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09633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1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属于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技术领域,包括反应罐主体和电絮凝电源;盖体,设置于反应罐主体上端,盖体一侧设有加料口,盖体转动连接有驱动轴,驱动轴底端延伸至反应罐主体内,并设有定位环,定位环上端设有多个搅拌片,定位环底端设有清理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在两个电极外侧的清理环,以及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底部的清理板,可在驱动轴转动时,对电极外侧的氧化物和沉淀物,以及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底部粘附的沉淀物进行清理,减少了操作步骤,操作便捷,使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对水处理的效果更佳。对水处理的效果更佳。对水处理的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
,具体涉及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是指通过电化学氧化和絮凝两个过程的协同作用,对水中的污染物和重金属进行去除的过程。通过将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将两个过程进行结合,可有效的提高对水处理的效率和效果,这种方法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等领域。
[0003]现有技术中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中,是利用电解池中的电流,将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也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再配合絮凝剂,使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的沉淀物,便于后续的过滤和去除,但在电化学氧化过程中,电极表面容易出现氧化产物和沉淀物,使电极受到污染,影响反应效果,且添加絮凝剂生产的沉淀物,也容易粘附在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底部,在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使用完成后,需要人们手动操作工具,清理起来步骤繁琐,耗时耗力,导致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对水处理的效果有所欠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难以清理的问题而提出的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包括:
[0006]反应罐主体和电絮凝电源;
[0007]盖体,设置于反应罐主体上端,所述盖体一侧设有加料口,所述盖体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底端延伸至反应罐主体内,并设有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上端设有多个搅拌片,所述定位环底端设有清理板;
[0008]安装板,设置于反应罐主体内,所述安装板上端设有两个电极,两个所述电极外侧均套设有相适配的清理环;
[0009]进料组件,设置于反应罐主体一侧,所述反应罐主体底端设有排料组件。
[0010]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体上端设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轴上端贯穿盖体,并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
[0011]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定位环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轴底端贯穿安装板,并设有与安装槽相适配的安装轴,所述安装轴位于安装槽内,并于安装槽侧壁滑动连接。
[0012]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安装槽外侧开设有多个卡接槽,所述安装轴外侧设有多个与卡接槽相适配的卡接板,多个所述卡接板分别位于多个卡接槽内,并于卡接槽
侧壁滑动连接。
[0013]为了可对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底部粘附的沉淀物进行清理,进一步地,所述清理板与反应罐主体底端相适配,并抵在反应罐主体底部。
[0014]为了使两个清理环上下移动,对电极外侧的氧化物和沉淀物进行清理,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清理环之间设有同一个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贯穿设有与驱动轴相适配的定位孔,所述驱动轴贯穿定位孔,并于定位孔侧壁滑动连接,所述驱动轴外侧开设有螺旋往复槽,所述定位孔一侧设有与螺旋往复槽相适配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一端位于螺旋往复槽内,并于螺旋往复槽侧壁滑动连接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1、本技术,通过设置在两个电极外侧的清理环,以及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底部的清理板,可在驱动轴转动时,对电极外侧的氧化物和沉淀物,以及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底部粘附的沉淀物进行清理,减少了操作步骤,操作便捷,使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对水处理的效果更佳;
[0017]2、本技术,通过可拆卸的盖体以及驱动轴底端的安装轴和多个卡接板,可对两个清理环以及清理板进行拆卸,方便后续对其进行维护更换,使清理环和清理板能够更好的对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主体外观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主视剖面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结构定位环的主体外观示意图;
[0021]图4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反应罐主体;2、电絮凝电源;3、盖体;4、加料口;5、驱动轴;6、定位环;7、搅拌片;8、清理板;9、安装板;10、电极;11、清理环;12、进料组件;13、排料组件;14、驱动电机;15、安装轴;16、卡接板;17、定位板;18、定位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4]实施例1:
[0025]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包括:
[0026]反应罐主体1和电絮凝电源2;
[0027]盖体3,设置于反应罐主体1上端,盖体3一侧设有加料口4,盖体3转动连接有驱动轴5,驱动轴5底端延伸至反应罐主体1内,并设有定位环6,定位环6上端设有多个搅拌片7,定位环6底端设有清理板8;
[0028]安装板9,设置于反应罐主体1内,安装板9上端设有两个电极10,两个电极10外侧均套设有相适配的清理环11;
[0029]进料组件12,设置于反应罐主体1一侧,反应罐主体1底端设有排料组件13。
[0030]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盖体3上端设有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驱动轴5上端贯穿盖体3,并设置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上。
[0031]具体的,如图2和图3所示,清理板8与反应罐主体1底端相适配,并抵在反应罐主体1底部,与反应罐主体1底部相适配的清理板8,可在转动时,有效的对反应罐主体1底部沾附的沉淀物进行清理。
[0032]具体的,如图2和图4所示,两个清理环11之间设有同一个定位板17,定位板17贯穿设有与驱动轴5相适配的定位孔,驱动轴5贯穿定位孔,并于定位孔侧壁滑动连接,驱动轴5外侧开设有螺旋往复槽,定位孔一侧设有与螺旋往复槽相适配的定位销18,定位销18一端位于螺旋往复槽内,并于螺旋往复槽侧壁滑动连接。
[0033]通过其设计,可使驱动轴5在转动时,能够通过外侧的螺旋往复槽带动定位销18以及定位板17上下往复移动,从而可带动两个清理环11上下移动,对电极10表面产生氧化产物和沉淀物进行清理。
[0034]参阅图1

4,在使用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对水进行处理时,首先需要将水通过进料组件12通入至反应罐主体1内,接着通过加料口4向反应罐主体1内添加絮凝剂,接着通过两个电极10对反应罐主体1内的水进行电氧化反应,使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害的物质,同时也可以将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再启动驱动电机14,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会带动驱动轴5转动,驱动轴5会带动底端的定位环6以及多个搅拌片7转动,可使絮凝剂充分的与水混合,使水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的沉淀物,驱动轴5转动时,会通过外侧的螺旋往复槽带动定位销18以及定位板17上下往复移动,定位板17会带动两个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罐主体(1)和电絮凝电源(2);盖体(3),设置于反应罐主体(1)上端,所述盖体(3)一侧设有加料口(4),所述盖体(3)转动连接有驱动轴(5),所述驱动轴(5)底端延伸至反应罐主体(1)内,并设有定位环(6),所述定位环(6)上端设有多个搅拌片(7),所述定位环(6)底端设有清理板(8);安装板(9),设置于反应罐主体(1)内,所述安装板(9)上端设有两个电极(10),两个所述电极(10)外侧均套设有相适配的清理环(11);进料组件(12),设置于反应罐主体(1)一侧,所述反应罐主体(1)底端设有排料组件(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3)上端设有驱动电机(14),所述驱动轴(5)上端贯穿盖体(3),并设置在驱动电机(14)的输出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絮凝氧化协同反应罐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环(6)上端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驱动轴(5)底端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锦马钟华秦军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凯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