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车自动过纱接头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584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车自动过纱接头控制装置,在电气控制箱面板上装有自动手动选择旋钮并通过电气连接线与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电气控制箱面板上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子连接;检测接头装置包括固定辊、检测辊筒、纱接头传感器及计长传感器,纱接头传感器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计长传感器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连接。轧车的电磁气阀装在轧车的机架旁边的气压控制箱里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子连接。该装置结构简单,维护方便,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灵敏度高,节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新型涉及绳状染色机及浆染机或其它的长车染色机的染整
,更具体涉 及一种绳状染色机及浆染机或其它的长车染色机的轧车自动过纱接头控制装置,可以适用 于丝光机的轧车过布接头,还可以适用于其他行业有轧车系统的设备的轧车自动过接头控 制装置。
技术介绍
织物在染浆工艺过程中,为了保证纱染色的一致性及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一般是 把整经机卷取在经轴上的纱接驳在染色机的反复使用的导机底纱上,在底纱和经轴上的好 纱接驳就会形成接头,接头在刚开机时在过每一个轧车皮辊前,轧车的皮辊必须抬起,否则 纱接头强行通过皮辊就会容易变形及加速老化,皮辊的变形直接会在染色过程中形成色 差。因为皮辊在受冲击的部位过于频繁就会在皮辊的表面形成不能回复到原来的弹性状态 的凹部,这样就造成了轧车的表面压干不均勻,这就是色差产生的原因之一。由此可知,工 艺上对皮辊的要求是很严格的,造成皮辊变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过纱接头时对皮辊的 冲击是重要因素之一。传统的工作模式一直沿袭用手动的工作模式,就是在开机是当纱接头接近轧车的 皮辊时一般是用专门的操作工来手动控制气压开关改变汽缸的控制方向来抬起轧车皮辊, 当接头过完皮辊后在手动的放下皮辊使染液能被轧干以保证正常的生产,有些厂甚至在纱 过接头时连人工手动也不用,这样带来的结果肯定是加速皮辊的老化变形,皮辊拆下来磨 一次也是费时费力,重新包皮辊更是价格不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改变现有技术的弊端,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轧车自动过 纱接头控制装置,该装置程序化控制,结构简单,故障率低,维护方便,操作方便,运行可靠, 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好,节能,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非常优越的新型自动过纱接头控制 装置,同时也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一种轧车自动过纱接头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纱接头传感器、PLC程序控制器、计 长传感器、控制第一组轧车的电磁气阀,控制第二组轧车的电磁气阀…控制第n组轧车的 电磁气阀、第一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第二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第n组轧车的上部皮辊、检测 接头的活动检测辊筒、检测接头的固定辊、手动模式下第一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的升起和压 下旋钮、第二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的升起和压下旋钮…第n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的升起和压下 旋钮、第一组轧车的压力调节阀、第二组轧车的压力调节阀…第n组轧车的压力调节阀、第 一组轧车的气压控制箱、第二组轧车的气压控制箱…第n组轧车的气压控制箱、第一组轧 车的机架、第二组轧车的机架…第n组轧车的机架、自动手动选择旋钮、第一组轧车的监视 指示灯、第二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第n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电气控制箱,其中的第n组的η指的是设备轧车的总数量,有的设备有将近30套轧车,有的只有2套轧车,一般轧车的 总套数是在30套以内。其连接关系是在电气控制箱面板上装有自动手动选择旋钮通过电气连接线和电 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电气控制箱面板上的第一组轧车的监 视指示灯,第二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第η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 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子相连接;检测接头装置包括一个固定辊、一个活动检测 辊筒、一个检测活动辊位置的纱接头传感器及一个计长传感器,检测活动辊位置的纱接头 传感器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计长传感器通过 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第一组轧车的电磁气阀 