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根蘖与容器硬枝扦插配套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7490 阅读:2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白杨根蘖与容器硬枝扦插配套育苗方法,包括:(1)如待繁殖的白杨品种为一年生苗木,则直接采用一年生苗木硬枝进行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得到容器苗;如待繁殖的白杨品种为成年树木,则挖掘白杨成年树木根系,将根系剪成插条进行容器根插育苗,得到容器苗;(2)将所获得的容器苗栽植到苗圃地中进行苗木培育;(3)当年落叶后或次年春季起苗后,合格苗运走用于造林,起苗后的圃地转化为根蘖育苗圃地;(4)将根蘖繁殖的等外苗用于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本发明专利技术育苗方法技术环节简捷,育苗成本低,扦插成活率高,无来自嫁接穗条位置效应和成熟效应的影响,可保证白杨良种大规模高效无性繁殖和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可持续育苗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杨的无性繁殖育苗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白杨根蘖与容器硬枝扦插配套育苗方法,属于白杨育苗领域。
技术介绍
杨属(Populus)白杨派树种扦插繁殖困难是世界公认难题,尤其在规模育苗时难度更大。国外繁殖欧洲山杨等白杨树种时,主要采用组织培养、嫩枝扦插等,条件要求高且成本高。我国在二十世纪50-70年代主要采用埋条育苗、枝接育苗、根蘖育苗等方法繁殖毛白杨等白杨派树种,80年代初开始采用组织培养、嫩枝扦插、硬枝扦插等技术繁殖毛白杨、河北杨(徐纬英主编.杨树.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 在这些白杨繁殖方法中,埋条育苗耗费种条多,繁殖系数低,育苗管理复杂,苗木分布不均;"接炮捻"枝接育苗技术环节复杂,往往因操作不失当而使成活率降低,易因成熟与位置效应积累导致苗木老化;硬枝扦插只能在陕西汉中等较小范围内应用,且易因气候年度波动其成活率并不稳定;根蘖育苗没有解决圃地更新等问题,且存在苗木分布稠稀不匀、生长不齐等缺点;组织培养、嫩枝扦插等,同国外一样存在条件要求高、成本高,且受造林习惯影响仍需要二次育苗等问题(朱之悌著.毛白杨遗传改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 二十世纪90年代,白杨大规模育苗开始采用朱之悌院士等研究出的"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新技术"。该技术将幼化理论和组培快繁的思想组合应用于大田育苗,并通过采穗圃、砧木圃、繁殖圃、根繁圃配套作业,解决了白杨规模繁殖难关(朱之悌著.毛白杨遗传改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然而,尽管该技术具有育苗成活率稳定、繁殖系数大、当年出圃等优点,在生产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也存在依靠嫁接繁殖,技术环节多而复杂、育苗成本高、易累积成熟与位置效应、苗木容易混杂等问题。 白杨派树种的根萌能力很强,白杨具有庞大的水平侧根,可以扩张到几米甚至十几米远的地方,遇到适宜的条件就萌蘖出来,成为该母树无性系家族的无性系"分株",尤其是当母株死亡以后,根蘖苗的生长更加旺盛,以至于"一树死,百树生",这是白杨派树种的天然更新途径之一 (朱之悌著.毛白杨遗传改良,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技术"中的"根繁圃"就是利用根萌育苗,但仅仅作为繁殖圃的补充,其原因是"根繁圃"仍未克服根蘖苗木生长不整齐以及原始材料繁殖等问题。由于根蘖苗具有幼化复壮作用,一直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2006年,胡晓丽(2006)通过研究发现根蘖出苗不整齐的原因是由于定苗过早的缘故,并提出苗木生长至40cm时为定苗最佳时机等(胡晓丽,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材新品种产业化应用关键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6),使白杨根蘖育苗技术得到优化。 从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容器育苗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迅猛发展,并在多种树种的容器规格、育苗材料、育苗基质以及容器苗苗期管理措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刘勇.我国苗木培育理论与技术进展.世界林业研究,2000,13(5) :44-50)。在白杨无性繁殖中,3容器育苗主要与嫩枝扦插相配套,但受限于北方气候条件、采穗圃和插床建设成本,以及需要二次育苗导致苗木成本增高等问题,并没有象桉树那样得到广泛应用。