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快递分拣系统和识别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7938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7 08: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快递分拣系统和识别方法,识别系统包括第一标识件、第一识别件、第二标识件和第二识别件,第一标识件设于壳体上,第一识别件沿保险装置的运行方向排布多组,每组第一识别件包括多个沿保险装置的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横向排布的第一识别件;第二标识件设于拨杆筒;其中,第一标识件能够通过识别第一识别件确定保险装置的位置;第二标识件能够通过识别第二识别件确定拨动杆的状态,其有益效果是工作人员可通过识别系统准确了解到是哪个保险装置中的拨动杆进入了失效状态,以使工作人员能够做出及时反馈。馈。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快递分拣系统和识别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快递分拣的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快递分拣系统和识别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快递分拣过程中,可通过线体,配合在线体上设置连续的分拣小车完成快递的分拣工作;
[0003]分拣小车包括机芯和转辊组件,转辊组件的动力输入端与机芯的动力输出端驱动连接,快递设于转辊组件形成的平台上,通过机芯与线体上的轨道配合,实现分拣小车的转辊组件的运转,进而实现快递的分拣工作。
[0004]由于分拣小车运行时会使线体产生振动,导致线体上的螺栓等物品容易脱落而掉入轨道内,在轨道与机芯配合时,螺栓等物品的对机芯的干涉极易导致机芯或者轨道损坏,进而导致快递分拣系统的维护成本居高不下。
[0005]在此基础上,可将保险装置设于机芯的输入端来避免机芯损坏,但是由于连续的分拣小车在保险装置触发后,依旧会保持运行,工作人员对于被触发的保险装置所对应的分拣小车情况,以及被触发的保险装置的触发情况,均不能做到很好的掌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7]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快递分拣系统和识别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连续的分拣小车在保险装置触发后,依旧会保持运行,工作人员对于被触发的保险装置所对应的分拣小车情况,以及被触发的保险装置的触发情况,均不能做到很好的掌控的技术问题。
[0008](二)技术方案
[0009]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0010]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保险装置包括壳体、拨动杆和拨叉,拨动杆包括相互连接的拨杆筒和杆体,当拨叉被触发后,拨动杆能够由工作状态摆动至失效状态;识别系统包括第一标识件、第一识别件、第二标识件和第二识别件,第一标识件设于壳体上,第一识别件沿保险装置的运行方向排布多组,每组第一识别件包括多个沿保险装置的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横向排布的第一识别件;第二标识件设于拨杆筒;其中,第一标识件能够通过识别第一识别件确定保险装置的位置;第二标识件能够通过识别第二识别件确定拨动杆的状态。
[0011]在该技术方案中,当拨叉未触发时,拨动杆保持工作状态,此时,第二识别部能够识别到第二标识部;当拨叉被触发后,拨动杆由工作状态摆动至失效状态,此时第二识别部识别不到第二标识部。
[0012]即当第二识别部识别不到第二标识部后,便能够确定拨动杆已经进入了失效状
态。
[0013]不管拨动杆处于工作状态还是失效状态,只要保险装置为运行状态,第一识别部总能识别到第一标识部;
[0014]进而,当拨动杆出现失效,且第二识别部识别不到第二标识部后,系统可对第一识别部能够识别到第一标识部,且第二识别部识别不到第二标识部所对应的保险装置进行记录。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工作人员可通过识别系统准确了解到是哪个保险装置中的拨动杆进入了失效状态,以使工作人员能够做出及时反馈。
[0016]具体的,第一标识件和第一识别件包括但不限于条形码、二维码和RFID标签等,相对应的,第一识别件和第二识别件则设置为扫描器和接收器等。
[0017]第一识别件和第二识别件对于对应的第一标识件和第二识别件的识别速度要匹配保险装置的运行工况,例如,当第一标识件和第二标识件设置为条形码时,第一识别件和第二识别件采用高频扫码器。
[0018]更具体的,保险装置整体为一个承载外力的装置,保险装置自身是装配于其他部件的,如分拣小车,分拣小车运行时,带动保险装置共同运行。
[001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杆体包括应力段,以使位于应力段远离拨杆筒的一侧的杆体能够脱离保险装置。
[0020]在该技术方案中,杆体包括应力段,即杆体本身存在应力集中部分,应力段的存在使杆体在承受来自螺母等物品的弯矩,但拨动杆未进入到失效状态时,杆体自应力段部分断裂,进而以牺牲成本相对低廉的杆体的方式来保护成本相对高昂的轨道,实现保险装置的双重保险。
[0021]具体的,应力段可设置为位于杆体上的环槽段。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三标识件和第三识别件,第三标识件设于应力段一侧且远离壳体的一侧的杆体上;其中,第三标识件能够与第三识别件配合,以确定杆体是否断开。
[0023]在该技术方案中,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三标识件和第三识别件,在杆体具有应力段的基础上,通过将第三标识件设于应力段一侧且远离壳体的一侧的杆体上,能够使识别系统在杆体断开后,识别到该信息,以提醒工作人员做出及时的反馈。
