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3112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属于发动机进气管道技术领域。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包括: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端管、过滤管、出气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过滤管内设置第一过滤网、环形过滤网,实现了对外界空气的双重过滤,其中,环形过滤网呈环形筒状结构具有更大的过滤表面,过滤空气中灰尘颗粒及雾霾等污染物效果更好,通过在环形过滤网内设置检测装置,利用电阻值的变化检测环形过滤网的过滤能力,并将电阻变化影响的电流信号传递给警报器和车机系统,以提醒驾驶人员及时对第一过滤网、环形过滤网进行清洁与检修替换,从而减少了发动机内积碳的产生,提升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


[0001]本技术涉及发动机进气管道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进气系统工作时,驾驶员通过加速踏板操纵节气门的开度,以比来改变进气量,控制发动机的运转,进入发动机的空气经空气滤清器滤去尘埃等杂质后,流经空气流量计,沿节气门通道进入动力腔,再经进气歧管分配到各个气缸中,长期使用后,发动机进气管过滤装置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会使得发动机进气不足,导致发动机动力不够,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行,因此,需要对此进行相应改进。
[0003]经检索专利号为CN209818190U,名称为一种发动机用进气管道,该专利中通过在外扩管上设置了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两个过滤层相互贴合,可将外界气体中的粉尘进行有效的过滤,使空气较干净。
[0004]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上述引证专利在长时间的使用或是气候环境恶劣的环境下,相互贴合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很可能被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所堵塞,而过滤装置堵塞后操作人员不便于及时发现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与替换,从而影响了进气管道的使用效果,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的不足和缺陷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长时间的使用或是气候环境恶劣的环境下,相互贴合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很可能被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颗粒所堵塞,而过滤装置堵塞后操作人员不便于及时发现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与替换,从而影响了进气管道的使用效果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包括: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端管、过滤管、出气管,所述过滤管沿轴向的两端均通过抱紧箍分别与进气端管、出气管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的轴向外侧设置有警报器,所述出气管远离过滤管方向上设置有连接套管;所述过滤管内侧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过滤网、环形过滤网,所述环形过滤网靠近第一过滤网方向上设置有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环形过滤网的过滤能力。
[0008]使用时,首先将连接套管与发动机上的进气圆口进行连接,并将检测装置与警报器跟车机系统进行电性连接,工作状态下,发动机开始运行,外界的空气通过进气端管进入到过滤管中,首先通过第一过滤网过滤掉空气中的大颗粒灰尘,第一过滤网由若干个互相平行的金属线组成,线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大颗粒灰尘的尺寸,经过一次过滤的气体通过网板进入到环形过滤网的外侧,环形过滤网呈环形筒状结构,具有较大的外表面积,过滤吸附较效果好,环形过滤网采用活性碳纤维材料制成,可以有效地过滤掉粒径较小的颗粒灰尘及雾霾等污染物,二次过滤掉的气体穿过环形过滤网由通气孔进入到出气管内,最终
经连接套管进入发动机内与燃料反应。
[0009]进一步地,所述抱紧箍上设置有弧形环一,所述弧形环一上通过链接件转动连接有弧形环二,所述弧形环一、弧形环二远离链接件方向上均设置有凹口,所述凹口内设置有丝杆,所述丝杆的轴向端部与弧形环一转动连接,所述丝杆远离弧形环一方向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拧紧套,所述拧紧套密贴于凹口的外侧。
