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守田专利>正文

鹰嘴豆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10274 阅读:5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鹰嘴豆种植方法,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产量低等问题而发明专利技术。其包含以下过程:播种:清明前5-10天播种,每穴1至3粒,穴距30-50公分,行距10-15公分,穴深2-4公分;中耕:出苗5-10公分后,中耕1-2次。采用上述的方法,在清明前5天至10天进行播种,使得其种植阶段经过低温,有利于后期的结荚和提高产量。严禁高水肥栽培,能有效促进生殖生长,而防止营养生长,有利于提供产量,经实际测算,按照这种方法其产量是同等土壤条件下黄豆产量的2-4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鹰嘴豆种种植方法,特别涉及鹰嘴豆在我国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与大同和张家口 一线的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鹰嘴豆,又称桃豆,鸡头豆,其富含人体易吸收的18种氨基酸及钙、钾、 锌等多种营养物质,其生物质和蛋白质消化率均优于其他豆类,营养价值和药 用价值极高。但鹰嘴豆目前主要种植在我国新疆、兰州等地,而在我国大同和张家口一 线以北呼和浩特以南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地区却无法种植成功,大大地影响 了农户的种植热情。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我国400毫米等降水 量线与大同和张家口 一线的。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播种清明前5-10天播种,每穴1至3粒,穴距30-50公分,行距10-15 />分,穴深2-4/^分;中耕出苗5-10公分后,中耕l-2次。特别是,在结荚期应养猫防鼠。特別是,在鹰嘴豆地周围种植红麻,株距4-5米。特别是,在种植期间,应严禁高水肥栽培。采用上述的方法,在清明前5天至10天进行播种,使得其种植阶段经过低温,有利于后期的结荚和提高产量。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播种清明前5-10天播种,使得其种植阶段经过低温,有利于后期的结荚和提高产量;这一点非常重要,通常在大同和张家口一线以北呼和浩特以南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地区,有句老话,"种瓜点豆,小满前后",'小满,通常是在5月下旬,此时种的鹰嘴豆通常只开花但不结荚;经过专利技术人二十几年的研究发现,鹰嘴豆最佳的播种时间为清明前5-10天,按照这每穴1至3粒,穴距30-50公分,行距10-15/>分,穴深2-4公分即可。中耕出苗5-10公分后,中耕1-2次即可。其它过程可以按照黄豆的种植管理方法进行种植和管理。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结荚期应养猫防鼠,注意排水。还需要注意的是,在鹰嘴豆地周围种植红麻,林距4-5米,能有效防治部分病虫害,如黑虫等。还需要注意的是,在种植期间,因为鹰嘴豆抗逆性强,应严禁高水肥栽培,否则将影响鹰嘴豆的生殖生长;本地区中(400毫米等降水量)种植鹰嘴豆,依靠天然降水足以保证鹰嘴豆生长的正常需要,遇到汛期应注意排水。为了提高鹰嘴豆的品质,尽量避免使用化肥和农药。本方法在清明前5天至10天进行播种,使得其种植阶段经过一定的低温期,有利于后期的结荚和提高产量。严禁高水肥栽培,能有效促进生殖生长,而防止营养生长,有利于提供产量,经实际测算,按照这种方法其产量是同等土壤条件下黄豆产量的2-4倍。明的精神范围。因此如果这些改变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技术范围内,则本专利技术也意图涵盖这些改变。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播种清明前5-10天播种,每穴1至3粒,穴距30-50公分,行距10-15公分,穴深2-4公分。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耕,在出苗5-10公分后,中耕l-2次。3、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结荚期应养猫防鼠。4、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鹰嘴豆地周围种植红麻,抹距4-5米。5、 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种植期间,应严禁高水肥栽培。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为解决现有技术中产量低等问题而专利技术。其包含以下过程播种清明前5-10天播种,每穴1至3粒,穴距30-50公分,行距10-15公分,穴深2-4公分;中耕出苗5-10公分后,中耕1-2次。采用上述的方法,在清明前5天至10天进行播种,使得其种植阶段经过低温,有利于后期的结荚和提高产量。严禁高水肥栽培,能有效促进生殖生长,而防止营养生长,有利于提供产量,经实际测算,按照这种方法其产量是同等土壤条件下黄豆产量的2-4倍。文档编号A01G1/00GK101563986SQ200910147640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0日专利技术者杨守田, 杨树云, 杨海燕 申请人:杨守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鹰嘴豆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过程: 播种:清明前5-10天播种,每穴1至3粒,穴距30-50公分,行距10-15公分,穴深2-4公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守田杨树云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杨守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