2009年,张平冬(2009)通过对三倍体毛白杨容器硬枝扦插育苗的多种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形成了一套实用的三倍体毛白杨容器硬枝扦插育苗技术,并将硬枝扦插容器苗用于超密度试验林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张平冬,三倍体毛白杨超短轮伐纸浆材无性系选配及经营技术研究(博士学位论文),2008)。 显然,简单、实用且低成本的无性繁殖技术是一个林木新品种能否走向生产的关键。由于中国造林的主体是广大农民,如育苗技术要求高、成本高,则很难得到农民的认可。而当企业参与林业经营之后时,企业的性质也决定其每一分投入都要获取最高效率的回报,这就要求在解决品种无性繁殖技术时,必须重视育苗的成本、效率以及效益。因此,如何在提高繁殖效率的同时,降低育苗成本,并通过保幼与复壮技术保持良种无性繁殖材料的可持续利用,是解决白杨无性繁殖技术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白杨无性繁殖育苗方法所存在的技术环节多且复杂、育苗成本高、易累积成熟与位置效应、苗木容易混杂等问题,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育苗方法技术环节简捷,育苗成本低,扦插成活率高,无来自嫁接穗条位置效应和成熟效应的影响,可保证白杨良种大规模高效无性繁殖和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可持续育苗利用。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种,包括(l)如果待繁殖的白杨品种为一年生苗木,则直接采用一年生苗木的硬枝进行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得到容器苗;如果待繁殖的白杨品种为成年树木,则挖掘白杨成年树木根系,将根系剪成插条进行容器根插育苗,得到容器苗;(2)将步骤(1)所获得的白杨容器苗栽植到苗圃地中进行造林苗木培育;(3)当年落叶后或次年春季起苗后,合格苗运走用于造林,起苗后的圃地转化为根蘖育苗圃地;(4)将根蘖繁殖的等外苗用于容器硬枝扦插育苗。 上述白杨的无性繁殖育苗方法,步骤(2)中也可将步骤(1)所获得的白杨容器苗用于容器硬枝扦插育苗采穗圃的营建;步骤(3)中还可将起苗后不能出圃造林的等外苗剪成插条进行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再获得容器苗,满足育苗规模扩大或圃地重建的需求。 步骤(3)中的根蘖育苗圃地可连年运转,持续根蘖育苗;当根蘖育苗圃地需要搬迁、扩建,或者由于根蘖育苗圃地连年出苗导致地力衰退需要重建时,可继续采用等外苗进行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如等外苗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于当年根蘖育苗定株时,按要求将根蘖育苗圃地转化为容器硬枝扦插育苗采穗圃;此后,又进入新一轮次的容器硬枝扦插育苗与根蘖育苗配套与转换,周而复始,持续利用。 本专利技术在优化白杨硬枝扦插容器育苗技术和根蘖育苗技术的基础上,进一步将这两项技术优化并综合配套使用,从而解决白杨规模无性繁殖的高效、优质育苗技术。本专利技术育苗方法中,容器硬枝扦插育苗主要为白杨根蘖育苗提供原始材料,也可用于容器硬枝扦插育苗采穗圃的营建,以满足根蘖育苗圃地更新或扩建的需要;根蘖育苗除提供大量合格且幼化的白杨苗木用于造林外,其少量不能出圃造林的等外苗可作为新建根蘖育苗圃地的4"原始材料",用于容器硬枝扦插育苗,从而形成循环配套。 本专利技术育苗方法用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取代了"毛白杨多圃配套系列育苗新技术"的砧木圃,而根蘖育苗除了繁殖造林苗木外,还兼有采穗圃功能、简化了技术环节,而利用幼化的根蘖条进行扦插成活率相对更高;利用根蘖育苗,无来自嫁接穗条位置效应和成熟效应的影响,苗木永保幼态;根蘖育苗定植一次,可以多年使用,大幅度地降低了育苗费用;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可以直接在苗圃地进行,不需要额外占用苗圃地,且可以就近定植,经济而高效;根蘖育苗与容器硬枝扦插育苗相互配套,相互驱动,形成可持续利用。该专利技术技术要求与技术环节简单,育苗成本低而质量高,可保证白杨良种大规模高效无性繁殖和优良无性繁殖材料的可持续育苗利用,非常适合农户育苗,更适合企业产业化经营。 本专利技术所涉及到的术语及其定义 采穗圃大量提供林木良种优质无性繁殖材料的圃地。 硬枝扦插枝插法的一种,即用完全木质化的枝条进行扦插。 容器育苗用装有育苗基质的特定容器进行苗木培育的育苗方式。育苗容器可以是各种育苗钵、容器袋、育苗盘、育苗箱等容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杨根蘖与容器硬枝扦插配套的育苗方法,包括:(1)如果待繁殖的白杨品种为一年生苗木,则直接采用一年生苗木硬枝进行容器硬枝扦插育苗,得到容器苗;如果待繁殖的白杨品种为成年树木,则挖掘白杨成年树木根系,将根系剪成插条进行容器根插育苗,得到容器苗;(2)将步骤(1)所获得的白杨容器苗栽植到苗圃地中进行造林苗木培育;(3)当年落叶后或次年春季起苗后,合格苗运走用于造林,起苗后的圃地转化为根蘖育苗圃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向阳张平冬胡晓丽陈凯张玉英李雪莲王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