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17582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6-21 21: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木质素碱溶液与交联剂、扩链剂混合均匀的水溶液作为水相,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内油相混合,乳化,形成O/W初乳;再将初乳与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外油相混合,乳化,得到O/W/O型复合乳液;最后在超声下完成交联反应,反应结束以后去除油相,洗涤干燥后即可形成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成球效果好、粒径可控、表面及内部孔道丰富;微球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生物降解,对金属离子、有机污染物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而且适用于床层吸附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多孔微球制备,具体涉及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1、木质素是自然界中的第二大生物质资源,是一种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天然高分子聚合物。其分子中具有丰富的羟基、羧基、磺酸基等活性基团,这些基团可以通过静电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或络合作用与金属离子结合,在污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潜力。

2、目前,木质素基吸附剂大多以粉末、细颗粒为主,存在不能快捷回收利用、应用于床层吸附时阻力大的问题,有的吸附材料还会溶解在水体中造成二次污染,这些缺点限制了木质素基吸附材料的应用前景。木质素基球形吸附剂因其水力学性能较好,适合于床式吸附,基本不会造成二次污染,受到了人们的关注。为了保证工业上存储、运输和长时间循环使用的要求,目前所制备的大多数木质素基球形吸附剂的机械强度过大,导致微球紧实无孔、污染物难以进入,吸附性能差。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开发木质素基多孔微球。

3、制备木质素多孔微球的方法一般有反相悬浮法、乳液聚合法等。例如ge等以碱木质素为原料,以环氧氯丙烷为交联剂,接枝聚乙烯亚胺,通过反相悬浮共聚法制备得到木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交联剂为甲醛、戊二醛、乙二醛、环氧氯丙烷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超声反应的超声功率为150~300W;反应时间为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木质素水相溶液和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内油相的质量比为3: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交联剂为甲醛、戊二醛、乙二醛、环氧氯丙烷和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交联剂用量为木质素质量的3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超声反应的超声功率为150~300w;反应时间为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木质素水相溶液和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内油相的质量比为3:1~6:1;步骤(2)所述o/w型初乳和含有表面活性剂的外油相的质量比为1:3~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木质素分级多孔微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木质素碱溶液由木质素加入到碱溶液所得,所述碱溶液的浓度为0.5~2.0mol/l;所述木质素碱溶液中木质素的质量分数为40~65%;

6.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煜霞林佩怡楼宏铭邱学青杨东杰刘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