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27194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07 1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制造领域,公开了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切片后的硅片进行边缘倒角加工;于倒角后,对硅片表面进行机械研磨;于机械研磨后,对硅片表面进行酸腐蚀;于酸腐蚀后,对硅片进行边缘抛光;于边缘抛光后,对硅片进行背面抛光;于背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首次去蜡洗净;于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正面抛光;于正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再次去蜡洗净;于再次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最终洗净。通过对工艺参数、设备及流程的调整,完成了8英寸及以下规格的硅片双面抛光的应用需求,有效降低了8英寸及以下规格双面抛光硅片的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靠,便于应用和推广。应用和推广。应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晶圆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半导体器件不断微型化,晶圆正面和背面的高表面质量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这些晶圆在MEMS(微机电系统)、晶圆键合等具有严格平面度要求的应用中尤为常见,尤其是在IMU(陀螺仪、加速器)产品的开发上,对于双抛片的需求尤其强劲,而且价格较高,需求稳定,其中8英寸衬底双抛片更是供不应求,但是目前稳定应用的,能够双面同时抛光的设备大都应用在12英寸的双抛片,对于8英寸及更小规格的硅片的双抛片并没有稳定高效的加工设备和工艺,导致市场上双抛片的供不应求,急需进行工艺上的创新及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使得8英寸及以下规格的硅片双面抛光质量稳定,工艺简单,便于应用,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将切片后的硅片进行边缘倒角加工,去除硅片边缘锋利的棱角、崩边裂纹;
[0007]于倒角后,对硅片表面进行机械研磨,去除切片时导致的硅片表面痕迹;
[0008]于机械研磨后,对硅片表面进行酸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应力损伤层;
[0009]于酸腐蚀后,对硅片进行边缘抛光,去除边缘损伤;
[0010]于边缘抛光后,对硅片进行背面抛光,去除背面细微痕迹;
[0011]于背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首次去蜡洗净,去除抛光后硅片上的蜡及颗粒污染物;
[0012]于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正面抛光,去除正面细微痕迹;
[0013]于正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再次去蜡洗净,去除抛光后硅片上的蜡及颗粒污染物;
[0014]于再次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最终洗净,去除硅片表面的颗粒、金属和有机物。
[0015]进一步,于机械研磨后,对硅片边缘进行再次倒角,进行倒角定型。
[0016]进一步,于机械研磨后,在硅片背面进行标记加工,所述标记为采用激光在硅片表面凹刻制成。
[0017]进一步,于酸腐蚀前,对硅片进行碱洗净,去除硅片表面杂质及氧化膜,所述碱洗净采用的溶液为NaOH、TSC

1以及H2O的混合溶液,三者之间的体积比例为(6

7):(0.3

0.5):50。
[0018]进一步,于碱洗净后,对硅片进行腐蚀前洗净,去除表面有机物及颗粒残留,所述腐蚀前洗净使用的为SC1溶液。
[0019]进一步,所述于边缘抛光后,对硅片进行背面抛光,具体包括,于边缘抛光后,首先使用HF和SC1溶液,且溶液温度60

75℃的情况下对硅片整体进行清洗,然后将硅片安装在抛光设备上,对硅片进行背面抛光,所述正面抛光去除量为13μm

16μm。
[0020]进一步,所述于背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首次去蜡洗净,具体包括,于背面抛光后,将硅片置于温度为60℃

75℃的NCW、O3、SC1混合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50S

350S,对硅片进行首次去蜡洗净。
[0021]进一步,所述于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正面抛光,具体包括去蜡洗净后,再次使用HF和SC1溶液,且溶液温度60℃

75℃的情况下对硅片整体进行清洗,然后将硅片安装在抛光设备上,对硅片进行正面抛光,所述正面抛光去除量为13μm

16μm。
[0022]进一步,所述于正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再次去蜡洗净,具体包括,于正面抛光后,将硅片置于温度为60℃

