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980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涉及油田套管通径工具技术领域。包括外壳体、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和第二通径测试机构,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固定板、第一扇形滑动板、第一伸缩件、第一锁止板、第一连接环体、第一弹簧、第一顶杆、第一拉绳;所述第一行走架固定于外壳体的第一端。采用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和第二通径测试机构,进行携带通径测试板在套管内部移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通过控制第一伸缩件,使多个第一扇形滑动板组成的第一通径测试板及多个第二扇形滑动板组成的通径第二通径测试板收缩,能够越过障碍物。能够越过障碍物。能够越过障碍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


[0001]本技术涉及油田套管通径工具
,具体为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油套管通径手段均使用把圆柱形通径规两端系上绳索或钢丝绳放入油套管具内从一端牵引至另一端检查油套管具内径是否能变形损坏。
[0003]目前还有采用管道机器人携带通径测试板在油套管具内部移动的,但他们一旦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就不能够再进行前进移动了,只能够采用原路返回的方式取出装置,使检查的步骤比较烦琐,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上述方式只能够检测第一处的障碍或者变形处,无法越过障碍点进行后续的检查。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解决了现有的通径规一旦遇到障碍物的时候,就不能够再进行前进移动了,只能够采用原路返回的方式取出装置,使检查的步骤比较烦琐,增加了工人的工作量,而且上述方式只能够检测第一处的障碍或者变形处,无法越过障碍点进行后续检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包括外壳体、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和第二通径测试机构,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
[0006]还包括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所述第一行走架固定于外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行走架固定于外壳体的第二端;
[0007]所述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固定板、第一扇形滑动板、第一伸缩件、第一锁止板、第一连接环体、第一弹簧、第一顶杆、第一拉绳;所述第一行走架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远离行走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一套筒的内部,且固定端与第一行走架固定连接,活动端与第一锁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行走架的一侧面且沿着第一固定板的径向滑动连接第一扇形滑动板,所述第一扇形滑动板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杆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行走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体,且第一连接环体位于多个第一扇形滑动板的中心,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连接环体与第一锁止板对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0008]所述第二通径测试机构包括第二行走架、第二套筒、第二固定板、第二扇形滑动板、第二伸缩件、第二锁止板、第二连接环体、第二弹簧、第二顶杆、第二拉绳;所述第二行走架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远离第二行走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
定板,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第二套筒的内部,且固定端与第二行走架固定连接,活动端与第二锁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行走架的一侧面且沿着第二固定板的径向滑动连接第二扇形滑动板,所述第二扇形滑动板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第二扇形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缩件的伸缩杆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行走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体,且第二连接环体位于多个第二扇形滑动板的中心,所述第二顶杆的一端与第二扇形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二连接环体与第二锁止板对应,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扇形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环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侧面设置有驱动轮,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侧面转动连接有张紧架,且第一行走架与张紧架的轴线相交,所述张紧架的顶端设置有张紧轮,所述张紧架与第一行走架的侧面之间设置有弹性支杆。
[0010]优选的,所述弹性支杆包括筒体、固定杆,所述筒体的顶端设置有连接件一,所述连接件一与张紧架活动连接,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伸进筒体的内部,且固定杆的端部与筒体的内端部之间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件二,所述第一行走架的侧面固定连接有连接座一,所述连接件二与连接座一转动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外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电池模块、驱动模块,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设置有锥齿轮一,所述驱动轮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一与锥齿轮二啮合传动。
[0012]优选的,所述驱动模块为可遥控驱动电机,电池模块为驱动模块供电。
[0013]优选的,相邻两个所述第一扇形滑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一缝隙口,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端面且位于第一缝隙口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橡胶板;
[0014]相邻两个所述第二扇形滑动板之间设置有第二缝隙口,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端面且位于第二缝隙口内侧固定连接有第二扇形橡胶板。
[0015]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所述第一扇形滑动板的端面且位于第一滑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动块;
[0016]所述第二固定板的端部开设有第二滑动槽,所述第二扇形滑动板的端面且位于第二滑动槽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动块。
[0017]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在油套管内移动时,携带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和第二通径测试机构在套管内部移动,遇到障碍物的时候,通过控制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向后拉动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分别带动多个第一扇形滑动板、多个第二扇形滑动板朝向内侧滑动,使多个第一扇形滑动板组成的第一通径测试板和多个第二扇形滑动板组成的第二通径测试板收缩,能够越过障碍物,经过障碍物之后,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再重新伸出,释放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第一扇形滑动板朝向外侧滑动,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第二扇形滑动板朝向外侧滑动,使其紧密的贴合管道的内壁,而且设置第一锁止板与第一顶杆结构、第二锁止板与第二顶杆结构,当第一伸缩件、第二伸缩件伸出的时候,能够实现限制第一扇形滑动板、多个第二扇扇形滑动板朝向内侧滑动,形成一个锁定状态,使用效果非常的好。
[0019]2、本技术,第一行走架采用底部驱动轮、顶部张紧轮的结构,能够应对不同内径的套管,在弹性支杆的作用下,将张紧架向上或者向下转动,使张紧轮始终贴合在套管的
内径,保证正常的行走。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的正面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图;
[0023]图4为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4]图5为第一通径测试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5]图6为第二通径测试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6]图7为本技术的第一行走架立体示意图;
[0027]图8为本技术的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0028]其中,1、第一行走架;2、外壳体;3、电池模块;4、驱动模块;41、锥齿轮一;5、驱动轮;51、锥齿轮二;6、张紧架;7、张紧轮;8、弹性支杆;81、连接件一;82、筒体;83、第三弹簧;84、固定杆;85、连接件二;86、连接座一;9、第一套筒;10、第一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面油套管自行通径规,包括外壳体、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和第二通径测试机构,所述外壳体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行走架、第二行走架;所述第一行走架固定于外壳体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行走架固定于外壳体的第二端;所述第一通径测试机构包括第一套筒、第一固定板、第一扇形滑动板、第一伸缩件、第一锁止板、第一连接环体、第一弹簧、第一顶杆、第一拉绳;所述第一行走架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套筒,第一套筒远离行走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固定板,所述第一伸缩件位于第一套筒的内部,且固定端与第一行走架固定连接,活动端与第一锁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行走架的一侧面且沿着第一固定板的径向滑动连接第一扇形滑动板,所述第一扇形滑动板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一伸缩件的伸缩杆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固定板远离第一行走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一连接环体,且第一连接环体位于多个第一扇形滑动板的中心,所述第一顶杆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另一端贯穿第一连接环体与第一锁止板对应,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第一扇形滑动板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环体的外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通径测试机构包括第二行走架、第二套筒、第二固定板、第二扇形滑动板、第二伸缩件、第二锁止板、第二连接环体、第二弹簧、第二顶杆、第二拉绳;所述第二行走架远离外壳体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套筒,第二套筒远离第二行走架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伸缩件位于第二套筒的内部,且固定端与第二行走架固定连接,活动端与第二锁止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行走架的一侧面且沿着第二固定板的径向滑动连接第二扇形滑动板,所述第二扇形滑动板设置有多个,呈环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拉绳的一端与第二扇形滑动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伸缩件的伸缩杆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固定板远离第二行走架的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二连接环体,且第二连接环体位于多个第二扇形滑动板的中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雄王琳朱安明杨庆辉平德权岳鹏冯玉声
申请(专利权)人:中石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