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二极管灯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8271 阅读:3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发光二极管灯组,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一个发光二极管模块设有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或至少一红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在相对于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光粉,俾可在红色荧光粉与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光源结合作用下,产生有利于植物生长的人工光源;以及可透过控制器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功率,达到控制植物生长速度的目的。(*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组,尤指一种方便控制植物生长的发光二极管 灯组。
技术介绍
按,光对植物的影响包括光质、光长度及光强度;其中光质即指光的波长,光长度 是植物接受光照的时间,光强度则是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光量,也就是光明度。植物对于 光的敏感性为,对于红光光谱最为敏感,对篮光较不敏感,但是敏感性的差异不悬殊。植物对光谱最大的敏感地区为401 701nm。此区段光谱通常称为光合作用有效 能量区域。阳光的能量约有45%位于此段光谱。因此如果以人工光源以补充光量,光源的 光谱分布应接近于此范围。 再者,光源产生的能量因波长而不同。例如(蓝光)波长401nm的能量为(红 光)701nm能量的1. 75倍。但是对于光合作用而言,两者波长的作用结果则是相同。蓝色光 谱中多余不能作为光合作用的能量则转变为热量。换言之,植物光合作用速率是由401 70Inm中植物所能吸收的光子数目决定。但是一般人的通识都认为光颜色影响了光合作用速率,植物对所有光谱而言,其 敏感性有所不同,此原因来自叶片内色素(pigments)的特殊吸收性;其中以叶绿素最为人 所知晓,但是叶绿素并非对光合作用唯一有用的色素,其它色素也参与光合作用,因此光合 作用效率无法仅有考虑叶绿素的吸收光谱。另外,光能量由叶片中的叶绿素与胡萝卜素所吸收,能量藉由两种光合系统以固 定水分与二氧化碳转变成为葡萄糖与氧气。蓝色光源对植物的分化与气孔的调节十分重要,如果蓝光不足,远红光的比例太 多,茎部将过度成长,而容易造成叶片黄化;至于红光光谱能量与远红光光谱能促进植物的 正常发育。因此人工光源不需要额外补充更多的蓝光光谱,仅需要额外补充红光光谱,但是 在自然光源不足时(如冬季),人工光源最好具备可供增加蓝光能量的功能,否则蓝光光源 将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影响因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即在提供一种方便控制植物生长的发光二极管灯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组,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 块,各发光二极管模块在一基板上设有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在各发光二极管 组件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光粉。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组,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各发光二极管模块在一基 板上设有至少一红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在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光粉。其中,发光二极管模块透过一用以调节各发光二极管出光功率控制器的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于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外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 成。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于至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外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 成,红色荧光粉混合于封装层的胶材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于至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外 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成。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于至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外 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成,红色荧光粉混合于封装层的胶材中。该发光二极管灯组安装于各灯管内部。该发光二极管灯组安装于各灯管内部,该灯管内壁涂布红色荧光粉。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各发光二极管组件所产生的光源即可在与红色荧光粉的结合作用下,产生有利于 植物生长的人工光源;以及可透过控制器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功率,依照不同类别的植 物或不同的生长阶段调节发光光源以达到控制植物生长速度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组基本组成架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灯管的断面结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组使用配置参考图;图4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组另一使用配置参考图。图号说明10 发光二极管灯组11 灯管12 发光二极管模块121发光二极管基板122发光二极管组件13 红色荧光粉14 控制器20 植物30 生长室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组10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 12;其中各发光二极管模块12在一基板121上设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122,该至少一 发光二极管组件122可以为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或是红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122为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时,于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 管外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成。至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122为红蓝光发光二极 管组件时,于至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及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外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 成,该封装层为胶材凝固定型后所构成。以及,整体发光二极管灯组10在各发光二极管组件122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 光粉。于实施时,红色荧光粉可以采用混合于封装层的胶材中,使红色荧光粉均布于各发光 二极管组件122的出光面,或是如图2所示,将红色荧光粉13采用涂布于各灯管11内壁的 方式均布于各发光二极管组件122的出光面。整体发光二极管灯组10亦可进一步包括有一控制器14,该控制器14用以构成各 灯管11的发光二极管模块12与外部电源的电性连接,使得以透过该控制器14调节各发光 二极管的出光功率。如图3所示,本技术的发光二极管灯组10于使用时,即可将各灯管11安装于 专供植物20生长的生长室30 (或生长箱),并将该控制器14相对设于该生长室30的远程; 或如图4所示,同时将多组发光二极管灯组10安装于较大型的生长室30 (或生长箱),并将 该控制器14相对设于该生长室30的远程位置;据以,各发光二极管组件122所产生的光源 即可在与红色荧光粉与的结合作用下,产生有利于植物20生长的人工光源,其主要原因在 于红光会激发植物生长,故可藉由增加红光加红色莹光粉的手段用以激发植物生长。值得一提的是,整体发光二极管灯组10可依照不同使用对象的需求,透过控制器 14调节发光二极管的出光功率,以控制不同光色的发光二极管光源亮度,甚至将特定光色 的发光二极管关闭,以达到控制植物20生长速度的目的。且本技术中藉由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激发红光荧光粉,并控制蓝光与红光的 波长强度,以得到适当蓝光光源及红光光源,其中蓝光光源可提供植物细胞的叶绿素进行 光合作用,并对植物的分化与气孔的调节十分重要,且波长较短的蓝光光源同时具有使植 物花草矮化、呈横向生长及使叶片肥厚等作用,再者由于植物细胞的叶绿素对红光光源的 吸收力最强,所以此波段光线对于植物花草进行光合作用最有帮助,而红光光源波长较多 的光照则有利于叶片发芽及向上生长。权利要求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各发光二极管模块在一基板上设有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在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光粉。2.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各发光二极管模块在一基板上设有至少一红蓝光发光二极管 组件;以及在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光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组,其特征在于,发光二极管模块透过一用以 调节各发光二极管出光功率控制器的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于至 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外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成。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二极管灯组,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组件于至 少一红光发光二极管外部覆盖一封装层所建构而成,红色荧光粉混合于封装层的胶材中。6.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光二极管灯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模块,各发光二极管模块在一基板上设有至少一蓝光发光二极管组件;以及在各发光二极管组件的出光面处均布有红色荧光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建国林明哲
申请(专利权)人:亚德光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