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8001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及其控制方法,其中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隔膜泵泵头以及压力传感器;其中,在所述隔膜泵泵头的内部设置有容积室,在所述容积室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其中,所述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相连,所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有感应插孔,所述感应插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能够解决现有的自行改装的无人机的电喷系统的油泵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人机设计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近些年来,无人机对于各个行业的应用发展的也日益广泛,现阶段,无人机的应用已经涉及到航拍、农林植保、地质勘探、电力巡检、油气管路巡查、高速公路事故管理、森林防火巡查、污染环境勘察、应急救援与救护、抢险救灾、海岸线巡查等领域应用。
[0003]从现在的无人机用发动机的供油系统的使用来看,大多数还是使用化油器自吸式的方案,然而化油器版的供油系统很容易受到高空高海拔地区等瓶颈的限制,实用性相对较差。电喷系统相比化油器少了高空高海拔地区等瓶颈的限制,发动机的动力也提高了不少,油耗也很乐观。
[0004]然而,对于无人机而言,无人机的电喷系统的油泵受无人机油箱大小、材质、固定方式等因素影响,目前市面上使用电喷的少,无人机的电喷系统的油泵没有特定的产品,通常都是自行改装,改装的油泵存在较多弊端,如:结构重量大、油路内压力不稳、限压阀容易损坏、容易漏油、功率大功耗高、油路排布复杂、电机体积大、电机长时间满负载工作容易损坏等等;由此可知,无人机的电喷系统的供油方案仍是个难题,很容易因供油不足、供油故障等问题导致无人机失去动力而坠机,坠机伤人事件也频有发生。
[0005]基于上述技术问题,亟需一种能够适用于无人机的发动机电喷系统的供油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以解决现有的自行改装的无人机的电喷系统的油泵的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隔膜泵泵头以及压力传感器;其中,
[0008]在所述隔膜泵泵头的内部设置有容积室,在所述容积室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其中,所述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相连,所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有感应插孔,所述感应插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0009]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转接件配合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转接件配合油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相连;并且,
[0010]所述感应插孔插入所述出油转接件内并与所述出油口连通。
[0011]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齿轮泵泵头内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和隔膜泵泵膜,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轴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偏心轴相连,所述隔膜泵泵膜设置在泵膜联杆上,所述泵膜联杆与所述偏心轴相连。
[0012]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转接件之间、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
转接件之间以及所述感应插孔与所述出油转接件之间均通过耐油密封圈密封。
[001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还包括外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隔膜泵泵头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固定在所述外壳内。
[0014]此外,优选的方案是,在所述外壳上还固定有控制电路板和油泵状态指示灯;其中,
[0015]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油泵状态指示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和信号连接。
[0016]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油泵状态指示灯配置有第一显示色灯和第二显示色灯;其中,
[0017]所述第一显示色灯亮起代表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低于预设压力范围,所述第二显示色灯亮起代表供油管路内的压力处于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内。
[0018]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和上壳,所述控制电路板、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隔膜泵泵头均设置在所述上壳与所述下壳之间。
[0019]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如前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0020]无人机总电源开启;
[0021]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启动,第一显示色灯亮起,控制电路板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配合曲柄连杆机构带动隔膜泵泵膜运动以使供油管路内的压力增大;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达到发动机正常工作的预设压力范围的最大值时,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给所述驱动电机停止供电,使所述驱动电机停止工作,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保持在所述预设压力范围的最大值,此时,第二显示色灯亮起,第一显示色灯关闭;
[0022]无人机的发动机启动,发动机产生油耗,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降低;当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下降至所述预设压力范围的最小值时,第一显示灯亮起,第二显示灯关闭;所述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给所述驱动电机供电,以增大所述隔膜泵泵膜的泵油速度,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增大并保持在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内,此时,第二显示色灯亮起,第一显示色灯关闭。
[0023]此外,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0024]在无人机的发动机运行过程中,
[0025]当无人机的发动机油耗减小转速下降时,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增大;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检测到无人机的转速下降信号,所述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给所述驱动电机降压,以降低所述隔膜泵泵膜的泵油速度或者停止泵油,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保持在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内,同时,第二显示色灯亮起,第一显示色灯关闭;
[0026]当无人机的发动机油耗增大转速增大时,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降低;所述飞行控制系统检测到无人机的转速上升信号,所述飞行控制系统通过所述控制电路板给所述驱动电机增压,以增大所述隔膜泵泵膜的泵油速度,所述供油管路内的压力增大并保持在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内。
[0027]和现有技术相比,上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及其控制方法,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及其控制方法,通过对传统的隔膜泵进行优化,在隔膜泵上设置相应的压力传感器,能够实现整条供油通路内部压力的智能化控制,能够避免供油通路内出现长时间的高压和低压现象,从而有效提升无人机的供油通路的安全性能;此外,通过合理调节供油通路内的油压,既能够保障发动机正常运行,又能够减少不必要的能耗、磨损;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的结构结合了传统隔膜泵的工艺,稳定性好,实用性强。
[0029]为了实现上述以及相关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包括后面将详细说明并在权利要求中特别指出的特征。下面的说明以及附图详细说明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示例性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指示的仅仅是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原理的各种方式中的一些方式。此外,本专利技术旨在包括所有这些方面以及它们的等同物。
附图说明
[0030]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及权利要求书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专利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的主视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的俯视内部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的隔膜泵泵头以及压力传感器;其中,在所述隔膜泵泵头的内部设置有容积室,在所述容积室上分别设置有出油口和进油口;其中,所述进油口通过油管与油箱相连,所述出油口通过油管与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配置有感应插孔,所述感应插孔与所述出油口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通过进油转接件配合油管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出油口通过出油转接件配合油管与所述发动机的喷油系统相连;并且,所述感应插孔插入所述出油转接件内并与所述出油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齿轮泵泵头内设置有曲柄连杆机构和隔膜泵泵膜,其中,所述驱动电机的电机驱动轴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偏心轴相连,所述隔膜泵泵膜设置在泵膜联杆上,所述泵膜联杆与所述偏心轴相连。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进油转接件之间、所述出油口与所述出油转接件之间以及所述感应插孔与所述出油转接件之间均通过耐油密封圈密封。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壳,所述驱动电机、所述隔膜泵泵头以及所述压力传感器均固定在所述外壳内。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上还固定有控制电路板和油泵状态指示灯;其中,所述驱动电机、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所述油泵状态指示灯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源和信号连接。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状态指示灯配置有第一显示色灯和第二显示色灯;其中,所述第一显示色灯亮起代表供油管路内的压力低于预设压力范围,所述第二显示色灯亮起代表供油管路内的压力处于所述预设压力范围内。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人机用智能控压隔膜供油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相互扣合的下壳和上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茂林郭向群余猛辛浩达马国鹏姜昊坤李群常建杨承章刘凡宾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壮龙无人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