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90484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生态治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所述第一石笼和第二石笼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靠近边坡的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三插杆,且固定板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转杆;所述第一石笼和第二石笼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稳固杆,且防护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治理
,具体是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


技术介绍

[0002]小河道一般是指水流沿着沟槽流动时所形成的通道或通路,而在农村这种小河道可便于农业的灌溉,可这种小河道也会由于水流的作用而导致坍塌,所以需要对小河道进行生态治理,以实现河道的水土保持,在对小河道进行生态治理时会对河道坡进行防护,目前常见一种是通过石笼来对河道护岸进行防护,石笼防护主要是由由高镀锌钢丝或热镀铝锌合金钢丝编织而成的箱笼,内填石料等不风化的填充物做成的工程防护结构

[0003]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
(
授权公告号
CN217128141U)
,该专利技术通过将围挡固定在垫板上形成一个开口向上的盒体,有利于避免土壤在水流冲刷下渗透进石笼网护坡内,进而避免出现土壤流失的情况,提高了石笼网护坡生态环境的治理效果,同时通过渗水孔将围挡内的水排出,有利于避免当雨水过多时对土壤内种植的植物造成伤害,进而保证了石笼网护坡上的草本植物正常生长

[0004]但是,针对该专利来看还是存在不足,该专利虽然通过在石笼上种植植物来提高石笼对环境的治理,可是该专利使用的石笼都是叠加的,当受到水流冲刷下稳定性较差会存在隐患,进而无法对边坡进行防护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r/>[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包括边坡以及从上到下设置在边坡一侧的第一石笼和第二石笼,所述第一石笼和第二石笼之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侧靠近边坡的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三插杆,且固定板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转杆;
[0008]所述第一石笼和第二石笼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板,所述防护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稳固杆,且防护板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杆,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杆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稳固杆在防护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且稳固杆的底端为锥形设置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插杆在支撑板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插杆的底端也为锥形设置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杆的上端螺纹连接有第二定位杆,且转杆下端螺纹连接有第一定位杆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的半径相同,且第二定位杆与第一定位杆的一端均为锥形设置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三插杆的一端嵌入边坡的内部,且第三插杆的一端为锥形设置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
本技术通过转杆与固定板的螺纹连接,这样可将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设置在固定板的下方和上方,通过第一定位杆与第二定位杆插入到第二石笼与第一石笼的内部,这样可使得第一石笼与第二石笼之间的稳定性更好,同时该固定板一侧设置的第三插杆插入到边坡的内部,这样即可保证固定板的稳定性,该设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提高第一石笼与第二石笼的稳定性,避免受到水流作业导致其倾倒,影响对小河道的生态治理

[0016]2、
本技术通过防护板底端设置的稳固杆插入到河道中,并将两个第一插杆分别插入第一石笼与第二石笼的内部,这样通过防护板可对第一石笼与第二石笼起到防护的作用,同时利用支撑板下表面设置的第二插杆插入到河道中,这样能够提高对第一石笼与第二石笼的支撑性,使得对石笼起到很好的防护,更好的对小河道进行生态治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中防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中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中第三插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
1、
边坡;
2、
第一石笼;
3、
第二石笼;
4、
防护板;
41、
第一插杆;
42、
稳固杆;
5、
支撑板;
51、
第二插杆;
6、
固定板;
61、
转杆;
62、
第一定位杆;
63、
第三插杆;
64、
第二定位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请参阅图1~4,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包括边坡1以及从上到下设置在边坡1一侧的第一石笼2和第二石笼3,第一石笼2和第二石笼3之间设置有固定板6,固定板6的一侧靠近边坡1的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三插杆
63
,且固定板6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转杆
61
,该设置利用转杆
61
的螺纹连接,这样可将转杆
61
进行安装,安装后会使得第一定位杆
62
插入到第二石笼3的内部,同时使得第二定位杆
64
插入到第一石笼2的内部,从而来提高第一石笼2与第二石笼3连接的稳定性

[0023]第一石笼2和第二石笼3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4,防护板4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板5,防护板4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稳固杆
42
,且防护板4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杆
41
,支撑板5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杆
51
,该设置利用防护板4底部设置的稳固杆
42
插入到河道内部,这样可保证防护板4的稳定,进而使得对第一石笼2与第二石笼3进行防护的目的,防止发生倾倒

[0024]在图2中:稳固杆
42
在防护板4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且稳固杆
42
的底端为锥形设置,该设置利用稳固杆
42
插入到河道内部,这样保证防护板4的稳定性

[0025]在图2中:第二插杆
51
在支撑板5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两个,且第二插杆
51
的底端
也为锥形设置,该设置利用第二插杆
51
插入到河道内部,这样可通过支撑板5对防护板4进行支撑,使得对第一石笼2与第二石笼3防护作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包括边坡
(1)
以及从上到下设置在边坡
(1)
一侧的第一石笼
(2)
和第二石笼
(3)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笼
(2)
和第二石笼
(3)
之间设置有固定板
(6)
,所述固定板
(6)
的一侧靠近边坡
(1)
的位置对称设置有第三插杆
(63)
,且固定板
(6)
的上表面贯穿设置有转杆
(61)
;所述第一石笼
(2)
和第二石笼
(3)
的一侧设置有防护板
(4)
,所述防护板
(4)
的一侧安装有支撑板
(5)
,所述防护板
(4)
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稳固杆
(42)
,且防护板
(4)
的一侧贯穿设置有第一插杆
(41)
,所述支撑板
(5)
的下表面对称设置有第二插杆
(5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土保持小河道生态治理石笼护岸,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固杆
(4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富玲区树坤江东勤邓喜模甘吉宁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恩溪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