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97825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9: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料斗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包括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支撑架和翻转电机,外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一、固定于上锥形斗一下方的矩形斗一、固定于矩形斗一下方的下锥形斗一,矩形斗一外壁表面开设有通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翻转电机带动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整体翻转度,使得原本堵料的一端从进料端转动至排料端,并且配重块可压动内料斗结构自适应下沉,从而将原本堵料一端的玻璃纤维物料朝下推动,有利于快速将堵料端的物料排出,从而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内、外料斗结构均设置对称设置有两个锥形斗,便于内、外料斗结构转动度后能够快速恢复下料工作,从而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从而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从而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


[0001]本技术涉及料斗
,具体为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玻璃纤维的下料需要借助下料斗,由于玻璃纤维自身的材质,并且目前大多数的下料斗结构均为上宽下窄的结构,很容易在下料斗底部窄口处发生堵料的情况。经检索公开号为(CN205820053U),公开了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包括不锈钢基板组,所述不锈钢基板组的基板内壁上规则平行排列有若干个花纹凸部或者花纹凹部。
[0003]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上述下料斗的结构与传统料斗结构一致,仍然采用上宽下窄的结构,即使在料斗内壁设置花纹凸部,但还是会在下料斗底部窄口处发生堵料,仍需要停机对料斗内的堵料进行耙动清理,从而降低了玻璃纤维的下料效率,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包括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支撑架和翻转电机,外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一、固定于上锥形斗一下方的矩形斗一、固定于矩形斗一下方的下锥形斗一,矩形斗一外壁表面开设有通槽;
[0006]内料斗结构位于外料斗结构的内部,内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二、固定于上锥形斗二下方的矩形斗二、固定于矩形斗二下方的下锥形斗二,矩形斗二外侧设置有两根柱杆,两根柱杆分别镶嵌于通槽内;
[0007]柱杆外部贯穿安装有固定座,固定座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
[0008]矩形斗一外壁表面两侧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轴杆相连接,翻转电机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矩形斗一一侧的轴杆同轴连接,矩形斗一另一侧的轴杆与支撑架一端转动连接。
[0009]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通槽内壁表面粘接有橡胶环垫,橡胶环垫的厚度尺寸为5mm~10mm之间,柱杆与橡胶环垫镶嵌连接。
[0010]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上锥形斗二位于上锥形斗一内部,下锥形斗二位于下锥形斗一内部,矩形斗二的长度比矩形斗一的长度大10cm。
[0011]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座水平贯穿于柱杆,柱杆表面设置有螺钉,螺钉与固定座相连接。
[0012]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固定座两端均设置有槽体,配重块镶嵌于固定座的槽体内,配重块通过螺栓与固定座紧固连接。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1.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翻转电机带动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整体翻转度,使得
原本堵料的一端从进料端转动至排料端,并且配重块可压动内料斗结构自适应下沉,从而将原本堵料一端的玻璃纤维物料朝下推动,有利于快速将堵料端的物料排出,从而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不需要人工进行耙料,从而提升料斗清堵效率。
[0015]2.本申请技术方案通过在通槽内壁设置橡胶环垫,有利于对柱杆进行滑动撞击保护,避免柱杆撞击导致弯曲的情况,本装置的内、外料斗结构均设置对称设置有两个锥形斗,便于内、外料斗结构转动度后能够快速恢复下料工作,从而保证装置的下料效率。
附图说明
