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基坑建筑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基坑施工用全站仪首先确定钻孔灌注桩控制桩的位置,然后定出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轴线,最后确定每个桩的桩位。桩位确定后插上木桩并标明桩号,并由现场施工人员依照设计图纸进行校核。钻孔灌注桩施工完成后,进行冠梁以及支撑体系施工。
[0003]支撑体系由支撑梁组成,在现场实际施工中,根据地铁出线井的地质条件,采用常规的基坑支护存在造价高以及施工难度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因地制宜,提出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旨在解决在实际施工场地常规基坑支护造价高以及施工难度大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固定桩、冠梁以及腰梁,其中,所述冠梁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顶部,所述腰梁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侧壁,所述冠梁与所述腰梁均围绕基坑设置并形成支护空间,所述支撑体系设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所述围护结构包括固定桩、冠梁以及腰梁,其中,所述冠梁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顶部,所述腰梁设置在所述固定桩的侧壁,所述冠梁与所述腰梁均围绕基坑设置并形成支护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系设于所述支护空间内,所述支撑体系包括:第一支撑组件,所述第一支撑组件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冠梁连接的第一斜撑、第一对撑以及第一角撑;第二支撑组件,设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分别与所述腰梁连接的第二斜撑、第二对撑以及第二角撑,所述第二斜撑与第二对撑采用支撑钢管结构,所述第二角撑采用钢板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梁包括四条钢结构梁体,所述第二斜撑设有四条,所述第二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条所述钢结构梁体,所述第二对撑设有一条,所述第二对撑的两端连接相对设置的两条所述钢结构梁体,所述第二角撑设有四组并分别连接于所述腰梁的夹角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冠梁包括四条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支护本体,所述第一对撑设有一条,所述第一对撑的两端连接相对设置的两条支护本体,且所述第一对撑包括对撑配筋,所述对撑配筋延伸至所述支护本体内并与所述支护本体的钢筋连接,所述第一斜撑设有四条,每一条所述第一斜撑的两端分别连接相邻两条所述支护本体,所述第一斜撑包括斜撑配筋,所述斜撑配筋延伸至所述支护本体内并与所述支护本体的钢筋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坑围护结构的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撑设有四组,并设于所述冠梁的四个夹角处,所述第一角撑包括角撑配筋,所述角撑配筋延伸至所述支护本体内并与所述支护本体的钢筋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悦,胡立正,崔梦琳,吕永军,于祥涛,王煜晨,谢雄,谢忻,张轩宇,张巍,赵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