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制造转子的方法以及转子技术

技术编号:3925765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制造电动机的转子(1)的方法,所述转子具有转子轴(2)、内金属板叠(3)、外金属板叠(4)、以组装状态布置在所述内金属板叠(3)与所述外金属板叠(4)之间的埋置磁体(5),以及以所述组装状态布置在所述外金属板叠(4)上的表面磁体(6),其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制造转子的方法以及转子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电动机的转子的方法。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根据该方法制造的转子。

技术介绍

[0002]从DE 10 2016 221 291 A1中已知一种用于感应加热永磁体的设备,以便能够通过激活这些磁袋中的涂层和/或胶来实现永磁体在转子的磁袋中的固定配合。
[0003]DE 10 2019 212 205 A1公开了一种电机的转子,该转子包括围绕马达轴线延伸的金属板叠。外部公差补偿层被施加到金属板叠的径向外周表面,其中外部公差补偿层的外表面的圆柱度公差小于金属板叠的径向外周表面的圆柱度公差。
[0004]从CN 204089522 U中已知一种用于将转子组装到转子轴上的自动化工具。
[0005]从JP 2006081360 A和JP 2006180679 A中已知用于组装电动机的转子的其他设备。
[0006]机动车辆日益增加的电气化也意味着越来越多地使用电动机来驱动它们。这种电动机通常被配置为PSM电动机,其中金属板叠通常被连接在这种电动机的转子的转子轴上。如果金属板叠被分组,即被分隔,则组装这种转子需要特别高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7]因此,本专利技术解决了提供一种用于制造电动机的转子的方法的问题,借助于该方法,具有多部件金属板叠的电动机尤其可以非常精确地制造。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这个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方案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0009]本专利技术基于提供一种用于制造具有多部件金属板叠的转子的方法的总体构思,其中可以设定转子轴上的金属板叠的矩形度(Rechtwinkligkeit)和同轴度以及转子的全跳动(Gesamtrundlauf)。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电动机的转子被制造成具有转子轴、内金属板叠(例如星形内金属板叠)、外金属板叠、以组装状态布置在所述内金属板叠与所述外金属板叠之间的埋置磁体,以及以所述组装状态布置在所述外金属板叠外侧的表面磁体。所述内金属板叠首先被推到所述转子轴上,例如被挤压,并关于矩形度和同轴度对准。所述转子然后通过将所述埋置磁体和所述外金属板叠放置在所述内金属板叠上并且将所述表面磁体放置在所述外金属板叠上来构造。然后设定所述转子的全跳动或一般跳动。因此,利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首先调节内金属板叠相对于转子轴的矩形度和同轴度,以及总的转子跳动,由此,特别地,可以更好地补偿各个部件的公差,例如外金属板叠、内金属板叠、埋置磁体或表面磁体,由此可以总体上实现显著改善的可再现的高生产质量。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中,所有部件公差都是工具上的,即相对于在填充塑料后的整个转子。在这种情况下,工具上意味着,例如由塑料制成的外部壳体由工具的内表面界定。因此,外部壳体精确地接收工具表面具有的公差。例如,如果工具表面被抛光,则塑料壳体的表面粗糙度也非常低。
[0010]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有利的进一步发展中,配备有内金属板叠的转子轴被推入或卡入两部分工具的第一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包括用于转子轴的第一容座和用于内金属板叠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容座。第一容座和第二容座被构造成使得转子轴和内金属板叠与转子轴线成矩形地对准并且同时与转子轴线同轴地对准。为此,转子轴可以例如竖直地夹紧在工具中,并且内金属板叠可以首先被压到转子轴上。通过将内金属板叠对准转子轴,它们成矩形地位于转子轴上。然后,将由此配备有内金属板叠的转子轴插入两部分工具的第一部分中,即转子轴在第一容座中,内金属板叠在第二容座中。
[0011]随后,两部分工具的第二部分(其包括用于转子轴的第三容座,即,转子轴的另一端,以及用于内金属板叠的剩余部分的第四容座)被推到转子轴和内金属板叠上,使得剩余的内金属板叠也与转子轴成矩形地并且同轴地对准。第二工具的第二部分首先通过其第四容座被推到剩余的金属板叠上,其中转子轴与第三容座以增加的覆盖接合。
[0012]为了能够实现两部分工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的极其精确的对准,并且因此实现转子轴上的所有金属板叠的高度精确的同轴度和矩形度,两部分工具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经由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的强制锁定连接彼此连接。当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彼此连接并且转子轴布置在其中并且内金属板叠被推到其上时,强制锁定连接迫使内金属板叠相对于转子轴的同轴对准和成矩形。矩形对准和同轴度也是特别需要的,以便减少两个相邻金属板叠之间的间隙。
[0013]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有利实施方案中,强制锁定连接包括定位销和相关开口,其中在闭合强制锁定连接的情况下,定位销与相关开口接合。例如,定位销可以布置在面向两部分工具的第二部分的第一部分的前边缘上,而相关开口设置在面向第一部分的两部分工具的第二部分的前边缘上,当工具闭合时,定位销以无游隙的方式与开口接合,从而迫使两部分工具的两个部分非常精确地同轴连接。当然,代替这种定位销,可以提供其他凹槽和弹簧轮廓,例如环形凹槽和/或环形弹簧,其仅必须导致两部分工具的两个部分在工具闭合时彼此精确地同轴对准。
[0014]当工具闭合时,容纳内金属板叠的中空圆柱形第二容座和第四容座可以迫使这些板叠相对于转子轴成矩形。
[0015]在该过程步骤中,所有的腔也可以用塑料铸造。因此,在随后的变形过程中,转子组件不能再在其自身内移动。公差保持不变。
[0016]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个有利实施方案中,为了产生全跳动,首先加热缸,将具有转子轴、内金属板叠、埋置磁体、外金属板叠和表面磁体的转子插入该缸中。然后等待温度平衡,在温度平衡点处,缸收缩到转子上,从而产生或迫使转子的全跳动。然后,所有的腔用塑料铸造。因此,在随后的变形过程中,转子组件不能再在其自身内移动。公差保持不变。一旦产生全跳动,就加热缸并且将其从转子移出。纯粹从理论上讲,通过插入任选加热的缸中并且等待温度平衡来相应冷却转子也是可能的。只有缸或转子可以进行温度控制,或者两个部件都在不同的方向上冷却,即转子连同转子轴、内金属板叠、外金属板叠、埋置磁体和表面磁体一起冷却,并且缸在将一个插入另一个之前在每种情况下都被加热。工具的内轮廓(即缸的内壳体表面)因此通过温度平衡被压到转子上。这提供了从生产的观点来看技术上简单并且同时高度精确的制造跳动或全跳动的可能性。
[0017]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替代实施方案中,将套箍工具放置在具有转子轴、内金属
板叠、埋置磁体、外金属板叠和表面磁体的转子周围,并且套箍工具的内径被减小直至实现转子的全跳动。然后,所有的腔用塑料铸造。因此,在随后的变形过程中,转子组件不能再在其自身内移动。公差保持不变。然后扩大套箍工具的内径,并且将套箍工具从转子移出。套箍工具通常可以起到软管夹的作用,并且可以通过收缩来减小内径,从而迫使套箍工具或夹紧工具变圆到转子上。套箍工具或套箍工具的套箍可以例如类似于软管夹借助于螺钉闭合,其中液压缸或气压缸也是可以想到的。
[0018]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另一个替代实施方案中,缸设置有径向向内可调节的冲头,转子连同转子轴、内金属板叠、埋置磁体、外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造电动机的转子(1)的方法,所述转子具有转子轴(2)、内金属板叠(3)、外金属板叠(4)、以组装状态布置在所述内金属板叠(3)与所述外金属板叠(4)之间的埋置磁体(5),以及以组装状态布置在所述外金属板叠(4)上的表面磁体(6),其中