[0016]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的主视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外料斗结构的剖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内料斗结构的侧视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固定座、配重块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支撑架;2、上锥形斗一;3、矩形斗一;4、通槽;5、橡胶环垫;6、轴杆;7、翻转电机;8、下锥形斗一;9、柱杆;10、配重块;11、上锥形斗二;12、矩形斗二;13、下锥形斗二;14、固定座。
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实施例1,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包括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支撑架1和翻转电机7,外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一2、固定于上锥形斗一2下方的矩形斗一3、固定于矩形斗一3下方的下锥形斗一8,矩形斗一3外壁表面开设有通槽4;
[0024]内料斗结构位于外料斗结构的内部,内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二11、固定于上锥形斗二11下方的矩形斗二12、固定于矩形斗二12下方的下锥形斗二13,矩形斗二12外侧设置有两根柱杆9,两根柱杆9分别镶嵌于通槽4内;
[0025]柱杆9外部贯穿安装有固定座14,固定座14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10;
[0026]矩形斗一3外壁表面两侧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轴杆6相连接,翻转电机7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矩形斗一3一侧的轴杆6同轴连接,矩形斗一3另一侧的轴杆6与支撑架1一端转动连接。
[0027]在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支撑架1顶部两端均设置有轴承座,矩形斗一3两端的轴杆6均能够镶嵌在轴承座的轴承内实现外料斗结构的可转动性,柱杆9与矩形斗二12之间可采用焊接或者螺纹连接方式,上锥形斗二和矩形斗二12可预先制作成一体式,后期上锥形斗二和矩形斗二12放入上锥形斗一2和矩形斗一3后,再将下锥形斗二13与矩形斗二12下方进行焊接固定,随后再将柱杆9穿过通槽4与矩形斗二12相连接,正常情况下,上锥形斗一2、上锥形斗二11均竖直朝上用做进料端,下锥形斗一8和下锥形斗二13均竖直朝
下用做出料端,当上锥形斗一2、上锥形斗二11出现堵料的情况时,通过电控设备控制翻转电机7带动轴杆6转动180度,随后上锥形斗一2、上锥形斗二11转动至竖直朝下的方向,下锥形斗一8和下锥形斗二13转动至竖直朝上的方向,并且由于柱杆9外部设置有配重块10,从而使得下锥形斗二13与下锥形斗一8内壁贴合,从而将原本堵料的上锥形斗一2的玻璃纤维物料朝下推动,有利于快速将堵料端的物料排出,此时下锥形斗一8和下锥形斗二13竖直朝上用做进料端,上锥形斗一2、上锥形斗二11竖直朝下用做出料端。
[0028]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阅图1,通槽4内壁表面粘接有橡胶环垫5,橡胶环垫5的厚度尺寸为5mm~10mm之间,柱杆9与橡胶环垫5镶嵌连接,在通槽4内壁设置橡胶环垫5,有利于对柱杆9进行滑动撞击保护,避免柱杆9撞击导致弯曲的情况。
[0029]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阅图2,上锥形斗二11位于上锥形斗一2内部,下锥形斗二13位于下锥形斗一8内部,矩形斗二12的长度比矩形斗一3的长度大10cm,当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整体翻转180度后,柱杆9因配重块10的重力影响,使得柱杆9沿着通槽4内滑移,矩形斗二12的长度比矩形斗一3的长度大,内料斗结构整体翻转180度后会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纤维下料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料斗结构、内料斗结构、支撑架(1)和翻转电机(7),所述外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一(2)、固定于上锥形斗一(2)下方的矩形斗一(3)、固定于矩形斗一(3)下方的下锥形斗一(8),所述矩形斗一(3)外壁表面开设有通槽(4);所述内料斗结构位于外料斗结构的内部,所述内料斗结构包括上锥形斗二(11)、固定于上锥形斗二(11)下方的矩形斗二(12)、固定于矩形斗二(12)下方的下锥形斗二(13),所述矩形斗二(12)外侧设置有两根柱杆(9),两根所述柱杆(9)分别镶嵌于通槽(4)内;所述柱杆(9)外部贯穿安装有固定座(14),所述固定座(14)两侧均设置有配重块(10);所述矩形斗一(3)外壁表面两侧均通过螺栓紧固的方式与轴杆(6)相连接,所述翻转电机(7)的电机轴通过联轴器与矩形斗一(3)一侧的轴杆(6)同轴连接,矩形斗一(3)另一侧的轴杆(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宏万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九江万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