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23099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包括: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撑台和后支撑台,所述前支撑台的后端与所述后支撑台的前端相对且间隔设置,形成安检窗口;所述前支撑台的台面高度小于所述后支撑台的台面高度;输送机构,包括前辊筒、后辊筒和与所述前辊筒和所述后辊筒连接的传输带,所述前辊筒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台的前端,所述后辊筒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的后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前、后支撑台相对且间隔设置形成安检窗口,方便安检仪通过安检窗口对传输带上的行李进行安检,同时满足旅客对投放行李高度及后端行李托运系统对对接高度的要求。高度的要求。高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


[0001]本技术涉及自助行李托运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经济与交通业的飞速发展,旅客数量逐年增加,传统的人工值机服务已无法满足旅客对值机效率的要求,因此,可协助旅客进行自助值机的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机场、火车站等交通枢纽。
[0003]自主行李托运系统包括自助机设备、输送机、称重机、安检机、行李系统及后台应用服务器,旅客将行李放置在输送机的传送带上后,通过输送机上的安检机对行李进行安检后,将行李运输至行李分拣系统。
[0004]传统行李托运系统的输送机,如中国技术专利CN214441041U提供的一种具有无感检测的行李分拣系统,包括行李传送分拣线,所述行李传送分拣线由若干滚筒传送带、若干滚筒转弯机和若干摆轮分拣机组合排列并连接而成,所述行李传送分拣线起始端为一滚筒传送带,该滚筒传送带上依次设有X光安检仪、自动贴标机和射频扫描仪,为确保X光安检仪的安检结果的准确性,X光安检仪通常设置在传输带的上方,而X光安检仪一般设置铅帘,当旅客的行李比较轻时,所受的摩擦力过小,放在传送带上会通不过铅帘,影响安检效率。
[0005]同时,输送机为与后端行李运输系统对接,一般采用高度在400mm~500mm左右的输送机。该类型输送机高度相对较高,需要旅客将行李抬升至较高的高度,不方便旅客投放行李。
[0006]有鉴于此,急需对现有技术中自助行李托运系统的输送机结构进行改进,以提高安检效率、方便旅客投放行李。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自助行李托运系统的输送机结构高度不便于乘客投放行李、输送机的安检装置影响行李正常通过、影响安检效率的问题。
[000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包括:
[0010]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撑台和后支撑台,所述前支撑台的后端与所述后支撑台的前端相对且间隔设置,形成安检窗口;所述前支撑台的台面高度小于所述后支撑台的台面高度;输送机构,包括前辊筒、后辊筒和与所述前辊筒和所述后辊筒连接的传输带,所述前辊筒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台的前端,所述后辊筒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的后端。
[0011]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辊筒为动力辊筒,所述动力辊筒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后辊筒为从动辊筒。
[0012]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支撑台包括前支撑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前支撑
台面的底面上的前支撑腿,还包括前护板,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台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前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前支撑台面的长度;所述前辊筒安装在所述前护板的前端;
[0013]所述后支撑台包括后支撑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面的底面上的后支撑腿,还包括后护板,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后支撑台面的长度;所述后辊筒安装在所述后护板的后端。
[001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护板与所述后护板上各设有一组红外检测仪。
[001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后支撑腿为伸缩支腿,所述伸缩支腿包括:
[0016]下支撑套筒,其内部设有支撑柱孔,所述下支撑套筒的侧面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
[0017]上支撑柱,其上端与所述后支撑台面的底面连接,其下端插入设置在所述支撑柱孔内;所述上支撑柱上设有第二定位孔;
[0018]定位销,设置所述第一定位孔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内。
[0019]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安检窗口的下方设有安检仪支架,所述安检仪支架包括:
[0020]前支撑杆,其上端与所述前支撑台面的底面连接;
[0021]后支撑杆,其上端与所述后支撑台面的底面连接;
[0022]连接部,其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前支撑杆和所述后支撑杆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安检窗口的下方。
[0023]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支撑台的台面高度为200mm,所述后支撑台的台面高度为450mm。
[0024]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所述前支撑台的后端和所述后支撑台的前端的间距为50mm。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通过相对且间隔设置的前支撑台和后支撑台形成安检窗口,大大降低了X光射线安检仪贯穿的输送机自体结构的阻碍,有效避免输送机自体结构影响X光射线安检仪的正常使用,提高了X光射线安检仪的安检效率;通过设置高度小于后支撑台的高度的前支撑台,降低了旅客投放行李时需要抬高行李的高度,从而提高了旅客投放行李的便捷性,提高了行李托运及安检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中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的立体图;
[0027]图2为本技术中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29]其中,图1至图3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标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
[0030]前支撑台1,后支撑台2,安检窗口3,安检仪支架4,前辊筒5,后辊筒6,红外检测仪7,
[0031]前支撑台面11,前支撑腿12,前护板13,
[0032]后支撑台面21,后支撑腿22,后护板23,
[0033]下支撑套筒221,上支撑柱222,定位销223,第一定位孔224,
[0034]前支撑杆41,后支撑杆42,连接部43。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前、后支撑台相对且间隔设置,方便安检仪进行安检,同时满足旅客对投放行李高度及后端行李托运系统对对接高度的要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出详细说明。
[0036]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包括支撑机构和输送机构。
[0037]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撑台1和后支撑台2,前支撑台1的后端与后支撑台2的前端相对且间隔设置,形成安检窗口3。前支撑台1的台面高度小于后支撑台2的台面高度。
[0038]前支撑台1包括前支撑台面11、前支撑腿12和前护板13,前支撑腿12设置在前支撑台面11的底面上,前护板13设置在前支撑台面11的左右两侧,前护板13的长度大于前支撑台面11的长度。
[0039]后支撑台2包括后支撑台面21、后支撑腿22和后护板23,后支撑腿22设置在后支撑台面21的底面上,后护板23设置在后支撑台面21的左右两侧,后护板23的长度大于后支撑台面21的长度。
[0040]后支撑腿22为伸缩支腿,伸缩支腿包括下支撑套筒221、上支撑柱222和定位销223,下支撑套筒221的内部设有支撑柱孔,下支撑套筒221的侧面设有若干第一定位孔224。上支撑柱222的上端与后支撑台面21的底面连接,上支撑柱222的下端插入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机构,包括前支撑台和后支撑台,所述前支撑台的后端与所述后支撑台的前端相对且间隔设置,形成安检窗口;所述前支撑台的台面高度小于所述后支撑台的台面高度;输送机构,包括前辊筒、后辊筒和与所述前辊筒和所述后辊筒连接的传输带,所述前辊筒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台的前端,所述后辊筒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的后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辊筒为动力辊筒,所述动力辊筒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后辊筒为从动辊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系统输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支撑台包括前支撑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台面的底面上的前支撑腿,还包括前护板,设置在所述前支撑台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前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前支撑台面的长度;所述前辊筒安装在所述前护板的前端;所述后支撑台包括后支撑台面和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面的底面上的后支撑腿,还包括后护板,设置在所述后支撑台面的左右两侧;所述后护板的长度大于所述后支撑台面的长度;所述后辊筒安装在所述后护板的后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预检自助行李托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华罗军李泽涂铤晔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机场白云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