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向红专利>正文

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8286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15 2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涉及防风建筑技术领域,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贯穿开设有若干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部安装有若干用于对构筑物下方风源电力转换的辅助组件,其余所述填充槽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填充块;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框架、风机底座可为混凝土构造,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固定稳定固定安装在框架上方,使得强风经过时可以与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风力发电操作,避免因发电结构安装在构筑物后方,导致构筑物阻挡了大部分强风的问题出现,并且在通过在第一填充块表面安装有光伏发电板,从而使得光伏发电板可以在白天进行太阳能的收集,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申请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构筑物不能够在抗风过程中,对风力资源进行回收的的问题。的问题。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风建筑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

技术介绍

[0002]如飓风、龙卷风经过沙漠地区时,会带动周边沙尘进入至沙漠种植地区,为了防止因沙尘过多影响到沙漠治理,进而会采用坝类似的构筑物,来对周边飓风、龙卷风进行阻拦,如申请号为CN202120689331.6一种叠加型蓄水拦沙坝,包括坝基(23),在两侧坝基(23)内分别挖一个沟槽(5),在沟槽(5)内一侧浇筑钢筋混凝土底梁(6),沿着坝基(23)两侧倾斜设坝体Ⅰ(1),坝体Ⅰ(1)一侧设溢水槽(9),坝体顶部设溢水口(12),垂直于溢水槽(9)方向、贯穿溢水槽(9)底部的溢水槽基座(8)内部与土坝接触面处设分段梁Ⅰ(10),坝体Ⅰ(1)顶部、与土坝接触面处均匀设分段梁Ⅱ(14),坝体Ⅰ(1)坡面向底部坝基(23)竖直方向设钢筋混凝土桩体(17)。上述有益效果:造价成本低,抗压强度高,当水位较高时,在原有拦沙坝基础上进行叠加,拦截泥沙,把泥沙、洪水拦截在微型水库内,向地表层补水;
[0003]但是现有的构筑物在挡风、抗风中,不能够利用高强度的风力进行发电,一般会在构筑物外额外安装发电结构,从而使得风源在经过构筑物时,其风力会转移外处,导致发电结构无法与风源接触,并且也无法对下方的风源进行利用,为此本申请设计了一种可以在挡风、抗风的条件下对风力资源进行回收的构筑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解决了现有构筑物不能够在抗风过程中,对风力资源进行回收的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部贯穿开设有若干填充槽,所述填充槽内部安装有若干用于对构筑物下方风源电力转换的辅助组件,其余所述填充槽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填充块,所述框架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构筑物安装强度的加固槽,每个所述辅助组件后端设置有用于防止辅助组件内部堆积沙尘的排尘组件。
[0007]作为优选,所述框架上端设置有若干风机底座,每个所述风机底座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机组,每个所述第一填充块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伏发电板。
[0008]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组件包括有第二填充块,所述第二填充块安装在对应填充槽内部,所述第二填充块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孔,所述进风孔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中部转动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轴身固定安装有若干传动叶片,所述第二填充块后侧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移动设置有传输导线,所述进风孔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引导风向的导风罩。
[0009]作为优选,所述进风孔内壁开设有旋转滑槽,所述旋转滑槽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环,所述转动环外周开设有若干齿槽,所述转动环与传动叶片固定连接。
[0010]作为优选,所述旋转滑槽上侧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一端转动安装有受力齿
轮,所述转动槽另一端安装有发电机,所述发电机转动端穿过转动槽与受力齿轮固定连接。
[0011]作为优选,所述排尘组件包括有插入块,所述插入块插入至对应第二填充块的后方,所述插入块后端固定安装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安装架,所述第二安装架内部转动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杆身安装有用于将沙尘导出的螺纹片。
[0012]作为优选,所述转杆一端固定安装有组合插杆,所述转轴一端开设有组合插槽,所述组合插槽与组合插杆穿插对接,所述延伸管一端为倾斜状。
[0013]作为优选,所述插入块一侧上端开设有限位卡槽,所述限位卡槽与发电机卡和,所述限位卡槽内部贯穿开设有通孔;
[0014]所述插入块一侧下端固定安装有对接套,所述对接套与进风孔穿插对接。
[0015]作为优选,所述延伸管上端一体化设置有扩展管,所述扩展管与通孔连接,所述传输导线通过限位卡槽依次与通孔、扩展管穿插配合。
[0016]作为优选,所述扩展管上端固定安装有扩展架,所述扩展架内部贯穿开设有转槽,所述转槽内部转动安装有防滑转轮,所述防滑转轮与传输导线贴合。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在本申请中通过框架、风机底座可为混凝土构造,且混凝土墙可以改成预制构件或其他材料时,可以拆除重复使用,便于完成当地改造后,回收再利用减少资源浪费,使得风力发电机组固定稳定固定安装在框架上方,使得强风经过时可以与风力发电机组进行风力发电操作,避免因发电结构安装在构筑物后方,导致构筑物阻挡了大部分强风,使得后续风力下降无法与后方发电结构进行风力资源回收作业,并且在本申请中通过在第一填充块表面安装有光伏发电板,从而使得光伏发电板可以在白天进行太阳能的收集,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本申请在满足挡风、抗风的条件下,并对沙漠地区的天然资源进行转化,更加环保,解决了现有构筑物不能够在抗风过程中,对风力资源进行回收的的问题。
[0019]2、因风内会积攒有周边沙漠环境中的沙尘,导致沙尘进入到进风孔内,对发电机造成损坏,为了防止发电机会受到沙尘的影响,通过发电机安装在第二填充块表面上侧并且与限位卡槽卡和,使得发电机的位置远离进风孔,随后在转动环的传动下可以顺利使得发电机进行发电作业,大幅度提升了本申请中发电机的使用寿命,有效防止因发电机与外界沙尘接触,使得发电机加快老化的问题出现。
[0020]3、为了对下方的风力进行回收,避免因构筑物的阻拦导致风力资源的浪费,为此本申请通过风力在导风罩的引导下进入进风孔内,通过传动叶片与风源的接触,使得传动叶片带动转轴轴身进行旋转,随后带动转动环转动,使得齿槽与受力齿轮进行啮合,在受力齿轮受到转动下,使得发电机得到动力进行发电,并通过传输导线将电力传输出去;
[0021]4、为了防止本申请在长期使用下,外界沙尘堆积在辅助组件内导致辅助组件无法正常使用,通过排尘组件,在对接套与进风孔穿插对接,使得延伸管与进风孔连通,其中通过延伸管一端为倾斜状,使得延伸管末端的沙尘会自行下落,从而避免沙尘的向外扩散,其中延伸管可以与外界管道连接,使得沙尘可以统一转移和管理;
[0022]并且为了避免沙尘会停留在延伸管内,通过组合插槽与组合插杆穿插对接,使得转轴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转杆进行旋转,使得转杆杆身的螺纹片进行自转,进而使得延伸管内的沙尘会转移至延伸管的末端,有效避免沙尘停留在延伸管内,使得进风孔通道保持通畅,进而保证了辅助组件的转换效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6]图4是框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5中A

