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1796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逆变器调控技术领域,尤其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设备,该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包括逆变器,以及处于逆变器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均竖直固定有竖杆,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架。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外壳在逆变器工作过程中受到冲击时,冲击使得压板下移时,压板下移利用斜板带动两个侧板逐渐靠近外壳,压板在靠近外壳的过程中,压板对应挤压橡胶片,且侧板靠近外壳的过程中,侧板对应挤压弹性板,利用橡胶片和弹性板吸收压板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冲击在外壳表面,利用外壳对逆变器进行防护,避免冲击力导致逆变器出现损坏的状况。避免冲击力导致逆变器出现损坏的状况。避免冲击力导致逆变器出现损坏的状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逆变器调控
,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清洁能源越来越重视,现有更多工厂都愿意选择采用光伏电站为厂内提供用电需求。
[0003]光伏电站输出的直流电利用逆变器进行转化和调控时,逆变器本身容易在外部部件的冲击下损伤,进而影响逆变器的正常工作。
[0004]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和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包括逆变器,以及处于逆变器外侧的外壳,所述外壳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均竖直固定有竖杆,所述外壳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架,且滑架两端分别滑动套接于两个竖杆表面,且滑架顶面和底面两端均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螺旋套接于竖杆表面,所述滑架内侧面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侧滑动卡接有限定逆变器的活动架,滑架利用活动架对应限定在逆变器侧面,所述活动架竖直设置,且活动架内侧面设置有侧槽,所述逆变器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两端分别处于两个活动架的侧槽内部,所述侧槽内部设置有螺旋贯穿两个夹板端部的螺杆,夹板端部设置有与螺杆对应匹配的螺槽,逆变器顶部和底部的夹板端部的螺槽螺纹方向相反,转动螺杆,螺杆与两个夹板的螺旋配合使得两个夹板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逆变器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接线框,且逆变器利用两个接线框外接电源插头,两个电源插头分别设置连接输入电源设备和输出电源设备,所述外壳的前后侧面均利用螺钉安装有封板,且封板中心处设置有与电源插头对应的通口。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壳两侧面相对设置有两个侧板,两个侧板内侧面安装有框型弹性板,且侧板内侧面利用弹性板与外壳侧面贴合,所述外壳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缺口,所述侧板中心处转动卡接两个转板的外侧端,两个转板对应贯穿外壳的缺口,所述滑架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两个转板内侧端分别转动套接于两个连接杆表面,连接杆两端均固定有滑板,且滑架顶部的两个连接杆利用两个滑板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滑板组成框架,且框架的四个拐角分别滑动套接于四个竖杆表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侧板和逆变器一侧的两个连接杆配合限定两个转板,两个转板内侧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二者外侧端之间的距离,侧板靠近外壳侧面时,侧板推动转板转动,转动的转板使得逆变器一侧的两个连接杆相互靠近。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顶部设置有压板,所述外壳顶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贯穿压
板的凸杆,所述压板底面两侧均设置有斜板,两个斜板的底面分别贴合在两个侧板顶部,推动压板下移时,压板利用两个斜板推动两个侧板靠近外壳,所述压板底面固定有多个等距并列排布的橡胶片。
[0010]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框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相对的两个限定槽,所述接线框顶部和底部均利用限定槽活动卡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限定板和推板,限定板处于接线框内侧,推板处于接线框外侧,所述限定板和推板之间固定有与限定槽滑动配合的滑杆,电源插头内侧端面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限定板对应,且逆变器前侧端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滑板分别与接线框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推板对应。