75℃的NCW、O3、SC1的混合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50S

350S,对硅片进行再次去蜡洗净。
[0023]进一步,所述于再次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最终洗净,具体包括,于再次去蜡洗净后,对硅片的表面平坦度和外观进行检测,将符合标准的硅片置于温度为60℃

75℃的SC1、O3、HF的混合溶液中,浸泡时间为250S

350S,对硅片进行最终洗净。
[0024]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相对于现有技术,突破了单面抛光设备的限制,通过对工艺设备流程参数的调整,完成了8英寸及以下规格的硅片双面抛光的应用需求,有效降低了8英寸及以下规格双面抛光硅片的生产成本,生产工艺简单,质量稳定可靠,便于应用和推广。
附图说明
[0025]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中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专利技术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各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0028]为了解决双面抛光硅片的生产质量及成本问题,特别是对8英寸的硅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在现有技术中硅片单面抛光使用的设备下,进行生产制造出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工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9]首先,将切片后的硅片进行边缘倒角加工,去除硅片边缘锋利的棱角、崩边裂纹;倒角加工时所采用的砥石规格为600目至1000目,砥石型号为R型,在倒角加工后需保证倒角面无划伤,避免在后续机械研磨时出现崩边裂片。
[0030]然后,对倒角后表面进行机械研磨,去除切片时导致的硅片表面痕迹;优选的,机械研磨后,使用800目

1500目的砥石对硅片进行再次的倒角定型,砥石型号为RK型,提高硅片边缘强度,控制边缘的直径,将倒角边缘加工成符合客户要求的形状;为了提高便于对硅片生产批次以及正面背面的识别,优选的,还可以在机械研磨后,在硅片的背面进行在硅片
背面进行标记加工,所述标记为采用激光在硅片表面凹刻制成,所述标记可以是字母、数字、符号等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组合。
[0031]机械研磨后,硅片表面存在应力损伤,需要对表面进一步处理,即对硅片表面进行酸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应力损伤层;所采用的酸腐蚀溶液组分按照体积占比组成为:7%

9%的HF,29%

35%的HNO3,19%

23%的CH3COOH,其余为H2O,将硅片置于上述酸腐蚀溶液中,控制腐蚀速率0.55μm/s

0.65μm/s,表面去除量25μm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将切片后的硅片进行边缘倒角加工,去除硅片边缘锋利的棱角、崩边裂纹;于倒角后,对硅片表面进行机械研磨,去除切片时导致的硅片表面痕迹;于机械研磨后,对硅片表面进行酸腐蚀,去除硅片表面的机械应力损伤层;于酸腐蚀后,对硅片进行边缘抛光,去除边缘损伤;于边缘抛光后,对硅片进行背面抛光,去除背面细微痕迹;于背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首次去蜡洗净,去除抛光后硅片上的蜡及颗粒污染物;于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正面抛光,去除正面细微痕迹;于正面抛光后,对硅片进行再次去蜡洗净,去除抛光后硅片上的蜡及颗粒污染物;于再次去蜡洗净后,对硅片进行最终洗净,去除硅片表面的颗粒、金属和有机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机械研磨后,对硅片边缘进行再次倒角,进行倒角定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机械研磨后,在硅片背面进行标记加工,所述标记为采用激光在硅片表面凹刻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酸腐蚀前,对硅片进行碱洗净,去除硅片表面杂质及氧化膜,所述碱洗净采用的溶液为NaOH、TSC

1以及H2O的混合溶液,三者之间的体积比例为(6

7):(0.3

0.5):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于碱洗净后,对硅片进行腐蚀前洗净,去除表面有机物及颗粒残留,所述腐蚀前洗净使用的为SC1溶液。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面抛光硅片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边缘抛光后,对硅片进行背面抛光,具体包括,于边缘抛光后,首先使用HF和SC1溶液,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欣晶圆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