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印专利>正文

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7202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沿基坑的边缘间隔设置的钢管桩以及连接于相邻的钢管桩之间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沿竖向延伸,包括弧顶朝外的第一拱形板、弧顶朝内的第二拱形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之间的肋板,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插扣,第二拱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插扣,相邻两钢管桩的相对侧靠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拱形板两侧的第一插扣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相邻两钢管桩的相对侧靠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拱形板两侧的第二插扣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提高钢管连续墙的抗土压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的维护结构,具有防渗、防水、挡土和承重功能。
[0003]钢管连续墙是一种常见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其是以大直径钢管桩为承载结构,依靠振动锤等打桩机械将管桩打入地下形成连续的围护结构,钢管连续墙可与静压管桩同时施工(传统灌注桩、搅拌桩为避免管桩应力释放对围护体造成挤压破坏不可同时施工),因而竖向围护施工的过程中无混凝土、无水泥作业,拔桩过程中也无需破除作业,文明施工效果好,且拔桩后可以全回收再利用,符合绿色施工的建筑行业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0004]中国专利CN216304656U公开了一种组合板桩基坑支护结构,该结构采用钢管桩及H型钢咬合连接形成的支护结构,对于有截水要求的基坑工程无需另设止水帷幕,减小了止水帷幕的施工空间,缩短了工期和造价,并可回收利用,实现了绿色环保。
[0005]基坑开挖的过程中,会在基坑内对钢管桩设置支撑,钢管桩直接承担大部分土压力,还有一部分不压力通过H型钢传递给钢管桩,上述专利中,H型钢与钢管桩之间采用企口式咬合连接,土压力太大时,H型钢两的侧翼容易发生挤压变形,H型钢与钢管桩之间的J型企口容易被拉坏导致脱钩,因而其土压承载能力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以提高钢管连续墙的抗土压能力。
[000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沿基坑的边缘间隔设置的钢管桩以及连接于相邻的钢管桩之间的连接件;
[0008]所述连接件沿竖向延伸,包括弧顶朝外的第一拱形板、弧顶朝内的第二拱形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之间的肋板,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插扣,第二拱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插扣,相邻两钢管桩的相对侧靠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拱形板两侧的第一插扣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相邻两钢管桩的相对侧靠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拱形板两侧的第二插扣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拱形板两侧端的切线分别与对应侧钢管桩的表面垂直。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上靠钢管桩一侧设有止水垫。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槽的内壁上靠钢管桩一侧设有凹槽部,所述止水垫嵌装在所述凹槽部内。
[0012]进一步地,所述止水垫采用橡胶制成。
[0013]进一步地,所述钢管桩和第二拱形板靠基坑内的一侧设有支撑纵梁,所述支撑纵
梁固定在各钢管桩外,支撑纵梁上连接有抵在所述第二拱形板外的支撑杆。
[0014]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第二拱形板相抵的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拱形板适配的弧形垫板。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拱形板两侧端的切线分别与对应侧钢管桩的表面垂直。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0017]本申请采用钢管桩和连接件依次间隔相连形成的围护结构,不仅具有现有钢管连续墙的优点,而且连接件采用第一拱形板、第二拱形板和肋板的结构,基坑外侧的土压力可以通过第一拱形板传递给两侧的钢管桩,第一拱形板的承压方式由传统的受拉改为受压,承载能力大大增强,由于第一拱形板的受压特性,土压力对第一拱形板作用时,第一拱形板的端部是支撑在钢管桩上的,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插扣和插槽被拉坏而导致第一拱形板的端部与钢管桩脱钩,因而本申请提高了钢管连续墙的抗土压能力。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21]附图中,100

钢管桩;110

第一插槽;111

止水垫;112

凹槽部;120

第二插槽;200

连接件;210

第一拱形板;211

第一插扣;220

第二拱形板;221

第二插扣;230

肋板;300

支撑纵梁;310

支撑杆;311

弧形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3]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沿基坑的边缘间隔设置的钢管桩100以及连接于相邻的钢管桩100之间的连接件200。
[0025]连接件200沿竖向延伸,包括弧顶朝外的第一拱形板210、弧顶朝内的第二拱形板220以及连接于第一拱形板210和第二拱形板220之间的肋板230,第一拱形板210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插扣211,第二拱形板220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插扣221,相邻两钢管桩100的相对侧靠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拱形板210两侧的第一插扣211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110,相邻两钢管桩100的相对侧靠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拱形板220两侧的第二插扣221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120。
[0026]本申请采用钢管桩100和连接件200依次间隔相连形成的围护结构,不仅具有现有钢管连续墙的优点,而且连接件200采用第一拱形板210、第二拱形板220和肋板230的结构,
基坑外侧的土压力可以通过第一拱形板210传递给两侧的钢管桩100,第一拱形板210的承压方式由传统的受拉改为受压,承载能力大大增强,由于第一拱形板210的受压特性,土压力对第一拱形板210作用时,第一拱形板210的端部是支撑在钢管桩100上的,这样能够有效防止插扣和插槽被拉坏而导致第一拱形板210的端部与钢管桩100脱钩,因而本申请提高了钢管连续墙的抗土压能力。
[0027]为了使第一拱形板210能够更好地将土压力传递给第一拱形板210,第一拱形板210两侧端的切线分别与对应侧钢管桩100的表面垂直,即附图2中所标注的∠α为90
°

[0028]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槽110的内壁上靠钢管桩100一侧设有止水垫111,止水垫111优选采用橡胶制成。在外侧土压力的作用下,第一拱形板210的端部会抵紧在第一插槽110内靠钢管桩100一侧的止水垫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包括若干沿基坑的边缘间隔设置的钢管桩以及连接于相邻的钢管桩之间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沿竖向延伸,包括弧顶朝外的第一拱形板、弧顶朝内的第二拱形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拱形板和第二拱形板之间的肋板,所述第一拱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一插扣,第二拱形板的两侧边分别设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插扣,相邻两钢管桩的相对侧靠外侧分别设有与第一拱形板两侧的第一插扣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槽,相邻两钢管桩的相对侧靠内侧分别设有与第二拱形板两侧的第二插扣一一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拱形板两侧端的切线分别与对应侧钢管桩的表面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印赵飞
申请(专利权)人:罗印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