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宽带无反射带通滤波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宽带无反射带通滤波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移动终端设备正朝着小型化、高性能的目标改进,组成终端设备的微波器件需要更高的要求。滤波器是射频微波前端部分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最重要的器件之一。传统滤波器是通过阻带把不希望通过的信号反射回输入端,这些反射回输入端的信号可能会对整个系统的性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无反射滤波器应运而生,在无反射滤波器中采用有损耗的滤波元件,以达到吸收阻带信号的目的,将阻带信号消耗在滤波器内部,从而避免其对系统产生影响。然而目前无反射滤波器带宽较窄,并且对于阻带反射信号的吸收较低,无法满足目前现代无线通信的高速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新型宽带无反射带通滤波器,通过两个带阻支路级联一个带通支路增大带宽,在带阻支路结构中增加接金属地板的负载电阻来吸收不需要的阻带信号。该无反射滤波器结构简单、工作带宽大、吸收性能好、易于加工,在射频微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宽带无反射带通滤波器,包括微带线结构(1)、介质基板(2)和金属地板(3),微带线结构(1)设于介质基板(2)上层,金属地板(3)设于介质基板(2)下层,其特征在于,微带线结构(1)包括输入传输线(4)、输出传输线(4
’
)、第三平行耦合线(5)、第一平行耦合线(6)、第二平行耦合线(6
’
)、第一终端开路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7)、第二终端开路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7
’
)、第一负载电阻(8)、第二负载电阻(8
’
)、第一金属化通孔(9)和第二金属化通孔(9
’
);其中,微带线结构(1)中包括第一带阻支路和第二带阻支路,第三平行耦合线(5)作为滤波器的带通支路设于输入传输线(4)和输出传输线(4
’
)之间,连接输入输出传输线左右结构相同的两个带阻支路;其中第一带阻支路为第一平行耦合线(6)的末端连接第一终端开路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7),第一平行耦合线(6)中一条平行线的始端连接输入传输线(4)的一端,第一平行耦合线(6)中另一条平行线的始端连接第一负载电阻(8)的一端,第一负载电阻(8)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金属化通孔(9)的一端,第一金属化通孔(9)通过中间挖空一个圆柱并在四周赋铜与金属地板(3)相连进行接地;第二带阻支路为第二平行耦合线(6
’
)的末端连接第二终端开路的四分之一波长传输线(7
’
),第二平行耦合线(6
’
)中一条平行线的始端连接输入传输线(4
’
)的一端,第二平行耦合线(6
’
)中另一条平行线的始端连接第二负载电阻(8
’
)的一端,第二负载电阻(8
’
)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金属化通孔(9
’
)的一端,第二金属化通孔(9
’
)通过中间挖空一个圆柱并在四周赋铜与金属地板(3)相连进行接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宽带无反射带通滤波器,其特征在于,第一带阻支路与第二带阻支路结构相同但不对称,第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