所述内金属板叠(3)被推到所述转子轴(2)上并且关于矩形度和同轴度对准,

所述转子(1)通过将所述埋置磁体(5)和所述外金属板叠(4)放置在所述内金属板叠(3)上并且将所述表面磁体(6)放置在所述外金属板叠(4)上来构造,

设定所述转子(1)的全跳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备有所述内金属板叠(3)的所述转子轴(2)被插入两部分工具(7)的第一部分(10)中,其中所述第一部分(10)包括用于所述转子轴(2)的第一容座(11)和用于所述内金属板叠(3)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容座(12),其中所述第一容座(11)和所述第二容座(12)被构造成使得所述转子轴(2)和所述内金属板叠(3)成矩形地且同轴地对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部分工具(7)的第二部分(13)包括用于所述转子轴(2)的第三容座(14)和用于所述内金属板叠(3)的剩余部分的第四容座(15),并且所述第二部分被推到所述转子轴(2)和所述内金属板叠(3)上,使得所述转子轴(2)和所述内金属板叠(3)成矩形地且同轴地对准。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部分工具(7)的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13)经由位于所述第一部分(10)与所述第二部分(13)之间的强制锁定连接(16)连接,其中当所述第一部分(10)和所述第二部分(13)彼此连接并且转子轴(2)布置在其中并且内金属板叠(3)被推到其上时,所述强制锁定连接(16)迫使所述内金属板叠(3)同轴对准和成矩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制锁定连接(16)包括定位销(17)和相关开口(18),其中在闭合强制锁定连接(16)的情况下,所述定位销(17)与所述相关开口(18)接合。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加热缸(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
申请(专利权)人:保时捷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