂与污水中的胶胎杂质、悬浮杂质等发生絮凝凝聚,从而沉淀在污水处理池的底部被分离,能够有效避免胶胎杂质和悬浮杂质对水资源造成污染。
[0004]但是,相关技术中对污水的处理需要引入絮凝药剂,存在二次污染的风险,且处理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污水处理装置,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可以无需或者减少向污水中投加絮凝药剂的量,从而减少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了污水处理的成本。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污水处理装置,包括:
[0007]处理池,处理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进水口用于向处理池进待处理污水,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
[0008]电极板,电极板浸没于处理池内的液面下,电极板位于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电极板用于与电源相连接。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处理池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底部与处理池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通过口;第二隔板位于第一隔板背向进水口的一侧,第二隔板的顶部与处理池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二通过口;第一通过口和第二通过口用于供污水通过;
[0010]电极板设于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之间。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处理池内还设有第三隔板,第三隔板位于第二隔板背向第一隔板的一侧,第三隔板的底部与处理池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三通过口,第三通过口用于供污水通过。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处理池的底部具有第一锥体,第一锥体位于第一隔板的下方,第一锥体设有第一排污口。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处理池的底部还具有第二锥体,第二锥体位于第三隔板的下方,第二锥体设有第二排污口。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第三隔板面向第二隔板的一侧设有排渣槽,排渣槽位于第三隔板的上部,且排渣槽的底壁水平位置低于进水口和排水口的水平位置;排渣槽的开口位置高于或等于污水液面。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污水处理装置还包括刮渣机构,刮渣机构设于处理池的顶部,刮渣机构的至少部分浸没于污水中,且刮渣机构可朝向靠近或远离排渣槽的方向移动,以将悬浮于污水液面上的泥渣刮除至排渣槽处。
[0016]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刮渣机构包括:
[0017]驱动件,设于处理池的顶部;
[0018]传动件,传动件的至少部分与驱动件相连接,传动件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运动;
[0019]刮渣件,刮渣件设于传动件上,并在传动件的带动下沿靠近或远离排渣槽的方向移动;刮渣件的至少部分浸没于污水液面中。
[0020]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处理池的侧壁设有排渣口,排渣口与排渣槽相连通。
[0021]在本技术的一种可选示例中,电源为稳压直流电源。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3]本技术一种污水处理装置,通过在处理池的进水口和出水口之间设置电极板,电极板浸没于液面之下,且电极板与电源相连接;这样,在对污水进行处理时,电极板会发生电解,电极板的阳极被溶蚀,由于阳极溶解而转移到溶液中的二甲贴离职水解成为分散杂质的絮凝剂,可以与废水中的胶胎杂质、悬浮杂质絮凝沉淀而分离;另外,污水中带电的污染物颗粒在电场中涌动,部分电荷被电场众合,从而促使带电的污染物颗粒脱稳聚沉而被除去。除此之外,本技术实施例中,还可以在阴极板和阳极板分别产生氢气泡和氧气泡,这些起泡在上浮过程中,能够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带出水面,从而在水面上形成浮渣被去除,能够减少絮凝剂的使用,减少或降低了污水处理过程中存在的二次污染的风险,节省了对污水处理的处理成本。
[0024]本技术的构造以及它的其他目的及有益效果将会通过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保证对优选实施例的描述更加明显易懂。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本技术污水处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10

处理池;20

电极板;30

电源;40

刮渣机构;50

液位计;
[0027]101

进水口;102

出水口;103

第一隔板;104

第一通过口;105

第二隔板;106

第二通过口;107

第三隔板;108

第三通过口;109

第一锥体;110

第一排污口;111

第二锥体;112

第二排污口;113

排渣槽;114

排渣口;401

驱动件;402

传动件;403

刮渣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0029]本技术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处理池10和电极板20。
[0030]具体地,本技术实施例中,处理池10可以是地陷式处理池10,或者在一些示例中,处理池10也可以是地面式处理池10。在具体设置时,处理池10可以采用混凝土浇注的方式形成,当然,在另一些可能的示例中,处理池10还可以是罐体结构,例如采用钢板、铁板等金属件焊接形成池状结构,在处理池10的内壁上可以做绝缘处理,以便保证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安全性。
[0031]具体地,处理池10具有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进水口101用于向处理池10进待处理污水,出水口102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本技术实施例中,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可以分别设置在处理池10的两侧,另外,参照图1所示,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均可以设置在处理池10的上部或顶部。这样,能够保证污水在处理池10内具有足够的截留时间,能够有效提升对污水的处理效果。
[0032]本技术实施例中,参照图1所示,电极板20浸没于处理池10内的液面下,电极板20位于进水口101和出水口102之间,电极板20用于与电源30相连接。
[0033]可以理解地,电极板20通常可以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电极板20中的一个与电源30的正极相连,电极板20中的另外一个与电源30的负极相连。另外,本技术实施例中,两个电极板20在处理池10内可以相对设置。这样,便于两个电极板20之间形成电场。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池,所述处理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口用于向处理池进待处理污水,所述出水口用于排出处理后的污水;电极板,所述电极板浸没于所述处理池内的液面下,所述电极板位于所述进水口和所述出水口之间,所述电极板用于与电源相连接;所述处理池内设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处理池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一通过口;所述第二隔板位于所述第一隔板背向所述进水口的一侧,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与所述处理池的顶壁之间具有第二通过口;所述第一通过口和所述第二通过口用于供污水通过;所述电极板设于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内还设有第三隔板,所述第三隔板位于所述第二隔板背向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所述第三隔板的底部与所述处理池的底壁之间具有第三通过口,所述第三通过口用于供污水通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具有第一锥体,所述第一锥体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一锥体设有第一排污口。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池的底部还具有第二锥体,所述第二锥体位于所述第三隔板的下方,所述第二锥体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乐沈哲陈思段跟定靳亚斌马宁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航空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