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纠偏系统、皮带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519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纠偏系统、皮带机,输送带纠偏方法为监测皮带机的转弯半径,根据所述转弯半径调整皮带架相对皮带延伸方向的偏转角度,使皮带在输送方向上的形状趋近于弧形,根据所述转弯半径调整托辊架围绕皮带延伸方向的转动角度,使托辊架位于转弯内侧的部位升高、位于转弯外侧的部位降低,通过压辊单元抵消皮带的内侧褶皱;所述纠偏系统采用所述输送带纠偏方法;所述皮带机采用所述纠偏系统。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皮带机后,掘进机在直线段和转弯段进行频繁变换时,皮带架和托辊架能够自动调整至最理想的状态,大大提高了现场的施工效率,从而保证了皮带架在运行过程中胶带无跑偏、运行过程无撒料,胶带磨损小,寿命得到明显提高。到明显提高。到明显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纠偏系统、皮带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皮带机
,特别是指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纠偏系统、皮带机。

技术介绍

[0002]掘进机转弯时,拖车上的皮带机也要跟随转弯。由于单节拖车长度一般为6m

10m,由于长度较长,会导致相邻拖车单节之间存在夹角,对于拖车上设置的皮带机来说,出现夹角会导致胶带的严重跑偏、磨损、漏渣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掘进机转弯时,需要对皮带机的皮带架进行调整,使其更适应转弯工况。
[0003]在掘进机的施工过程中,有时需要频繁的在直线段和转弯段进行切换,皮带机频繁调整的工作量较大,且因空间受限而较难调整,导致实际应用中,经常在转弯时不调整皮带架的姿态就进行出渣,造成露渣、翻带等各种问题。
[0004]近年来,出现了各种型式的适用于皮带小转弯的纠偏机构,如授权公告日为2023.03.24、授权公告号为CN 218706137 U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盾构机小半径转弯输料用皮带机转弯机构,包括托架,所述托架上安装有托板,所述托架底部传动安装有传动辊,所述托板上安装有输料辊,所述托架下方设置有滑轨,所述滑轨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滑动件,所述滑动件与所述托架底部固定连接。该技术方案能够实现皮带输送系统跟随转弯的台车自动调节的功能,从而使盾构在小曲率半径的隧道施工中,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无法保证每节托辊架都被拉到理想中的位置。
[0005]再如申请公布日为2019.12.24、申请公布号为CN 110606325 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皮带机的皮带纠偏装置及其纠偏方法,所述皮带纠偏装置包括底板,辊架安装在底板上;底板的一侧与机架铰接并形成位于皮带机的运行中心线上的铰接点,底板与铰接点相对的一侧边上制有腰型孔,液压缸通过穿设于腰型孔的销杆与底板形成活动铰接,液压缸的双出杆伸出的两端均固定在机架上。所述纠偏方法通过实时测量皮带偏移角度和底板摆动角度值与预设角度最大值、最小值的比较计算,控制液压缸往复移动从而带动底板摆动来纠正皮带的偏移。该技术方案中的辊架虽然能够跟随皮带的偏转而同步偏转,但是监测的是皮带直线运行时的偏移角度,是在同一个机架上的运行的连续皮带,而无法适用于行走转弯中的多个机架之间导致的偏移纠正。另外,该技术方案只能实现水平方向上的角度调节,而在皮带转弯时,由于内外曲线差会导致内侧胶带出现褶皱,仍会造成皮带的跑偏、撒料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纠偏系统、皮带机、掘进机及其监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解决现有皮带机在小转弯半径运行时,皮带架调整难度大、调整不及时而导致的皮带严重跑偏、撒料严重、磨损严重等技术问题。
[000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监测皮带机的转弯半径,根据所述转弯半径调整皮带架相
对皮带延伸方向的偏转角度,使皮带在输送方向上的形状趋近于弧形,根据所述转弯半径调整托辊架围绕皮带延伸方向的转动角度,使托辊架位于转弯内侧的部位升高、位于转弯外侧的部位降低,通过压辊单元抵消皮带的内侧褶皱。本技术方案实时监测皮带机的转弯半径,根据转弯半径自动调整皮带机的三个方面的姿态:一是调整皮带架在水平方向上的偏转角度,保证皮带在转弯过程中各处的弯曲程度顺滑,避免局部转角过大而造成跑偏;二是调整托辊架左右两侧的相对高度,使托辊架位于转弯内侧的一侧升高,避免皮带内侧的褶皱处撒料;三是当托辊架两侧高度调整或皮带位置发生变化时,通过压辊单元的挤压作用自动中和抵消皮带的内侧褶皱,进一步防止撒料。当皮带机回归直线状态时,皮带架和托辊架恢复至正常位置。
[0008]进一步地,所述弧形与所述转弯半径所对应的圆弧相一致。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输送带纠偏方法,不仅保证皮带在转弯过程中各处的弯曲程度顺滑,避免局部转角过大而造成跑偏,而且进一步地将所述弧形设置为圆弧形,且与转弯半径所对应的圆弧一直,充分保证了皮带在转弯过程中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一致。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皮带机处于直线状态时,调整皮带架相对皮带延伸方向的偏转角度,使皮带在输送方向上的形状趋近于直线,调整托辊架围绕皮带延伸方向的转动角度,使托辊架两侧的高度平齐。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输送带纠偏方法,根据皮带机的状态实时控制皮带架和托辊架的姿态。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弯半径通过控制单元监测,控制单元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皮带架的偏转角度、托辊架的转动角度。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输送带纠偏方法,通过控制单元自动实现转弯半径的监测、皮带架偏转角度的调整、托辊架转动角度的调整。
