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99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热致变色油墨的质量配比包括:树脂粘合剂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油墨是用于印刷的重要材料,它通过印刷将图案、文字表现在承印物上。油墨一般由颜料、连结料、溶剂和助剂等组成,这些成分均匀地混合并经反复轧制而成一种黏性胶状流体。油墨广泛用于书刊、包装装潢、建筑装饰等各种印刷,随着社会需求增大,油墨品种和产量也相应扩展和增长。热致变色油墨是一种具有热致变色性质的油墨,其可以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迅速改变颜色,使被着色物体具有动态变化的色彩效果,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食品防伪标签和热敏包装材料等领域。致变色油墨的核心成分是热致变色颜料,其可以分为可逆性热致变色颜料和不可逆性热致变色颜料。可逆性热致变色颜料是一种具有颜色记忆功能的智能型材料,可以反复使用,其中,无机类可逆性热致变色颜料是较为常用的热致变色材料,该材料酸具有热致变色性能,但是其稳定性一般,附着力及耐摩擦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热致变色油墨的缺陷,利用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包裹的二氧化钒形成壳核结构的热致变色材料,不仅提高了热致变色材料表面的活性,促进热致变色材料与其他材料的连接性,而且二氧化钛的导热性保证二氧化钒实时接触外部热源的效果,为热致变色体系提供条件。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热致变色油墨的质量配比包括:
>[0006]树脂粘合剂45

55份、颜料7

10份、热致变色材料15

20分、填料10

25份、消泡剂5

8份、表面活性剂3

5份。
[0007]所述树脂粘合剂采用聚乙烯醇和水性聚氨酯的水溶液混合物,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88%,所述水性聚氨酯采用脂肪族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选自Relca PU

477。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含有大量的羟基基团,具有良好的亲水性,在水中形成稳定的溶胀体系,起到优异的粘合性;水性聚氨酯是一种水溶性的聚氨酯材料,其内部含有大量的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形成内部的网状结构;因此,聚乙烯醇和水性聚氨酯形成的水溶液混合物能够形成交错的网状结构,达到优质的网状体系;所述树脂粘合剂的制备方法包括:a1,将聚乙烯醇粉末加入至蒸馏水中均速搅拌10

15h,然后升温搅拌20

30min,得到聚乙烯醇水溶液,经所述聚乙烯醇粉末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8

10,所述均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200

400r/min,所述升温搅拌的温度为80

90℃,搅拌速度为600

1000r/min,该步骤利用均速搅拌的方式促进聚乙烯醇对蒸馏水的吸收,并在急速搅拌中增加蒸馏水的流速,促进聚乙烯醇的吸收溶胀速度,并在升温搅拌中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均质化;a2,将水性聚氨酯缓慢加入至聚乙烯醇水溶液中急速搅拌30

60min,得到水溶液混合物,所述水性聚氨酯与聚乙烯醇水溶液的质量比为1:5

8,且缓慢加入的速度为3

6g/min,急速搅拌的搅拌温度
为50

60℃,搅拌速度为400

700r/min;该工艺利用聚乙烯醇与蒸馏水的搅拌中促进聚乙烯醇在水中溶胀,并通过均质化形成溶胶状,然后通过将聚氨酯缓慢加入,确保其均质分散在聚乙烯醇水溶液中,形成溶胶状均质体系。在该体系中,树脂粘合剂表现出优异的粘合性,并形成三维网状结构。
[0008]所述颜料为炭黑、青莲、立索尔大红、酞菁绿、联苯胺黄、酞菁蓝或钛白中的至少一种。
[0009]所述热致变色材料采用二氧化钒材料,具体采用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包裹二氧化钒,二氧化钒是一种热致变色材料,在一定温度下会发生颜色的改变,二氧化钒自身表面活性较差,且在热致变色过程中产生相变,造成其表面极易出现粘结牢固度差等问题,造成油墨热致变色性能急剧下降,甚至失效,且该失效是来自于活性粉料丧失,属于不可恢复的失效。为解决这一问题,采用二氧化硅和二氧化钛作为包裹材料进行表面包裹,二氧化硅自身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能够实现光线的内外传递,确保二氧化钒变色体系能够准确传递至外侧,同时不影响二氧化钒的相变,但是二氧化硅具有绝缘隔热效果,会阻止热量进入;二氧化钛是一样导热材料,能够形成热量传递体系,将外侧的热量传递至二氧化钒,从而确保二氧化钒形成热致变体系;所述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包裹二氧化钒的制备方法,包括:b1,将硅酸乙酯加入至乙醚中,并加入乙基纤维素低温搅拌处理20

40min,得到硅溶液,所述硅酸乙酯在乙醚中的40

60g/L,乙基纤维素的加入量是硅酸乙酯质量的10

20%,所述低温搅拌处理的搅拌速度为300

500r/min,温度为5

10℃;b2,将二氧化钒细粉加入至硅溶液中恒温搅拌20

30min,经过滤后烘干得到镀膜二氧化钒,所述二氧化钒细粉在硅溶液中的浓度为40

50g/L,恒温搅拌的搅拌速度为500

700r/min,温度为20

30℃,烘干的温度为40

50℃;b3,将镀膜二氧化钒放入反应釜中静置处理20

30min,然后放入乙醇中搅拌均匀,过滤后得到多孔硅酸包裹二氧化钒,所述静置处理的氛围为氮气与水蒸气氛围,且氮气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10

12:3,温度为50

80℃,所述搅拌均匀的镀膜二氧化钒在乙醇中的浓度为30

60g/L,搅拌速度为400

700r/min;b4,将四氯化钛加入至乙醇中搅拌均匀,并转化为蒸汽通入至放置多孔硅酸的反应釜内静置1

2h,得到吸附体系的镀膜复合二氧化钒,所述四氯化钛与乙醇的体积比为2

3:2,搅拌速度为400

600r/min,所述蒸汽的温度为135

140℃,所述静置的温度为130

135℃;该步骤利用硅酸乙酯水解后形成硅酸结构,形成稳定的吸附体系,将四氯化钛蒸汽吸附,确保四氯化钛填补在硅酸的孔隙结构内;b5,将镀膜复合二氧化钒放入反应釜中静置反应,然后升温处理1

2h,得到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包裹二氧化钒材料,所述静置的氛围为氮气和水蒸气的混合氛围,且氮气与水蒸气的体积比为10

15:1.温度为80

9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变色油墨的质量配比包括:树脂粘合剂45

55份、颜料7

10份、热致变色材料15

20分、填料10

25份、消泡剂5

8份、表面活性剂3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树脂粘合剂采用聚乙烯醇和水性聚氨酯的水溶液混合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88%。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采用脂肪族聚碳酸酯型水性聚氨酯乳液,选自Relca PU

47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颜料为炭黑、青莲、立索尔大红、酞菁绿、联苯胺黄、酞菁蓝或钛白中的至少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致变色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致变色材料采用二氧化钒材料,具体采用二氧化钛

二氧化硅包裹二氧化钒。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军张智霖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