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47655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15 16: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油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导电油墨的质量配比包括:水性聚氨酯乳液4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油墨
,具体涉及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导电油墨作为电子、机械、轻工、冶金等工业中的一种功能性材料,能够赋予其抗静电、电磁屏蔽等性能,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导电油墨中的导电粉体材料主要是金属系粉体材料、碳系粉体材料和金属氧化物导电粉体材料。金属粉体材料虽然导电性较强,但它们存在价格昂贵,易氧化、耐腐蚀性差的缺点,并且金属导电粉体材料密度大,易沉淀结块因而在基体中分散性不好。碳系导电粉体材料虽然导电性及稳定性较好,但较难均匀分散,高温抗氧化性不强,尤其制品易变黑而不被接受。金属氧化物导电粉体材料以其高熔点、抗氧化能力强、价格适中而受到关注。然而,金属氧化物虽然具有一定的导电体系,但是金属氧化物以粉末颗粒状为主,需要含量较大才能形成稳定的导电体系,随着金属氧化物的含量增大,油墨的粘附性下降,难以满足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导电油墨的缺陷,利用聚乙烯醇纤维和铜钛复合氧化物为导电填料,形成稳定的纤维网状导电体系和原点辐射体系,提高整体的导电性能。
[0004]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所述导电油墨的质量配比包括:
[0006]水性聚氨酯乳液40

50分、水性颜料5

8分、导电材料10

30份、填料5

10份、表面活性剂2

5份。
[0007]所述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固含量为30

40%。
[0008]所述水性颜料采用永固红F2R、永固红F4R、颜料红22、坚固红青莲中的一种。
[0009]所述导电材料由聚乙烯醇纤维和复合金属氧化物组合而成,所述聚乙烯醇纤维与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

2,所述聚乙烯醇纤维是含有共轭双键的聚乙烯醇纤维,所述复合金属氧化物为铜钛复合氧化物。进一步的,所述聚乙烯醇纤维是经过250℃以上热处理的聚乙烯醇纤维,聚乙烯醇纤维在高温处理过程中,自身含有的活性基团会缩聚形成共轭双键结构,从而表现出优异的导电性。纤维结构的聚乙烯醇能够以固体状态穿插在油墨中,利用自身的纤维穿插结构,达成有机导电网络体系,所述聚乙烯醇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a1,将聚乙烯醇加入至水中均速搅拌,然后升温搅拌形成溶胀液,所述聚乙烯醇与水的质量1:9

10,均速搅拌的搅拌速度为300

500r/min,所述升温搅拌的温度为70

80℃,搅拌速度为600

800r/min;聚乙烯醇的聚合度为1700,醇解度为88;该步骤利用均速搅拌的方式促进聚乙烯醇对蒸馏水的吸收,并在急速搅拌中增加蒸馏水的流速,促进聚乙烯醇的吸收溶胀速度,并在升温搅拌中将聚乙烯醇水溶液均质化;a2,将乙基纤维素加入至乙醇中搅拌
均匀形成溶解液,然后将溶解液加入至溶胀液中均质化处理,得到混合液,所述乙基纤维素在乙醇中的浓度为100

300g/L,搅拌均匀的速度为300

500r/min,所述混合液中的乙基纤维素与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10

15,均质化处理的搅拌速度为1000

2000r/min;该步骤利用乙醇作为溶解溶剂,将乙基纤维素完全分散化,同时乙醇作为水的扩溶剂,能够将乙基纤维素携带至聚乙烯醇内,并通过均质化处理,将乙基纤维素和聚乙烯醇完全均质化混合;a3,将混合液作为纺丝液进行纺丝,得到复合聚乙烯醇纤维,纺丝速度为20

50m/min,纺丝温度为120

130℃,该纺丝过程中,利用乙醇的沸点低于水沸点的特点,配合乙基纤维素在水中的不溶性,将乙基纤维素析出作为晶核种子结构,并随着蒸馏水蒸发过程中带来聚乙烯醇的纤维化,得到复合聚乙烯醇纤维,a4,将复合聚乙烯醇纤维进行加热处理,得到多孔结构的聚乙烯醇纤维,所述加热温度为255

260℃;该步骤中,复合聚乙烯醇中的乙基纤维素该温度下形成分解处理,从而在聚乙烯醇纤维上形成孔隙结构,同时聚乙烯醇在250℃以上的温度下变成含有共轭双键的聚合物,该材料自身保持多孔结构,该多孔结构有助于填料与其他树脂的固定,在化学连接的基础上形成物理位置的固定,同时该多孔结构位于纤维上,该纤维能够在整个油墨形成状态稳定的穿插结构,形成有机体系的导电网络结构。所述铜钛氧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b1,将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加入至乙醇中搅拌均匀形成分散溶液,然后依次加入氯化铜和钛酸正丁酯并持续搅拌完全溶解,得到混合液,经喷雾干燥后得到混合细粉,所述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在乙醇中的浓度为20

40g/L,所述氯化铜与钛酸正丁酯的质量比为2:1

2,且氯化铜在乙醇中的浓度为50

100g/L,所述喷雾干燥的喷雾速度为10

20mL/min,干燥温度为80

90℃;该步骤利用乙醇作为溶剂,将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氯化铜和钛酸正丁酯形成混合溶解,并喷雾干燥过程中将溶质分散形成颗粒,同时每个颗粒内以高取代羟丙基作为粘合剂,并同时含有氯化铜和钛酸正丁酯;b2,将混合细粉放入反应釜中静置2

3h,然后升温处理30

50min,经吹扫得到预制颗粒,所述静置的氛围为氮气、水蒸气和氨气的混合氛围,且氮气、水蒸气和氨气的体积比为10

15:2:2,温度为10

20℃,所述升温处理的温度为100

120℃;所述吹扫采用110℃的氮气,该步骤利用原位静置的方式,配合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吸水形成的氨水体系,将氯化铜和钛酸正丁酯转化为钛酸和氢氧化铜,实现了铜钛氧化物的原位转化;b3,将预制颗粒放入蒸馏水中低温超声并过滤得到多孔颗粒,所述预制颗粒与蒸馏水的质量比为1:10

15,低温超声的超声频率为60

80kHz,温度为5

10℃;b4,将多孔颗粒进行还原反应,得到表面含有一氧化钛和氧化亚铜的铜钛复合氧化物,所述还原反应采用氢气,压力为0.2

0.4MPa,温度为160

180℃;该工艺利用铜盐和有机钛形成稳定的溶解液,并利用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粘合性与分散性,形成均质化分散,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形成颗粒,再由原位水解的方式形成铜源和钛源的转化,经氢气还原表面的铜钛氧化物,提高表面导电性;在该工艺中高取代羟丙基纤维素的结构并未发生破坏,能够通过喷雾干燥的方式实现回收利用,达到降低成本的效果,也能够实现铜钛的残留回收。
[0010]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油墨的质量配比包括:水性聚氨酯乳液40

50分、水性颜料5

8分、导电材料10

30份、填料5

10份、表面活性剂2

5份;所述导电材料由聚乙烯醇纤维和复合金属氧化物组合而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聚氨酯乳液的固含量为30

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性颜料采用永固红F2R、永固红F4R、颜料红22、坚固红青莲中的一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纤维与复合金属氧化物的质量比为1:1

2。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烯醇纤维是含有共轭双键的聚乙烯醇纤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导电油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苏搜狐聚乙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军张智霖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乐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