[0011]一种纠偏系统,采用所述输送带纠偏方法,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偏转角度的传感器单元、用于驱动皮带架偏转的皮带架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托辊架转动的托辊架驱动单元、用于抵消皮带褶皱的压辊单元。
[0012]进一步地,包括与皮带配合的自动张紧单元,可快速实时响应因皮带机转弯而引起的皮带的张紧力变化。
[0013]一种皮带机,包括所述纠偏系统,包括若干节铰接相连的皮带架,相邻皮带架之间的夹角通过皮带架驱动单元调整,既可以通过一一对应的方式进行驱动,即一个皮带架驱动单元驱动一个皮带架改变姿态;也可以通过一带二的方式进行驱动,即皮带架驱动单元驱动皮带架铰接处,一个皮带架驱动单元驱动两个皮带架改变姿态;所述皮带架上铰接设置所述托辊架,所述托辊架驱动单元连接在皮带架与托辊架之间,通过托辊架驱动单元改变皮带架两侧的高度。
[0014]进一步地,所述托辊架包括上托辊架和下托辊架,所述托辊架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皮带架与上托辊架或下托辊架之间的直线伸缩装置,所述上托辊架与下托辊架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杆平行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皮带机,即通过一个直线伸缩装置同步驱动上托辊架和下托辊架,而直线伸缩装置既可以采用电动推杆,也可以采用液压推杆,还可以采用气动推杆,只要能够实现托辊架的转动角度的无级调节即可。
[0015]进一步地,所述压辊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皮带两侧的压辊组件,所述压辊组件包
括铰接在皮带架上的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通过弹性部件与皮带架弹性连接、另一端通过辊子压在皮带的边缘处。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皮带机,所述压辊组件活动设置在皮带架上,为皮带机的皮带提供褶皱消除功能,当托辊架驱动单元带动托辊架转动后,辊子即可在弹性部件的作用下对褶皱的皮带自动进行消除。所述弹性部件优选采用弹簧,既可以是螺旋弹簧,也可以是空气弹簧,还可以采用其他弹性杆件。
[0016]进一步地,各个所述皮带架分别设置在铰接相连的各节拖车上,所述传感器单元包括检测相邻拖车之间距离的测距传感器或检测相邻拖车之间夹角的角度传感器。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优选的皮带机,特别适用于隧道掘进机的渣土输送施工,皮带机会随着拖车的转向而发生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监测皮带机的转弯半径,根据所述转弯半径调整皮带架(3)相对皮带延伸方向的偏转角度,使输送带(1)在输送方向上的形状趋近于弧形,根据所述转弯半径调整托辊架(4)围绕皮带延伸方向的转动角度,使托辊架(4)位于转弯内侧的部位升高、位于转弯外侧的部位降低,通过压辊单元抵消输送带(1)的内侧褶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与所述转弯半径所对应的圆弧相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送带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皮带机处于直线状态时,调整皮带架(3)相对皮带延伸方向的偏转角度,使输送带(1)在输送方向上的形状趋近于直线,调整托辊架(4)围绕皮带延伸方向的转动角度,使托辊架(4)使托辊架(4)两侧的高度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带纠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弯半径通过控制单元监测,控制单元通过驱动单元驱动皮带架(3)的偏转角度、托辊架(4)的转动角度。5.一种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输送带纠偏方法,包括用于监测所述偏转角度的传感器单元、用于驱动皮带架(3)偏转的皮带架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托辊架(4)转动的托辊架驱动单元、用于抵消皮带褶皱的压辊单元。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纠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与输送带(1)配合的自动张紧单元(2)。7.一种皮带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纠偏系统,包括若干节铰接相连的皮带架(3),相邻皮带架(3)之间的夹角通过皮带架驱动单元调整,所述皮带架(3)上铰接设置所述托辊架(4),所述托辊架驱动单元连接在皮带架(3)与托辊架(4)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架(4)包括上托辊架(401)和下托辊架(402),所述托辊架驱动单元包括设置在皮带架(3)与上托辊架(401)或下托辊架(402)之间的直线伸缩装置(501),所述上托辊架(401)与下托辊架(402)之间通过至少两个连杆(502)平行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皮带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辊单元包括对称设置在输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朋洋王露露秦庆华崔利卫赵海壮徐会敢程进明申建永王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