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48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30 11: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坝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所述坝体的一侧倾斜设有缓冲区,且坝体的下端位于缓冲区的一侧设有暗流区,所述坝体的一侧位于缓冲区与暗流区之间设有排水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进水管使得坝体内侧的水输入至排污渠内部,通过第一滤网的设置,使得水源内部杂质阻拦在排污渠内部,从而有利于提高水源质量,避免设备内部堵塞,在通气管、连接管的设置下,实现排水渠、排污渠内外气压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水输入至排水渠、排污渠内部,提高输水的稳定性;通过排水渠、排污渠的“8”字型结构提高设备结构的稳定性,在防冲击带的设置下,提高设备的防冲击效果,继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继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继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水坝
,具体是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在农田耕地过程中,在特定时期需要对农田内部填充水资源,而水源内部的缺口没有很好的防护措施,可能会导致水源的内部出现堵塞的现象,从而降低了农田填充水源的使用效率。因此在中国专利CN215758903U公布了水利高标准农田用防倾式水坝结构,该设备通过防护罩和过滤网的设置,便于水源进出的位置进行防尘处理,防止水中的垃圾对水源进出口造成堵塞。
[0003]但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较大,在排水过程中,容易影响水坝结构稳定性,不利于水坝的正常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包括坝体,所述坝体的一侧倾斜设有缓冲区,且坝体的下端位于缓冲区的一侧设有暗流区,所述坝体的一侧位于缓冲区与暗流区之间设有排水组件;
[0006]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固定在坝体的上的排污渠以及固定在坝体一侧的排水渠,所述排水渠与排污渠之间形成“8”字型结构,且排水渠与排污渠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滤网,所述坝体的内部位于排水渠、排污渠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排水渠、排污渠的内部并安装有第二滤网,所述排污渠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进水管。
[0007]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缓冲区的表面等间距固定有缓冲带,所述缓冲带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且缓冲带的外侧为弧形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渠与排污渠的外侧位于其连接处安装有防冲击带,所述防冲击带为PP发泡材质的构件。
[0009]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坝体与排水渠、排污渠的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导角,所述排水渠与排污渠的外侧贯穿坝体的一侧形成倒“3”字型防冲区。
[0010]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暗流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缓冲区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暗流区的外表面等间距嵌设有导流条。
[0011]作为本技术更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水渠与排污渠通过混凝土一体浇注成型,所述坝体的内部安装有与连接管连通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端贯穿坝体上表面并安装有防护网。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进水管使得坝体内侧的水输入至排污渠内部,通过第一滤网的设置,使得水源内部杂质阻拦在排污渠内部,从而有利于提高水源质量,避免设备内部堵塞,在通气管、连接管的设置下,实现排水渠、排污渠内外气压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水输入至排水渠、排污渠内部,提高输水的稳定性;通过排水渠、排污渠的“8”字型结构提高设备结构的稳定性,在防冲击带的设置下,提高设备的防冲击效果,继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图2中A处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坝体;2、缓冲区;3、暗流区;4、缓冲带;5、排水渠;6、排污渠;7、防冲击带;8、进水管;9、通气管;10、防护网;11、第一滤网;12、第二滤网;13、连接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包括坝体1,坝体1的一侧倾斜设有缓冲区2,且坝体1的下端位于缓冲区2的一侧设有暗流区3,坝体1的一侧位于缓冲区2与暗流区3之间设有排水组件;
[0018]排水组件包括固定在坝体1的上的排污渠6以及固定在坝体1一侧的排水渠5,排水渠5与排污渠6之间形成“8”字型结构,且排水渠5与排污渠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滤网11,坝体1的内部位于排水渠5、排污渠6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管13,两个连接管1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排水渠5、排污渠6的内部并安装有第二滤网12,排污渠6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进水管8,通过进水管8使得坝体1内侧的水输入至排污渠6内部,通过第一滤网11的设置,使得水源内部杂质阻拦在排污渠6内部,从而有利于提高水源质量,避免设备内部堵塞,在通气管9、连接管13的设置下,实现排水渠5、排污渠6内外气压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水输入至排水渠5、排污渠6内部,提高输水时的稳定性。
[0019]在图1中,缓冲区2的表面等间距固定有缓冲带4,缓冲带4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且缓冲带4的外侧为弧形结构,有利于风浪的缓冲,提高坝体1的使用寿命。
[0020]在图2和图3中,排水渠5与排污渠6的外侧位于其连接处安装有防冲击带7,防冲击带7为PP发泡材质的构件,在防冲击带7的设置下,提高设备的防冲击效果,继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0021]在图2和图3中,坝体1与排水渠5、排污渠6的连接处均设有弧形导角,排水渠5与排污渠6的外侧贯穿坝体1的一侧形成倒“3”字型防冲区,提高设备结构的稳定性,增强设备耐冲击效果。
[0022]在图1中,暗流区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小于缓冲区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且暗流区3的外表面等间距嵌设有导流条,有利于坝体1内部水的流动,避免水冲击坝体1,导致坝体1损坏。
[0023]在图1和图2中,排水渠5与排污渠6通过混凝土一体浇注成型,提高设备结构的稳定性,坝体1的内部安装有与连接管13连通的通气管9,通气管9的上端贯穿坝体1上表面并
安装有防护网10,主要用于通气管9上端的防护。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使用时,通过进水管8使得坝体1内侧的水输入至排污渠6内部,通过第一滤网11的设置,使得水源内部杂质阻拦在排污渠6内部,从而有利于提高水源质量,避免设备内部堵塞,在通气管9、连接管13的设置下,实现排水渠5、排污渠6内外气压的温度,从而有利于水输入至排水渠5、排污渠6内部,提高输水时的稳定性;另外,通过排水渠5、排污渠6的“8”字型结构以及“3”字型防冲区的设置,提高设备结构的稳定性,在防冲击带7的设置下,提高设备的防冲击效果,继而使得设备的结构更加稳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包括坝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坝体(1)的一侧倾斜设有缓冲区(2),且坝体(1)的下端位于缓冲区(2)的一侧设有暗流区(3),所述坝体(1)的一侧位于缓冲区(2)与暗流区(3)之间设有排水组件;所述排水组件包括固定在坝体(1)的上的排污渠(6)以及固定在坝体(1)一侧的排水渠(5),所述排水渠(5)与排污渠(6)之间形成“8”字型结构,且排水渠(5)与排污渠(6)的连接处设有第一滤网(11),所述坝体(1)的内部位于排水渠(5)、排污渠(6)的一侧均安装有连接管(13),两个所述连接管(13)的一端分别延伸至排水渠(5)、排污渠(6)的内部并安装有第二滤网(12),所述排污渠(6)的一侧等间距安装有进水管(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标准农田用防倾斜式水坝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区(2)的表面等间距固定有缓冲带(4),所述缓冲带(4)为橡胶材质的构件,且缓冲带(4)的外侧为弧形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燕颖区树坤王富玲邓喜模江东勤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恩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