[0011]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框内部两侧均设置有贯穿限定板两端的卡杆,卡杆表面套接有弹簧,且两个限定板利用弹簧连接,卡杆中心处固定有限定弹簧中心处的卡块,所述接线框内部两侧均固定有贯穿卡块中心处的横杆,横杆表面套接有弹性件,电源插头进入接线框内部时,电源插头利用两个限定板推动卡杆和卡块在横杆表面滑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接线框顶部和底部均铰接有卡板,所述卡板两侧面利用扭簧与接线框连接,所述两个卡板内侧端分别与两个限定板对应,所述限定板上设置有与卡板内侧端对应的卡槽,电源插头与逆变器对应连通时,卡板内侧端对应卡扣在卡槽内侧,所述限定板上固定有与卡板外侧端对应的凸块。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上述所述的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包括以下步骤:S1、同步转动螺杆,螺杆与夹板端部的螺旋效果使得顶部的夹板与底部的夹板之间的距离增大,将逆变器对应放置在底部的夹板顶部,反向转动螺杆,螺杆与夹板端部的螺旋效果顶部的夹板与底部的夹板相互靠近,利用夹板的夹持完成对逆变器的初步限定;S2、转动竖杆表面的螺帽,利用螺帽与竖杆的螺旋效果带动滑架在竖杆表面上下移动,滑架利用活动架和夹板对逆变器的限定,滑架在移动过程中带动逆变器在外壳内侧上下移动,使得逆变器前后两端接线框的位置与封板的通口对应,输入电源设备和输出电源设备分别通过两个电源插头分别插接在逆变器前后两端接线框的内部;S3、光伏电站生成的直流电通过输入电源设备存储后,输入电源设备将直流电通过电源插头输入到逆变器内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调频调压交流电后,通过另一个电源插头将调频调压交流电输送给输出电源设备,逆变器外接集群监控设备,集群监控设备根据逆变器生成的调频调压交流电从而控制对光伏电站生成的直流电进行调控;S4、当外壳在逆变器工作过程中受到冲击时,冲击使得压板下移时,压板下移利用斜板带动两个侧板逐渐靠近外壳,压板在靠近外壳的过程中,压板对应挤压橡胶片,且侧板靠近外壳的过程中,侧板对应挤压弹性板,利用橡胶片和弹性板吸收压板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冲击在外壳表面;S5、侧板靠近外壳时,侧板的移动带动两个转板转动,由于侧板限定转板外侧端,转动的转板利用连接杆使得顶部的框架下移,使得底部的框架上移,相向移动的框架使得顶部和底部的滑板分别挤压在接线框顶部和底部的移动架上,移动架利用滑杆带动限定板靠近电源插头内侧端,且推板的凸块挤压卡板外侧端,此时限定板的卡槽与卡板内侧端分离,弹性件的弹力通过卡块和卡杆带动两个移动架的滑杆在限定槽内侧滑动,移动架利用限定板将电源插头推出接线框,完成电源插头和接线框的分离。
[0014]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中的外壳在逆变器工作过程中受到冲击时,冲击使得压板下移时,压板下移利用斜板带动两个侧板逐渐靠近外壳,压板在靠近外壳的过程中,压板对应挤压橡胶片,且侧板靠近外壳的过程中,侧板对应挤压弹性板,利用橡胶片和弹性板吸收压板受到的冲击力,避免冲击力直接冲击在外壳表面,利用外壳对逆变器进行防护,避免冲击力导致逆变器出现损坏的状况。
[0015]2、本专利技术中的侧板靠近外壳时,侧板的移动带动两个转板转动,转板转动使得两个框型相向移动,进而使得顶部和底部的滑板分别挤压在接线框顶部和底部的移动架上,移动架利用滑杆带动限定板靠近电源插头内侧端,且推板的凸块挤压卡板外侧端,此时限定板的卡槽与卡板内侧端分离,弹性件的弹力通过卡块和卡杆带动两个移动架的滑杆在限定槽内侧滑动,移动架利用限定板将电源插头推出接线框,完成电源插头和接线框的分离,逆变器在冲击力作用下损坏时,利用弹性件的弹力方便将电源插头与逆变器分离,避免输入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包括逆变器(1),以及处于逆变器(1)外侧的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部的四个拐角处均竖直固定有竖杆(3),所述外壳(2)内部两侧均设置有滑架(4),且滑架(4)两端分别滑动套接于两个竖杆(3)表面,且滑架(4)顶面和底面两端均设置有螺帽,所述螺帽螺旋套接于竖杆(3)表面,所述滑架(4)内侧面设置有滑槽,且滑槽内侧滑动卡接有限定逆变器(1)的活动架(5),滑架(4)利用活动架(5)对应限定在逆变器(1)侧面,所述活动架(5)竖直设置,且活动架(5)内侧面设置有侧槽,所述逆变器(1)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夹板(6),所述夹板(6)两端分别处于两个活动架(5)的侧槽内部,所述侧槽内部设置有螺旋贯穿两个夹板(6)端部的螺杆(7),夹板(6)端部设置有与螺杆(7)对应匹配的螺槽,逆变器(1)顶部和底部的夹板(6)端部的螺槽螺纹方向相反,转动螺杆(7),螺杆(7)与两个夹板(6)的螺旋配合使得两个夹板(6)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逆变器(1)前侧面和后侧面均设置有接线框(8),且逆变器(1)利用两个接线框(8)外接电源插头(9),两个电源插头(9)分别设置连接输入电源设备和输出电源设备,所述外壳(2)的前后侧面均利用螺钉安装有封板(10),且封板(10)中心处设置有与电源插头(9)对应的通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两侧面相对设置有两个侧板(11),两个侧板(11)内侧面安装有框型弹性板(12),且侧板(11)内侧面利用弹性板(12)与外壳(2)侧面贴合,所述外壳(2)两侧面中心处均设置有缺口,所述侧板(11)中心处转动卡接两个转板(13)的外侧端,两个转板(13)对应贯穿外壳(2)的缺口,所述滑架(4)的顶部和底部均设置有连接杆(14),两个转板(13)内侧端分别转动套接于两个连接杆(14)表面,连接杆(14)两端均固定有滑板(15),且滑架(4)顶部的两个连接杆(14)利用两个滑板(15)固定连接,两个连接杆(14)和两个滑板(15)组成框架,且框架的四个拐角分别滑动套接于四个竖杆(3)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11)和逆变器(1)一侧的两个连接杆(14)配合限定两个转板(13),两个转板(13)内侧端之间的距离小于二者外侧端之间的距离,侧板(11)靠近外壳(2)侧面时,侧板(11)推动转板(13)转动,转动的转板(13)使得逆变器(1)一侧的两个连接杆(14)相互靠近。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顶部设置有压板(16),所述外壳(2)顶面四个拐角处均固定有贯穿压板(16)的凸杆,所述压板(16)底面两侧均设置有斜板(17),两个斜板(17)的底面分别贴合在两个侧板(11)顶部,推动压板(16)下移时,压板(16)利用两个斜板(17)推动两个侧板(11)靠近外壳(2),所述压板(16)底面固定有多个等距并列排布的橡胶片(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伏电站逆变器集群调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框(8)顶面和底面均设置有相对的两个限定槽(19),所述接线框(8)顶部和底部均利用限定槽(19)活动卡接有移动架,所述移动架包括限定板(20)和推板(21),限定板(20)处于接线框(8)内侧,推板(21)处于接线框(8)外侧,所述限定板(20)和推板(21)之间固定有与限定槽(19)滑动配合的滑杆(22),电源插头(9)内侧端面顶部和底部分别与两个限定板(20)对应,且逆变器(1)前侧端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滑板(15)分别与接线框(8)顶部和底部的两个推板(21)对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伏电站逆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莉娜高承芳罗金满邹钟璐陈浩玮董彩红余凌晏晶冷颖雄周彦吉姚子汭王湘女叶思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