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2562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2: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涉及漂白剂技术领域。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且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1~3;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高铁酸钠45~60份,活性陶瓷颗粒5~10份;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过氧苯甲酰20~30份,二甲基亚砜25~40份,水50~75份。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漂白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本申请的优点在于,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稳定性较好、残留量较少、且安全环保。且安全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漂白剂
,尤其是涉及一种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漂白剂是一种洗涤产品,用于去除布料上的有机色素等污渍,其作用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释放出活性氧,将色素基团漂白破坏,把有机大分子氧化破坏成小分子。现有的漂白剂的腐蚀性较强且易残留,根据活性成分的不同,可以将漂白剂分为含氯漂白剂和含氧漂白剂,其中,含氯漂白剂的活性成分是次氯酸钠,含氧漂白剂的活性成分是过氧化氢。
[0003]目前,在对布料进行印染处理前,还需要提前使用印染前处理用漂白剂对布料进行漂白处理。如若使用含氧漂白剂,则会因为含氧漂白剂中过氧化氢的稳定性影响漂白工艺。故,现有技术中,大多采用含氯漂白剂作印染前处理用漂白剂。然而,采用含氯漂白剂则又可能带来新的问题:在漂白处理的过程中释放有毒的氯气,漂白后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氯元素,需要花费较高成本对漂白后的废水进行除氯处理。
[0004]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稳定性较好、残留量较少、且安全环保的漂白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开发一种稳定性较好、残留量较少、且安全环保的漂白剂,本申请提供一种漂白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6]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漂白剂,包括A组分和B组分,且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1~3;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高铁酸钠45~60份,活性陶瓷颗粒5~10份;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过氧苯甲酰20~30份,二甲基亚砜25~40份,水50~75份。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A组分包括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构成,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在对布料进行漂白处理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身的强氧化性将色素分子漂白破坏,与此同时,自身还能够被还原成氢氧化铁胶体,从而形成了无机絮凝剂,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微细悬浮物,减轻了后续对废水处理的成本;活性陶瓷颗粒表面具有大量的微孔和表面活性位点,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去除色素分子,故而活性陶瓷颗粒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发挥着吸附剂的作用,能够进一步保证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的漂白性能,避免色素反粘至布料上。
[0008]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B组分包括过氧苯甲酰、二甲基亚砜和水构成,特定选用过氧苯甲酰作为B组分中的活性成分,且将二甲基亚砜和水作为B组分的溶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的漂白性能;一方面,将过氧苯甲酰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能够将色素从布料上溶解至水中;另一方面,过氧苯甲酰能够通过自身的分解产生活性氧和自由
基,上述活性氧和自由基均可以和色素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色素分子的结构,导致色素分子失去色彩,有助于去除布料上的色素。
[0009]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为双组分的漂白剂,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时,按照特定的质量之比将A组分和B组分混合,即能够获得漂白性能较为优异的漂白剂,且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过程中,不会产生有毒物质。
[0010]可选的,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
[0011]可选的,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高铁酸钠54~58份,活性陶瓷颗粒8~9份;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过氧苯甲酰25~28份,二甲基亚砜33~36份,水60~68份。
[0012]可选的,所述A组分还包括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其中,蒙脱土和高铁酸钠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3~0.5:1,水性环氧树脂和高铁酸钠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1~0.2:1。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的A组分中,还特定选用了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能够使得A组分中的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被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粘附,延缓A组分中的高铁酸钠发挥作用,起到缓释的作用,从而避免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时,A组分中的高铁酸钠快速发挥作用导致的漂白不均匀。
[0014]可选的,所述B组分还包括pH缓冲剂,所述pH缓冲剂控制所述B组分的pH值为6.5~7.5。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pH缓冲剂能够保证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B组分的pH值接近中性,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B组分的稳定性。
[0016]可选的,所述A组分中,所述活性陶瓷颗粒包括氧化铝、氧化锆以及二氧化硅,且氧化铝、氧化锆以及二氧化硅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1:1~2。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A组分所使用的活性陶瓷颗粒进行了进一步限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对色素分子的吸附作用。
[0018]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漂白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提供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并将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按照重量份数混合,球磨30~60min,制得A组分;提供过氧苯甲酰、二甲基亚砜以及水,并将过氧苯甲酰、二甲基亚砜以及水按照重量份数混合,制得B组分。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较为方便地获得稳定性较好、残留量较少、且安全环保的漂白剂,且制备方法较为简单。
[0020]可选的,在制备A组分的过程中,还包括提供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并将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加至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中,球磨30~60min,制得A组分;其中,蒙脱土和高铁酸钠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3~0.5:1,水性环氧树脂和高铁酸钠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1~0.2:1。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A组分中还特定加入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进行球磨,使得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被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粘附,能够延缓A组分中的高铁酸钠发挥作用,从而避免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时,A组分中的高铁酸钠快速发挥作用导致的漂白不均匀。
[0022]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上述漂白剂在布料漂白领域中的应用。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A组分包括高铁酸钠和活性陶瓷颗粒,高铁酸钠具有强氧化性,能够将色素分子漂白破坏,自身还能够被还原成氢氧化铁胶体形成无机絮凝剂,有效去除了废水中的微细悬浮物;活性陶瓷颗粒可以有效地吸附和去除色素分子,能够进一步保证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的漂白性能,避免色素反粘至布料上。
[0024]2.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中的B组分包括过氧苯甲酰、二甲基亚砜和水构成,特定选用过氧苯甲酰作为B组分中的活性成分,且将二甲基亚砜和水作为B组分的溶剂,能够进一步提高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的漂白性能;一方面,将过氧苯甲酰作为表面活性剂使用,能够将色素从布料上溶解至水中;另一方面,过氧苯甲酰能够通过自身的分解产生活性氧和自由基,上述活性氧和自由基均可以和色素发生反应,从而改变色素分子的结构,导致色素分子失去色彩,有助于去除布料上的色素。
[0025]3.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为双组分的漂白剂,在使用本申请提供的漂白剂时,按照特定的质量之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漂白剂,其特征在于,包括A组分和B组分,且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1~3;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高铁酸钠45~60份,活性陶瓷颗粒5~10份;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过氧苯甲酰20~30份,二甲基亚砜25~40份,水50~7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和所述B组分之间的质量之比为1: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高铁酸钠54~58份,活性陶瓷颗粒8~9份;所述B组分,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原料组分:过氧苯甲酰25~28份,二甲基亚砜33~36份,水60~68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还包括蒙脱土和水性环氧树脂;其中,蒙脱土和高铁酸钠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3~0.5:1,水性环氧树脂和高铁酸钠之间的质量之比为0.1~0.2: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漂白剂,其特征在于,所述B组分还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满良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天义恒染整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