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21172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包括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用于对轿顶轮本体进行减震和复位,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侧设置有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内部开设有定位孔;减震垫安装结构,减震垫安装结构设置于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的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减震垫固定结构和减震缓冲结构可以对减震缓冲结构进行快速更换无需将轿顶轮本体从U形架结构的内部拆出,减震缓冲结构设置有两个半圆形,且包裹在轿顶轮本体的两端,同时减震垫固定结构可以对减震缓冲结构进行限位和固定,减震缓冲结构为多层组成增加减震缓冲结构的摩擦性,同时可以使减震缓冲结构可以带动轿顶轮本体快速复位。使减震缓冲结构可以带动轿顶轮本体快速复位。使减震缓冲结构可以带动轿顶轮本体快速复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


[0001]本技术属于轿顶轮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
[0003]轿顶轮主要是增大轿厢与对重间的距离,并改变钢丝绳的运动方向对重轮和轿顶轮主要是改变钢丝绳的运动方向,其中轿顶轮通过U形架与工型钢进行连接,且在轿顶轮的两端需要安装减震垫,减缓轿顶轮与U形架之间的碰撞。
[0004]但是减震垫直接套接在轿顶轮的两端,在轿顶轮长时间与U形架碰撞和摩擦,使减震垫容易牢固的附着在轿顶轮或U形架的表面,需要将轿顶轮从U形架的内壁整体拆下才可对减震垫进行更换,更换流程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5] 1.技术的目的
[0006]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用以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0007] 2.技术方案
[0008]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包括轿顶轮支撑结构和转动连接于轿顶轮支撑结构内部的轿顶轮本体,包括
[0009]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用于对轿顶轮本体进行减震和复位,其包括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一侧设置有L形支撑杆,所述L形支撑杆内部开设有定位孔;
[0010]减震垫安装结构,减震垫安装结构设置于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的内壁,其包括U形架结构、限位结构、减震垫固定结构和减震缓冲结构;
[0011]减震垫固定结构,其包括旋转螺栓,所述旋转螺栓设置于U形架结构的内部,所述旋转螺栓底部设置有压环,所述压环与旋转螺栓转动连接,所述压环滑动连接于U形架结构的内壁;
[0012]减震缓冲结构,其包括减震垫外包裹层,所述减震垫外包裹层设置于U形架结构的内壁,且减震垫外包裹层设置为两组,所述减震垫外包裹层内壁设置有加固层,所述减震垫外包裹层内部的中间开设有气体空腔。
[0013]优选的,所述轿顶轮支撑结构包括支架,所述支架水平中心线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垫,所述支架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设置有滑杆,所述滑杆外壁设置有复位弹簧。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架的两端的外壁设置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滑孔,所述滑孔滑动连接于滑杆的外壁,所述辅助杆的外壁与复位弹簧的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架的外壁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滑动连接于限位槽的外壁,所述移动块的两端与复
位垫贴合。
[0015]优选的,所述U形架结构包括U形架本体,所述U形架本体水平中心线的两侧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U形架本体内壁的上端设置有安装板,所述U形架本体顶部开设有第一插销孔,所述U形架本体顶部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有压环。
[0016]优选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压板和安装环,所述压板设置于U形架本体内壁,所述压板两端的中间开设有第二插销孔,所述压板的第二插销孔的两侧开设有辅助槽,所述安装环两端设置有插杆,所述安装环和压板通过辅助槽和插杆卡合连接,所述安装环中间设置有插销本体。
[0017] 优选的,所述减震缓冲结构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减震缓冲结构相互配合,且两组所述减震缓冲结构之间设置有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与轿顶轮本体连接。
[0018] 3.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本技术通过设置的减震垫固定结构和减震缓冲结构可以对减震缓冲结构进行快速更换无需将轿顶轮本体从U形架结构的内部拆出,减震缓冲结构设置有两个半圆形,且包裹在轿顶轮本体的两端,同时减震垫固定结构可以对减震缓冲结构进行限位和固定,减震缓冲结构为多层组成增加减震缓冲结构的摩擦性,同时可以使减震缓冲结构可以带动轿顶轮本体快速复位;
[0021]通过设置的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可以使轿顶轮本体左右移动时,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推动辅助杆在滑杆的外壁滑动并对复位弹簧进行挤压或拉伸,使复位弹簧推动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复位,逐步降低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的摆动幅度,减少轿顶轮本体对减震缓冲结构的冲击。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3]图2为本技术的轿顶轮支撑结构立体图;
[0024]图3为本技术的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立体图;
[0025]图4为本技术的减震垫安装结构立体展开图;
[0026]图5为本技术的减震缓冲结构正剖图。
[0027]附图标记
[0028]1、轿顶轮支撑结构;101、支架;102、限位槽;103、复位垫;104、滑杆;105、复位弹簧;2、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201、连接架;202、辅助杆;203、滑孔;204、移动块;205、L形支撑杆;206、定位孔;3、减震垫安装结构;31、U形架结构;311、U形架本体;312、滑槽;313、安装板;314、第一插销孔;315、固定螺栓;316、滚珠轴承;32、限位结构;321、压板;322、第二插销孔;323、辅助槽;324、安装环;325、插杆;326、插销本体;33、减震垫固定结构;331、旋转螺栓;332、压环;34、减震缓冲结构;341、减震垫外包裹层;342、加固层;343、气体空腔;4、轿顶轮本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页”、“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同轴”、“底部”、“一端”、“顶部”、“另一端”、“一侧”、“前部”、“两端”、“两侧”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0]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1]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设有”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2] 现参考附图,其中各图示的目的仅在于显示某些示例性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包括轿顶轮支撑结构(1)和转动连接于轿顶轮支撑结构(1)内部的轿顶轮本体(4),其特征在于,包括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2),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2)用于对轿顶轮本体(4)进行减震和复位,其包括连接架(201),所述连接架(201)一侧设置有L形支撑杆(205),所述L形支撑杆(205)内部开设有定位孔(206);减震垫安装结构(3),减震垫安装结构(3)设置于轿顶轮安装缓冲机构(2)的内壁,其包括U形架结构(31)、限位结构(32)、减震垫固定结构(33)和减震缓冲结构(34);减震垫固定结构(33),其包括旋转螺栓(331),所述旋转螺栓(331)设置于U形架结构(31)的内部,所述旋转螺栓(331)底部设置有压环(332),所述压环(332)与旋转螺栓(331)转动连接,所述压环(332)滑动连接于U形架结构(31)的内壁,减震缓冲结构(34),其包括减震垫外包裹层(341),所述减震垫外包裹层(341)设置于U形架结构(31)的内壁,且减震垫外包裹层(341)设置为两组,所述减震垫外包裹层(341)内壁设置有加固层(342),所述减震垫外包裹层(341)内部的中间开设有气体空腔(34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顶轮支撑结构(1)包括支架(101),所述支架(101)水平中心线的两侧开设有限位槽(102),所述限位槽(102)内壁的两侧设置有复位垫(103),所述支架(101)水平中心线的两侧设置有滑杆(104),所述滑杆(104)外壁设置有复位弹簧(10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电梯轿顶轮减震垫,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201)的两端的外壁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淑君
申请(专利权)人:梅赛德斯电梯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