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4163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终端通过摄像头拍摄巡检画面,巡检画面包括与设备关联的标识码;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标识码的相对位姿,上传所述巡检画面和所述相对位姿到云平台;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相对位姿发送的初始位姿信息;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码发送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识别所述设备;从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并渲染显示看板模型;根据初始位姿信息将看板模型锚定在设备所在的虚拟空间;从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将生产数据加载显示在看板模型上。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提高识别效果,实用性高。实用性高。实用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但不限于巡检系统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设备巡检中存在着对识别环境要求高导致对设备识别效果不佳、实用性低、巡检人员无法快捷有效获取设备生产数据等问题。对于不同设备的识别,现有的常规做法有如下几种方式:平面图像识别、3D物体识别和平面图像识别,可以通过特征匹配/深度学习等方式区分不同外观的设备,平面图像识别方案定制化程度高,算法通用性弱,对于相同外观的不同设备无法辨别,相似外观的设备无法很好的区分。
[0003]在相关技术中,可以使用单目SLAM(Simultaneous Localization and Mapping,定位与地图构建),首先提取图像中的特征,然后根据相邻帧图像的特征去匹配,识别出场景某些特征点位置,并通过图像的变化反向计算出摄像头的运动,即空间定位。通过深度图像获得三维点云加上环境感知摄像头计算出摄像头位置,将二者综合计算得出网格模型,如此循环就可以通过移动摄像头获取摄像头不同视角点云,重建完整的场景表面,即环境感知。这两个功能实现后,在设备运行过程可实时添加锚点,记录当前环境网格信息、空间原点信息、相对于空间原点的锚点坐标信息,并保存这些信息到本地或云端,当二次打开应用,重新加载这些信息,与当前环境信息进行匹配,匹配成功则创建该锚点。另外对锚点进行编号,可对编号绑定其他信息。但是这种方法,实用性不高,原因在于需要在具有稳定视觉特征(即特征不经常更改)的位置创建定位点,这就导致环境中设备摆放变化、人员遮挡等导致不能识别;不能在特征没有任何区别的大型空白表面上创建定位点,不能在高度反光的材料上创建定位点,不能在图案重复的图面(如地毯或墙纸)上创建定位点,上述限制会导致场景适用性较差,有的设备表面反光、特征点少,从而识别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识别环境的限制,从而提高识别效果,且实用性高,巡检人员可以快捷有效获取设备的生产数据。
[0006]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
[0007]通过所述摄像头拍摄巡检画面,所述巡检画面包括与设备关联的标识码;
[0008]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标识码的相对位姿,上传所述巡检画面和所述相对位姿到云平台;
[0009]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相对位姿发送的初始位姿信息;
[0010]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码发送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识别所述设备;
[0011]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并渲染显示所述看板模型;
[0012]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将所述看板模型锚定在所述设备所在的虚拟空间;
[0013]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将所述生产数据加载显示在所述看板模型上。
[0014]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应用于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
[0015]从具有摄像头的终端获取巡检画面,所述巡检画面包括与设备关联的标识码;
[0016]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相对位姿,所述相对位姿由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标识码而得到;
[0017]根据所述标识码确定的设备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相对位姿确定所述终端的初始位姿信息;
[0018]发送所述设备身份信息和所述初始位姿信息给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识别所述设备,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并渲染显示所述看板模型,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将所述看板模型锚定在所述设备所在的虚拟空间,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将所述生产数据加载显示在所述看板模型上。
[00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
[0020]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云平台,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
[0021]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系统,包括如上第三方面所述的终端和如上第四方面所述的云平台。
[0022]第六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程序,所述计算机可执行程序用于使计算机执行如上第一方面所述的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或者如上第二方面所述的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
[002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包括:终端通过摄像头拍摄巡检画面,巡检画面包括与设备关联的标识码;获取摄像头拍摄标识码的相对位姿,上传巡检画面和相对位姿到云平台;获取云平台根据相对位姿发送的初始位姿信息;获取云平台根据标识码发送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设备身份信息识别设备;;从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并渲染显示看板模型;根据初始位姿信息将看板模型锚定在设备所在的虚拟空间;从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将生产数据加载显示在看板模型上。基于此,通过终端拍摄巡检画面中的标识码上传到云平台来识别设备身份信息以及获取终端位姿,并且在终端能够看到设备上叠加的生产数据信息页面,并且以看板模型的形式展示出来,因此,本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对识别环境的限制,从而提高识别效果,且实用性高,融入增强现实技术与巡检设备无缝结合,使得巡检人员可以快捷有效获取设备的生产数据,实现可视化巡检,有效提高了巡检质量。
[0024]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
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002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
[0026]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的流程图(终端侧);
[0027]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8]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029]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的另一流程图;
[0030]图5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的流程图(云平台侧);
[0031]图6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的子流程图;
[0032]图7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算法识别模块内部原理框图;
[0033]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具有摄像头,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所述摄像头拍摄巡检画面,所述巡检画面包括与设备关联的标识码;获取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标识码的相对位姿,上传所述巡检画面和所述相对位姿到云平台;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相对位姿发送的初始位姿信息;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码发送的设备身份信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识别所述设备;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并渲染显示所述看板模型;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将所述看板模型锚定在所述设备所在的虚拟空间;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将所述生产数据信息加载显示在所述看板模型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包括: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码发送的看板模型地址;根据所述看板模型地址从所述云平台下载所述看板模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包括:获取所述云平台根据所述标识码发送的生产数据信息页面地址;根据所述生产数据信息页面地址从所述云平台访问生产数据信息页面;从所述生产数据信息页面获取所述生产数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云平台下发的任务工单;在完成所述任务工单的情形下,上传对应所述任务工单的工单数据到所述云平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接收远程指导信息;根据所述远程指导信息执行远程指导应用。6.一种可视化设备巡检方法,应用于云平台,所述方法包括:从具有摄像头的终端获取巡检画面,所述巡检画面包括与设备关联的标识码;获取所述终端发送的相对位姿,所述相对位姿由所述摄像头拍摄所述标识码而得到;根据所述标识码确定的设备身份信息,并根据所述相对位姿确定所述终端的初始位姿信息;发送所述设备身份信息和所述初始位姿信息给所述终端,以使得所述终端根据所述设备身份信息识别所述设备,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看板模型,并渲染显示所述看板模型,根据所述初始位姿信息将所述看板模型锚定在所述设备所在的虚拟空间,从所述云平台获取生产数据,将所述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徐星王晋军刘振张增杰刘园郑征世周琴芬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南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