[0024]具体的,第三标识件和第三识别件可设置为与第一标识件、第一标识件,以及第二标识件和第二识别件相同的类别。
[0025]更具体的,第三标识件可在杆体上呈环状设置。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识别系统还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第一识别件、第二识别件和第三识别件电连接以处理识别信息。
[0027]在该技术方案中,处理器用来分析和处理第一识别件、第二识别件和第三识别件的反馈信息,处理器可设置为PLC。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拨叉和拨杆筒均沿保险装置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横向铰接于壳体;保险装置还包括弹簧组件,弹簧组件设于壳体上且能够与拨动杆配合,以使拨动杆保持工作状态。
[0029]在该技术方案中,壳体作为拨动杆、拨叉以及弹簧组件的装配基体,其中,拨动杆
铰接于壳体,拨动杆用于与轨道配合,并且带动机芯运行,进而带动转辊组件运行,当拨叉被触发后,弹簧组件接触拨动杆的摆动位置限定,使其由工作状态进入失效状态。
[0030]具体的,壳体、拨叉和弹簧组件可均设置为金属件。
[0031]拨叉的触发方式包括但不限于图像方式和机械接触方式,由于采用机械接触方式能够直观、快速、低成本的实现螺栓等物体的识别,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采用机械接触方式作为拨叉的触发方式;
[0032]弹簧组件对于拨动杆的摆动限制方式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式限位、磁吸式限位,本实施例优选采用机械式限位方式。
[003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保险装置还包括回转驱动件,回转驱动件连接于壳体且保持向拨动杆施加由工作状态摆动至失效状态的力矩。
[0034]在该技术方案中,回转驱动件为驱动拨动杆由工作状态进入失效状态的构件,优选纯机械式回转驱动件。
[0035]回转驱动件的作用下,在弹簧组件解除拨动杆的位置限定后,使拨动杆不但能够自由摆动,还能够主动脱离与轨道的配合,进而做到在拨动杆与轨道上的螺母等物品发生碰撞之前,就已经脱离了与轨道的配合,进而进一步确保拨动杆和/或轨道均不发生损坏。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技术方案中,回转驱动件设置为拉簧或扭簧中的一种;拉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壳体和拨动杆;或,扭簧连接于壳体上且对应拨动杆与壳体铰接的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Ⅰ)包括壳体(1)、拨动杆(2)和拨叉(3),所述拨动杆(2)包括相互连接的拨杆筒(21)和杆体,当所述拨叉(3)被触发后,所述拨动杆(2)能够由工作状态摆动至失效状态;所述识别系统包括设于所述壳体(1)上的第一标识件(7),沿第一方向(Z)排布多组的第一识别件(8),设于所述拨杆筒(21)的第二标识件(9)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Z)排布多个的第二识别件(10);每组所述第一识别件(8)包括多个沿所述第一方向(Z)的垂直方向横向排布的所述第一识别件(8);其中,所述第一标识件(7)能够通过识别所述第一识别件(8)确定所述保险装置(Ⅰ)的位置;所述第二标识件(9)能够通过识别所述第二识别件(10)确定所述拨动杆(2)的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包括应力段(B),以使位于所述应力段(B)远离所述拨杆筒(21)的一侧的所述杆体能够脱离所述保险装置(Ⅰ)。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还包括第三标识件(11)和第三识别件(12),所述第三标识件(11)设于所述应力段(B)一侧且远离所述壳体(1)的一侧的杆体上;其中,所述第三标识件(11)能够与所述第三识别件(12)配合,以确定所述杆体是否断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系统还包括处理器(13),所述处理器(13)与所述第一识别件(8)、所述第二识别件(10)和所述第三识别件(12)电连接以处理识别信息。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拨叉(3)和所述拨杆筒(21)均沿所述保险装置(Ⅰ)运行方向的垂直方向横向铰接于所述壳体(1);所述保险装置(Ⅰ)还包括弹簧组件(4),所述弹簧组件(4)设于所述壳体(1)上且能够与所述拨动杆(2)配合,以使所述拨动杆(2)保持所述工作状态。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保险装置(Ⅰ)还包括回转驱动件(5),所述回转驱动件(5)连接于所述壳体(1)且保持向所述拨动杆(2)施加由工作状态摆动至失效状态的力矩。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转驱动件(5)设置为拉簧(51)或扭簧中的一种;所述拉簧(5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壳体(1)和所述拨动杆(2);或,所述扭簧连接于所述壳体(1)上且对应所述拨动杆(2)与所述壳体(1)铰接的位置,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壳体(1)和所述拨动杆(2)。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保险装置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韶敏任叶挺张杰韩一凡吕彬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驿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