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122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清洁组件包括第一滚体,第二滚体组,支架部,弹性结构以及环形清洁件,第二滚体组与第一滚体并列设置;支架部设置于第一滚体和第二滚体组的一侧以连接第一滚体和第二滚体组;弹性结构支撑于第二滚体组和第一滚体远离支架部的一端,弹性结构能使第二滚体组一端靠近或远离第一滚体;环形清洁件设置于第一滚体和第二滚体组上,第一滚体通过环形清洁件带动第二滚体组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能避免在拆卸过程中手部直接握触到环形清洁件表面。部直接握触到环形清洁件表面。部直接握触到环形清洁件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


[0001]本技术是关于一种清洁设备
,特别是关于一种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履带式清洁设备的履带分为可拆装和不可拆装两大类。针对可拆装的履带,其拆卸方式又可分为弹性结构拆装和非弹性结构拆装。
[0003]非弹性结构的履带拆装,依靠的仅是履带内圈结构的细微形变,导致履带拆装会非常吃力,且一定次数的拆装后会导致履带内圈尺寸发生变化、可靠性下降,最终导致履带松弛甚至撕裂。
[0004]弹性结构的履带拆装,多采用弹簧或其他相同原理的结构以产生充足的形变空间,从而履带的拆装便捷度大幅提升。但采用该弹性结构对空间有一定的要求。当弹性结构置于履带的一侧时,会影响该侧的实际到边效果和另一侧的变形程度差异化;当弹性结构置于履带的中部时,弹性结构作用过程中手会不可避免的握触到履带表面。
[0005]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能降弹性结构对空间的依赖性,同时避免在拆卸过程中手部直接握触到环形清洁件(履带)表面。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组件,包括:
[0008]第一滚体,能被驱动以转动;
[0009]第二滚体组,与所述第一滚体并列设置;
[0010]支架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滚体和所述第二滚体组的一侧以连接所述第一滚体和所述第二滚体组,所述第二滚体组与所述支架部之间可转动连接;
[0011]弹性结构,支撑于所述第二滚体组和所述第一滚体远离所述支架部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能使所述第二滚体组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滚体;以及
[0012]环形清洁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滚体和所述第二滚体组上,所述第一滚体通过所述环形清洁件带动所述第二滚体组转动。
[0013]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滚体组与所述支架部之间通过销轴连接。
[00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结构位于所述环形清洁件所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环形清洁件的内壁面与所述弹性结构之间具有预设间隔。
[001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弹性结构包括第一按压件、第二按压件以及弹性元件,所述第一按压件与所述第一滚体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件与所述第二滚体组相连接,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按压件和
第二按压件相互接近或远离;
[001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的其一设置有导向轴部,所述第一按压件和第二按压件的另一设置有导向孔部,所述导向轴部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孔部,所述弹性元件设置于所述导向孔部内且抵持于所述导向轴部和所述导向孔部的底壁之间。
[001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按压件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按压件方向凹设的按压部。
[001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滚体组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滚体单元,多个所述第二滚体单元在接近待清洁面的方向上,沿远离所述第一滚体的方向倾斜排布。
[001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第二滚体单元包括轴体以及相对所述轴体转动的滚体,所述轴体连接所述支架部和所述第二按压件,所述滚体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一滚体的直径。
[0020]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基部,包括:
[0021]壳体模块,所述壳体模块包括端板;
[0022]如上述的清洁组件,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模块上,所述支架部与所述端板相对设置;
[0023]其中,所述端板上设置有可转动的第一连接件,所述支架部包括支架端板以及可转动设置于支架端板上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滚体可旋转的支撑于所述支架端板和所述端板之间,所述第二滚体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
[0024]驱动模块,连接所述端板设置,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滚体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驱动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以使所述第二滚体组相对所述第一滚体转动。
[0025]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清洁组件与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第一连接件之间可拆卸设置。