装在第一组轧车的机架旁边的气压控制箱里面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 控制器的输出端子相连接,控制第二组轧车的电磁气阀装在第二组轧车的机架旁边的气压 控制箱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子相连接,…控制第η组 轧车的电磁气阀装在第η组轧车的机架旁边的气压控制箱里面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 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出端子相连接;第一组轧车的气压控制箱面板上安装的手动模 式下轧车皮辊的升起和压下旋钮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 端相连接,第二组轧车的气压控制箱面板上安装的手动模式下轧车皮辊的升起和压下旋钮 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第η组轧车的气压控 制箱面板上安装的手动模式下轧车皮辊的升起和压下旋钮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里面安 装PLC程序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整个自动过纱接头工作过程的实现是这样的,当纱接头到达接头检测装置(固定 辊筒和上部的活动检测辊)之间时,由于多股纱的接头大小远远大过一层纱的厚度导致活 动检测辊会向上位移,活动检测辊筒的位移使纱接头传感器接通产生一个接通信号,此接 通信号通知PLC系统已检测到纱接头信号,然后不论任何车速情况下据计长的传感器的信 号自动计算纱接头已到达的距离位置,当纱接头到达第一组轧车的皮辊前抬起的长度距离 时,PLC编程器输出信号给控制第一组轧车电磁气阀来切换控制第一组轧车的皮辊升降的 气缸的气路以自动抬起第一组轧车的皮辊,延时2秒待纱接头通过第一组轧车后自动放下 第一组轧车的皮辊;据计长的传感器信号自动计算纱接头已到达的距离位置,当纱接头到 达第二组轧车的皮辊前抬起的长度距离时,PLC编程器输出信号给控制第二组轧车电磁气 阀来切换控制第二组轧车的皮辊升降的气缸的气路以自动抬起第二组轧车的皮辊,延时2 秒待纱接头通过第二组轧车后自动放下第二组轧车的皮辊;…据计长的传感器信号自动 计算纱接头已到达的距离位置,当纱接头到达第η组轧车的皮辊前抬起的长度距离时,PLC 编程器输出信号给控制第η组轧车电磁气阀来切换控制第η组轧车的皮辊升降的气缸的气 路以自动抬起第η组轧车的皮辊,延时2秒待纱接头通过第η组轧车后自动放下第η组轧 车的皮辊。该装置的主要特征是不需要专门的人手操作,可靠地避免纱接头在机器运行的 过程中对第一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第二组轧车的上部皮辊…第η组轧车的上部皮辊造成冲 击性损坏,首次在该领域实现自动的过纱接头功能,智能地据纱接头的位置自动计算出不 同车速下每组轧车的皮辊自动实现过纱接头。本技术技术效果首次把自动过纱接头的理念引入该系统中,该系统即可以对设备制造商提供标准化配套新型自动过纱接头控制系统,籍着能提升产品的品质及提高轧车皮辊的使用寿命的 优异的性能而提高设备的市场竞争力;也可以对现有的老机在投入成本不高的前提下进行 功能的升级。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皮辊使用寿命的同时既提高的设备的使用效率, 也节省了大量的因为皮辊的损坏而要经常拆装的人工成本和皮辊维修成本。综上所述,此系统不但可以籍着优异的性能为设备制造商提供配套而提高设备的 竞争力,还可以为企业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及节约一笔不小的成本。新系统程序化控制,结 构简单,故障率低,维护方便,操作方便,运行可靠,灵敏度高,环境适应性好,节能,是一种 值得推广应用的非常优越的新型自动过纱接头控制系统,同时也填补了该领域的空白。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轧车自动过纱接头控制装置结构示意图。其中传感器1、PLC编程器2、计长传感器3、控制第一组轧车的电磁气阀4a、控制第二组轧车的电磁气阀4b、第一组轧车的上部皮辊5a、第二组轧车的上部皮辊5b、电源6、 活动检测辊7、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轧车自动过纱接头控制装置,包括纱接头传感器(1)、PLC程序控制器(2)、计长传感器(3)、第一组轧车的电磁气阀(4a)、第一组轧车的上部皮辊(5a)、检测辊筒(7)、固定辊(9)、第一组轧车的压力调节阀(12a)、第一组轧车的气压控制箱(13a)、第一组轧车的机架(14a)、自动手动选择旋钮(15)、第一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16a)、电气控制箱(17),其特征在于:在电气控制箱(17)面板上装有自动手动选择旋钮(15)并通过电气连接线与电气控制箱(17)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电气控制箱(17)面板上的第一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16a)、第二组轧车的监视指示灯(16b)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17)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2)的输出端子连接;检测接头装置包括固定辊(9)、检测辊筒(7)、纱接头传感器(1)及计长传感器(3),纱接头传感器(1)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17)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计长传感器(3)通过电缆和电气控制箱(17)里面安装PLC程序控制器(2)的输入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志勇熊志慧姜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