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202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包括板体,板体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方孔顶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板体底部中心设置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调节机构相连,板体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通过调节板、蜗杆、蜗轮和移动杆,松开第一固定螺栓,沿着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调节板,工作人员手持握持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第二转轴和双向螺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杆相向移动,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对四个调节板之间的距离进行改变,如此可以调节两个调节机构加在一起的面积大小,可以根据发动机的类型不同改变调节机构的大小,便于很好地对发动机起到支撑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配件
,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

技术介绍

[0002]发动机是一种能够把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机器,包括如内燃机(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外燃机(斯特林发动机、蒸汽机等)、喷气发动机、电动机等,如内燃机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发动机既适用于动力发生装置,也可指包括动力装置的整个机器(如:汽油发动机、航空发动机)。
[0003]专利公开号为CN115352264A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托架总成,所述的发动机托架总成通过台面左侧固定板上安装的夹持组件与台面右侧活动板上设置的夹持组件配合使用,可以对放置在台面上的不同规格体积的发动机均能实现较好的夹持固定效果;而且右侧设置的活动板与台面之间通过开设的L槽可以轻易实现安装拆卸;另外,设置的减震组件与托架总成本体之间拆卸安装方便,不仅可以对托架总成本体形成支撑,而且还可以对放置在托架总成本体上端放置的发动机运转时所造成的剧烈振动感实现上下缓冲减震,提高行车过程中的颠簸感的减震效果。
[0004]该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该装置无法根据发动机的类型不同调节台面的大小,以致于无法对发动机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针对上述问题,专利技术人提出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装置无法根据发动机的类型不同调节台面的大小,以致于无法对发动机起到充分的支撑作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包括板体,所述板体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所述方孔顶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所述板体底部中心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之间转动设置有蜗杆,所述蜗杆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固定设置有握持块,所述蜗杆一侧啮合设置有蜗轮,所述蜗轮套装于第二转轴上,所述第二转轴一端固定设置有双向螺杆,所述双向螺杆转动设置于两个第二固定板之间,所述移动杆一侧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与双向螺杆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固定板和第二固定板顶端均与板体底部中心固定配合,所述驱动机构与调节机构相连,所述板体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U形条,所述U形条内侧通过第二固定螺栓固定设置有直杆,所述直杆底端固定设置有固定块;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移动杆,所述移动杆顶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杆,所述中间杆两侧均通过多个连接杆滑动设置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与连接杆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杆底部与方孔顶部滑动配合。
[0007]优选地,所述固定块底部安装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底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块,所述
固定块与安装块之间固定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套设于阻尼器表面。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块顶部开设有多个安装孔。
[0009]优选地,所述移动杆与方孔之间滑动配合。
[0010]优选地,所述中间杆顶部固定设置有侧板。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通过调节板、蜗杆、蜗轮和移动杆,松开第一固定螺栓,沿着连接杆的表面滑动调节板,工作人员手持握持块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和蜗杆转动,进而带动蜗轮转动、第二转轴和双向螺杆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杆相向移动,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对四个调节板之间的距离进行改变,如此可以调节两个调节机构加在一起的面积大小,可以根据发动机的类型不同改变调节机构的大小,便于很好地对发动机起到支撑作用。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4]图1为本技术第一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第二视角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0019]图6为本技术缓冲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板体;2、方孔;3、调节机构;31、移动杆;32、中间杆;33、连接杆;34、调节板;35、第一固定螺栓;36、侧板;4、驱动机构;41、第一固定板;42、蜗杆;43、第一转轴;44、握持块;45、蜗轮;46、第二转轴;47、双向螺杆;48、第二固定板;5、缓冲机构;51、U形条;52、第二固定螺栓;53、直杆;54、固定块;55、阻尼器;56、安装块;57、缓冲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实施例:如图1

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包括板体1,板体1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2,方孔2顶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3,板体1底部中心设置有驱动机构4,驱动机构4与调节机构3相连,板体1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5;调节机构3包括移动杆31,移动杆31顶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杆32,中间杆32两侧均通过多个连接杆33滑动设置有调节板34,调节板34与连接杆3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35固定连接,中间杆32底部与方孔2顶部滑动配合;当对调节机构3进行调节时,松开第一固定螺栓35,沿着连接杆33的表面滑动调节板34,即可在前后方向上改变调节机构3整体的大小。
[0023]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41,两个第一固定板41之间转动设置有蜗杆42,蜗杆42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43,第一转轴43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41固定设置有握持块44。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在水平左右方向上对调节机构3进行调节时,工作人员手持握持块44转动,进而带动第一转轴43和蜗杆42转动,为调节机构3的调节过程提供动力。
[0025]蜗杆42一侧啮合设置有蜗轮45,蜗轮45套装于第二转轴46上,第二转轴46一端固定设置有双向螺杆47,双向螺杆47转动设置于两个第二固定板48之间,移动杆31一侧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双向螺杆47螺纹配合,第一固定板41和第二固定板48顶端均与板体1底部中心固定配合。
[00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蜗杆42转动时,带动蜗轮45转动,进而带动第二转轴46和双向螺杆47转动,进而带动两个移动杆31相向移动,在水平左右方向上调节两个中间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包括板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体(1)顶部两端对称开设有方孔(2),所述方孔(2)顶部设置有两个调节机构(3),所述板体(1)底部中心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与调节机构(3)相连,所述板体(1)底部边角均固定设置有缓冲机构(5):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移动杆(31),所述移动杆(31)顶部固定设置有中间杆(32),所述中间杆(32)两侧均通过多个连接杆(33)滑动设置有调节板(34),所述调节板(34)与连接杆(33)之间通过第一固定螺栓(35)固定连接,所述中间杆(32)底部与方孔(2)顶部滑动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4)包括两个第一固定板(41),两个所述第一固定板(41)之间转动设置有蜗杆(42),所述蜗杆(42)一端固定设置有第一转轴(43),所述第一转轴(43)一端穿过其中一个第一固定板(41)固定设置有握持块(44)。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动机托架后安装板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42)一侧啮合设置有蜗轮(45),所述蜗轮(45)套装于第二转轴(46)上,所述第二转轴(46)一端固定设置有双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隐龙廖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强龙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