[0026]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端板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其一上形成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端板及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配合的第一限位孔或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部于所述第一限位孔或第一限位槽内移动,以配合在所述第一连接件转动时对第一连接件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0027]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端板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其一上形成有第二限位部;所述支架端板及所述第二连接件的另一上形成有与所述第二限位部配合的第二限位孔或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部于所述第二限位孔或第二限位槽内移动,以配合在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时对第二连接件的转动角度进行限位。
[002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驱动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滚体组设置于所述第二连接部上。
[0029]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可旋转设置于所诉支架端板上,所述第二滚体组与所述第四连接部铰接。
[003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均内置于所述第一滚体内。
[0031]本技术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包括上述的清洁基部。
[0032]与现有技术相比,根据本技术的清洁组件,通过第二滚体组与支架部的可转动设置,以及弹性结构与支架部的相对设置,第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弹性结构对空间的依赖性;第二方面可以防止多次按压造成第二滚体组与支架部的不可逆形变;另一方面在弹性结构作用过程中可以避免手部直接握触环形清洁件表面,可以有效提高用户拆取、回装环形清洁件的便捷性。
[0033]根据本技术的清洁组件,通过多个第二滚体单元的设置,及多个第二滚体单元之间的角度排设,以及对第一滚体的直径和多个第二滚体单元的直径的限制,可以有效解决清洁设备在直角转弯或其他特殊场景的使用便捷度和实际到边效果。
[0034]根据本技术的清洁组件、清洁基部以及清洁设备,通过设置第二驱动件作用于第一连接件或者第二连接件,调节第二滚体组相对第一滚体在一定角度范围内往复旋转运动,有效解决前侧清洁到边的清洁设备清扫较大尺寸颗粒垃圾困难的问题,大幅度提升前侧清洁到边的清洁设备的多环境场景适用性。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清洁组件(去除环形清洁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滚体(120),能被驱动以转动;第二滚体组(130),与所述第一滚体(120)并列设置;支架部(110),设置于所述第一滚体(120)和所述第二滚体组(130)的一侧以连接所述第一滚体(120)和所述第二滚体组(130),所述第二滚体组(130)与所述支架部(110)之间可转动连接;弹性结构(140),支撑于所述第二滚体组(130)和所述第一滚体(120)远离所述支架部(110)的一端,所述弹性结构能使所述第二滚体组(130)一端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滚体(120);以及环形清洁件(150),设置于所述第一滚体(120)和所述第二滚体组(130)上,所述第一滚体(120)通过所述环形清洁件(150)带动所述第二滚体组(130)转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滚体组(130)与所述支架部(110)之间通过销轴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140)位于所述环形清洁件(150)所围成的空间内,且,所述环形清洁件(150)的内壁面与所述弹性结构(140)之间具有预设间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结构(140)包括第一按压件(141)、第二按压件(142)以及弹性元件(143),所述第一按压件(141)与所述第一滚体(120)之间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按压件(142)与所述第二滚体组(130)相连接,所述弹性元件(143)设置于所述第一按压件(141)和第二按压件(142)之间以使所述第一按压件(141)和第二按压件(142)相互接近或远离。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洁组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按压件(141)和第二按压件(142)的其一设置有导向轴部(1421),所述第一按压件(141)和第二按压件(142)的另一设置有导向孔部(1411),所述导向轴部(1421)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导向孔部(1411),所述弹性元件(143)设置于所述导向孔部(1411)内且抵持于所述导向轴部(1421)和所述导向孔部(1411)的底壁之间;和/或,所述第二按压件(142)上形成有向所述第一按压件(141)方向凹设的按压部(1422);和/或,所述第二滚体组(130)包括并列设置的至少两个第二滚体单元(131),多个所述第二滚体单元(131)在接近待清洁面的方向上,沿远离所述第一滚体(120)的方向倾斜排布。6.一种清洁基部(10),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模块(200),所述壳体模块(200)包括端板(210);如权利要求1

5任一所述的清洁组件(100),可拆卸设置于所述壳体模块(200)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建鑫庄园吴淼许从超刘立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