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车削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732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工业材料技术领域,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液车削冷却液包括有机硅油2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混合车削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业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机加工领域中,车削刀在与产品接触,对材料进行车削的过程中,因为刀口与产品表面的磨擦会产生很大的热量,从而使加工工作面(车削刀与产品接触面)的温度很高。为提升加工的效率及减少车削刀的损耗,在加工过程中都会用到车削冷却液对机加工作面进行冷却,带走加工磨擦产生的热量,以降低加工面及车削刀的温度。
[0003]随着技术的发展,机加工设备本身具备的加工速度越来越快,磨擦产生的热量也越来越多,加工工作面的温度也更高,使用传统的车削冷却液已无法把设备更高的加工速度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加工面温度越来越高,对设备及车削刀损耗加大,造成资源浪费;或设备只能降频使用,无法发挥本身的最大生产能力,生产效率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传统的车削冷却液无法适应加工过程中对热传导性能的需求,导致加工设备生产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液车削冷却液包括有机硅油20

45份、抗氧剂2

5份、抗菌剂1

3份、分散剂3

6份和导热颗粒10

30份。
[0006]可选地,所述导热颗粒为铜粉、铝粉或石墨粉。
[0007]可选地,所述导热颗粒占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的体积比例为5%

30%。
[0008]可选地,所述导热颗粒的粒径为1μm

100μm。
[0009]可选地,所述抗氧剂为叔丁基对苯二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或亚磷酸三异辛酯。
[0010]可选地,所述抗菌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或吡啶硫酮脲。
[0011]可选地,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0012]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文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取2

5份抗氧剂、1

3份抗菌剂和3

6份分散剂,倒入装有20

45份有机硅油的容器中,搅拌5

10分钟,再超声分散10

15分钟,制备冷却原液;
[0014]将所述冷却原液倒入混合装置的第一分支管道,8

15份导热颗粒倒入混合装置的第二分支管道,经所述混合装置主管道内阻尼部件的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
[0015]可选地,在所述将所述冷却原液倒入混合装置的第一分支管道,10

30份导热颗粒倒入混合装置的第二分支管道,经所述混合装置主管道内阻尼部件的混合搅拌,得到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的步骤之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
[0016]通过回收装置接收使用后的混合车削冷却液;
[0017]对使用后的混合车削冷却液进行过滤,除去车削残屑,初次分离得到一级原液;
[0018]对所述一级原液进行过滤,分离得到导热颗粒和二级原液;
[0019]对所述导热颗粒和所述二级原液进行回收利用。
[0020]可选地,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的热传导系数大于0.15W/m.K。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混合车削冷却液,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液车削冷却液包括有机硅油20

45份、抗氧剂2

5份、抗菌剂1

3份、分散剂3

6份和导热颗粒10

30份。在有机硅油具有润滑作用,还可以作为基础的溶剂溶解加入的其它组分,抗氧剂可以防止残留在产品表面的冷却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减少产品的锈蚀,抗菌剂则在冷却液回收重新利用的过程中阻碍各类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延长冷却液的使用寿命,分散剂辅助冷却液中的各组分均匀分散,避免沉淀,还通过导热颗粒形成的颗粒流体,与加工面及车削刀碰撞接触,颗粒材料利用其高热传导率的特性,更加快速地在碰撞接触中把加工面因为车削刀与产品磨擦产生的热量换走,并通过流动的液体带离工作面,这样单位时间带走的热量就会更多,从而相比于单独使用车削液冷却的方式,可以让加工的工作面温度更低,更低的加工工作面温度就可以让设备使用更高的加工速度,提高生产效率,即使保持加工速度不变,对车削刀及设备的损耗减少,从而节约设备成本。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混合车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混合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混合车削冷却液的实物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的混合车削冷却液的使用场景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0第一分支管道20第二分支管道30主管道21挡板31阻尼部件D1冷却原液的流动方向D2导热颗粒的流动方向D3混合车削冷却液的流动方向
[0028]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9]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0]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以重量份数计,包括有机硅油20

45份、抗氧剂2

5份、抗菌剂1

3份、分散剂3

6份和导热颗粒10

30份。
[0031]有机硅油即二甲基硅油,是一种不同聚合度链状结构的聚有机硅氧烷,可以由二甲基二氯硅烷水解,再通过裂解、精馏等一系列步骤制得。有机硅油呈无色或淡黄色,具有润滑、绝缘的作用。在本实施例混合车削冷却液中,有机硅油占据较大的比重,可以作为基础溶剂溶解其它添加的助剂。
[0032]抗氧剂是可以延缓物质氧化的添加剂。不同种类的抗氧化具有不同的作用机理。本实施例中,抗氧剂可以为叔丁基对苯二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或亚磷酸三异辛酯。
其中,叔丁基对苯二酚可以作为自由基抑制终止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亚磷酸三异辛酯可以作为氢过氧化物分解剂。上述抗氧剂单独使用或作用机理相同的物质并用时,混合车削冷却液中抗氧化的过程是在单一抗氧机理下进行的。而上述不同抗氧机理的物质可以并用,那么在氧化过程中,氢过氧化物分解剂将氧化过程中生成的ROOH分解为稳定物质,使之不能生成活性自由基(ROO
·
或R
·
),同时自由基终止剂捕获ROO
·
或R
·
,使得ROOH的生成速率降低,也降低氢过氧化物分解剂的消耗速率,从而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混合液车削冷却液包括有机硅油20

45份、抗氧剂2

5份、抗菌剂1

3份、分散剂3

6份和导热颗粒10

30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颗粒为铜粉、铝粉或石墨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颗粒占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的体积比例为5%

30%。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颗粒的粒径为1μm

100μm。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叔丁基对苯二酚、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和/或亚磷酸三异辛酯。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为双十八烷基二甲基氯化铵或吡啶硫酮脲。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为十二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或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8.一种混合车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1

7中任一项所述的混合车削冷却液,所述混合车削冷却液的制备方法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岚张耀伦李宏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普联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