A处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排尘组件和辅助组件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排尘组件和辅助组件的俯视组合结构示意图;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内部贯穿开设有若干填充槽(101),所述填充槽(101)内部安装有若干用于对构筑物下方风源电力转换的辅助组件(6),其余所述填充槽(101)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第一填充块(4),所述框架(1)底部开设有若干个用于加强构筑物安装强度的加固槽(102),每个所述辅助组件(6)后端设置有用于防止辅助组件(6)内部堆积沙尘的排尘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上端设置有若干风机底座(2),每个所述风机底座(2)上端均固定安装有风力发电机组(3),每个所述第一填充块(4)表面均固定安装有光伏发电板(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组件(6)包括有第二填充块(601),所述第二填充块(601)安装在对应填充槽(101)内部,所述第二填充块(601)中部贯穿开设有进风孔(602),所述进风孔(602)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安装架(604),所述第一安装架(604)中部转动安装有转轴(605),所述转轴(605)轴身固定安装有若干传动叶片(606),所述第二填充块(601)后侧安装有发电机(608),所述发电机(608)移动设置有传输导线(6081),所述进风孔(602)的外侧均固定安装有用于引导风向的导风罩(609)。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孔(602)内壁开设有旋转滑槽(603),所述旋转滑槽(603)内部转动安装有转动环(6031),所述转动环(6031)外周开设有若干齿槽(6032),所述转动环(6031)与传动叶片(606)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防风挡风构筑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滑槽(603)上侧开设有转动槽(607),所述转动槽(607)一端转动安装有受力齿轮(6033),所述转动槽(60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向红陈依宿
申请(专利权)人:陈向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