[0010]在对过滤管与两端的进气端管、出气管进行安装时,首先通过两端的凸肋将过滤管套接在进气端管与出气管的轴向外侧,然后转动打开抱紧箍,将弧形环一、弧形环二套接在凸肋的外侧,使得卡槽与凸肋相卡接,接着转动下压丝杆,再转动拧紧套,使得拧紧套左端与凹口的外侧相抵接,即使得抱紧箍将过滤管与进气端管、出气管之间的连接部位很好的箍紧在一起;相反,反向转动拧紧套,解除拧紧套与凹口外侧的抵接,上抬丝杆,转动分开弧形环一、弧形环二,即可便捷将过滤管从进气端管、出气管外侧取下,便于操作人员对过滤管内的第一过滤网、环形过滤网进行检修清洗与替换。
[0011]进一步地,所述弧形环一、弧形环二的内侧均设置有卡槽,所述过滤管沿轴向的两端部均设置有凸肋,所述卡槽与凸肋相适配。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内壁上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上通过螺栓与第一过滤网进行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过滤管内侧沿进气方向依次设置有网板、卡座,所述环形过滤网卡接于网板的轴向内侧,所述卡座与环形过滤网通过螺纹连接,所述卡座与环形过滤网连接部位贯通设置有通气孔。
[0014]通过在过滤管内设置网板与环形过滤网卡接,卡座与环形过滤网螺纹连接,方便了安装过程中对环形过滤网的轴向两端进行安装固定,提升了环形过滤网工作状态下的稳定性,网板上分布有若干贯穿的网孔,不影响吸气过程中空气的自由流通,外界吸入的空气向右穿过网板后,通过圆筒状的环形过滤网外表面过滤掉杂质颗粒,过滤后的空气进入到环形过滤网内再由通气孔进入到出气管中。
[0015]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上设置有贯通式管筒、外护罩,所述贯通式管筒、外护罩固定连接于环形过滤网内侧,所述贯通式管筒的轴向内侧通过弹簧连接有密封盖,所述密封盖远离第一过滤网方向上通过L型杆连接有滑动拨片,所述外护罩内设置有滑动变阻器,所述L型杆与外护罩滑动连接,所述滑动拨片位于外护罩内侧。
[001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装置与警报器通过电性连接。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通过在过滤管内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间隔设置第一过滤网、环形过滤网,实现了对外界空气的双重过滤,其中,环形过滤网呈环形筒状结构具有更大的过滤表面,过滤空气中灰尘颗粒及雾霾等污染物效果更好;
[0019]2、通过在过滤管的轴向两端设置凸肋与抱紧箍相配合,方便了操作人员对过滤管进行拆卸与安装,提升了整体安拆工作效率;
[0020]3、通过在环形过滤网内设置检测装置,利用电阻值的变化检测环形过滤网的过滤能力,并将电阻变化影响的电流信号传递给警报器和车机系统,以提醒驾驶人员及时对第一过滤网、环形过滤网进行清洁与替换,从而减少了发动机内积碳的产生,提升了发动机的
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爆炸图;
[0022]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抱紧箍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过滤管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图4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的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进气端管;2、过滤管;21、凸肋;22、凸块;23、网板;24、卡座;3、出气管;4、连接套管;5、抱紧箍;51、弧形环一;511、卡槽;52、链接件;53、弧形环二;54、凹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设置的进气端管(1)、过滤管(2)、出气管(3),所述过滤管(2)沿轴向的两端均通过抱紧箍(5)分别与进气端管(1)、出气管(3)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出气管(3)的轴向外侧设置有警报器(10),所述出气管(3)远离过滤管(2)方向上设置有连接套管(4);所述过滤管(2)内侧沿气体流通方向依次间隔设置有第一过滤网(6)、环形过滤网(7),所述环形过滤网(7)靠近第一过滤网(6)方向上设置有检测装置(9),用于检测环形过滤网(7)的过滤能力。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箍(5)上设置有弧形环一(51),所述弧形环一(51)上通过链接件(52)转动连接有弧形环二(53),所述弧形环一(51)、弧形环二(53)远离链接件(52)方向上均设置有凹口(54),所述凹口(54)内设置有丝杆(55),所述丝杆(55)的轴向端部与弧形环一(51)转动连接,所述丝杆(55)远离弧形环一(51)方向上通过螺纹连接有拧紧套(56),所述拧紧套(56)密贴于凹口(54)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过滤效果的发动机进气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环一(51)、弧形环二(53)的内侧均设置有卡槽(511),所述过滤管(2)沿轴向的两端部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晓波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鹿波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