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24024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5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服务器。该方法包括:在浏览器端增强现实WebAR设备加载虚拟场景时,以设备所处位置为圆心,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空间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位虚拟环境;计算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其中UEC的值越大,对应的单位虚拟环境中的模型越复杂;基于UEC的值,将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多细节层次LOD的初始值调整为LOD优化值;若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位于所述虚拟环境空间中的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则在模型加载过程中,根据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LOD优化值,调整模型加载时的渲染精细度。利用本申请实施例能够提高模型加载效率。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增强现实
,还涉及增强现实
,具体涉及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促使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内容之间综合在一起的较新的
技术实现思路
,其将原本在现实世界的空间范围中比较难以进行体验的实体信息在电脑等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实施模拟仿真处理,叠加将虚拟信息内容在\真实世界中加以有效应用,并且在这一过程中能够被人类感官所感知,从而实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真实环境和虚拟物体之间重叠之后,能够在同一个画面以及空间中同时存在。
[0003]增强现实技术不仅能够有效体现出真实世界的内容,也能够促使虚拟的信息内容显示出来,这些细腻内容相互补充和叠加。增强现实技术中主要有多媒体和三维建模以及场景融合等新的技术和手段,增强现实所提供的信息内容和人类能够感知的信息内容之间存在着明显不同。
[0004]现阶段浏览器端增强现实(以后简称webAR)支持了构建3D场景的能力和虚实结合渲染能力,但是性能上对于现流行手机仍然是需要考虑的最重要的问题,渲染策略的选择严重影响手机内存利用率,进而可能导致加载效率的降低。所以需要提供一系列策略合理利用渲染的内存空间达到比较好的视觉效果。
[0005]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问题,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解决方案。以上仅是专利技术人了解的与本申请有关的背景信息,并不构成对现有技术的自认。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装置、终端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用于解决至少一种技术问题。
[0007]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包括:在浏览器端增强现实WebAR设备加载虚拟场景时,以设备所处位置为圆心,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空间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位虚拟环境;计算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其中UEC的值越大,对应的单位虚拟环境中的模型越复杂;基于UEC的值,将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多细节层次LOD的初始值调整为LOD优化值;若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位于所述虚拟环境空间中的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则在模型加载过程中,根据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LOD优化值,调整模型加载时的渲染精细度。
[0008]可选地,所述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划分为多个部分,包括:以设备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在空间坐标系中确定p个分界线方程;利用所述分界线方程,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划分为2p个部分。
[0009]可选地,计算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包括:根据所述第k
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存在的多个模型对应的模型复杂度MC,计算所述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
[0010]可选地,根据下式计算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UEC=∑MC/n,其中,n为所述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存在的模型的总数,MC为单个模型对应的模型复杂度,MC=F(m)/V(m),其中F(m)为n个模型中的第m个模型具有的面数,V(m)为第m个模型的空间体积。
[0011]可选地,所述第m个模型的空间体积V(m)为:V(m)=|(Xmax

Xmin)
×
(Ymax

Ymin)
×
(Zmax

Zmin)|,其中,Xmax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x坐标的最大值,Xmin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x坐标的最小值,Ymax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y坐标的最大值,Ymin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y坐标的最小值,Zmax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z坐标的最大值,Zmin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z坐标的最小值。
[0012]可选地,所述第m个模型的面数F(m)为:F(m)≤ax(triangle)=s(s

1)(s

2)/6,其中,Max(triangle)为该模型对应的最大片元数量,s为该模型对应的顶点数量。
[0013]可选地,将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多细节层次LOD的初始值调整为LOD优化值,包括:获取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LOD初始值为LOD(a1,a2,a3);按照下式计算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LOD优化值LOD(b1,b2,b3):b1=(UEC/AMC)
×
a1;b2=(UEC/AMC)
×
a1;b3=(UEC/AMC)
×
a1;其中,AMC为所述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空间中存在的多个模型分别对应的模型复杂度MC之和。
[0014]可选地,当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小于b1时,待加载模型显示为高精度模型;当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b1且小于b2时,待加载模型显示为中精度模型;当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与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b2且小于b3时,待加载模型显示为低精度模型低精度模型。
[0015]可选地,所述预设范围为半径为L的空间区域,其中L为20

80米。
[0016]可选地,所述单位虚拟环境的数量为4个、6个或者8个。
[0017]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装置,应用于终端设备,包括:空间划分模块,用于在浏览器端增强现实WebAR设备加载虚拟场景时,以设备所处位置为圆心,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空间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位虚拟环境;复杂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其中UEC的值越大,对应的单位虚拟环境中的模型越复杂;LOD优化模块,用于基于UEC的值,将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多细节层次LOD的初始值调整为LOD优化值;其中,若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位于所述虚拟环境空间中的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则在模型加载过程中,根据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LOD优化值,调整模型加载时的渲染精细度。
[0018]本申请还涉及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存储器,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19]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20]本申请还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0021]利用本申请的实施例,可以通过计算空间的复杂程度,调整其LOD策略。这样可以
更合理的设定模型的复杂程度,既能节约计算资源,防止单位虚拟环境复杂程度的不同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也能恰当调整模型加载的精细度,在不影响用户使用的同时避免加载时资源占用过高。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实现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虚拟空间中LOD策略的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浏览器端增强现实WebAR设备加载虚拟场景时,以设备所处位置为圆心,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空间划分为多个部分,每个部分作为一个单位虚拟环境;计算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其中UEC的值越大,对应的单位虚拟环境中的模型越复杂;基于UEC的值,将每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多细节层次LOD的初始值调整为LOD优化值;若待加载模型所在位置位于所述虚拟环境空间中的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则在模型加载过程中,根据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LOD优化值,调整模型加载时的渲染精细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划分为多个部分,包括:以设备所处位置为坐标原点,在空间坐标系中确定p个分界线方程;利用所述分界线方程,将预设范围内的虚拟环境划分为2p个部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包括:根据所述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存在的多个模型对应的模型复杂度MC,计算所述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下式计算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对应的单位环境复杂度UEC:UEC=∑MC/n,其中,n为所述第k个单位虚拟环境中存在的模型的总数,MC为单个模型对应的模型复杂度,MC=F(m)/V(m),其中F(m)为n个模型中的第m个模型具有的面数,V(m)为第m个模型的空间体积。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个模型的空间体积V(m)为:V(m)=|(X
max

X
min
)
×
(Y
max

Y
min
)
×
(Z
max

Z
min
)|,其中,X
max
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x坐标的最大值,X
min
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x坐标的最小值,Y
max
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y坐标的最大值,Y
min
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y坐标的最小值,Z
max
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z坐标的最大值,Z
min
为该模型所有顶点的z坐标的最小值。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m个模型的面数F(m)为:F(m)≤ax(triangle)=s(s

1)(s

2)/6,其中,Max(triangle)...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大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河图联合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