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7071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包括中和均化槽主体、水泵、电磁三通阀、中和料罐和搅拌电机,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为搅拌区域,所述搅拌区域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中和均化槽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外侧侧面,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分散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使用时,水泵运行将处于搅拌区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输送至分散管中,并经由分散管上的小孔排出并流回搅拌区域,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对处于搅拌区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搅拌,通过上述过程可以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充分均化。化。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


[0001]本技术涉及聚羧酸减水剂生产设备
,具体是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

技术介绍

[0002]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高性能的减水剂,也是一种常用的水泥混凝土外加剂,被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隧道等混凝土施工工程中。为满足混凝土施工工程要求,通常将聚羧酸减水剂母液与缓凝剂(例如,葡萄糖酸钠、柠檬酸、六偏磷酸钠等)、引气剂(例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三萜皂甙等)、增稠剂(例如,纤维素类)等辅助功能组分进行复配。复配后的聚羧酸减水剂成分复杂,既包括无机盐,又包括小分子有机物,还包括高分子聚合物,因此,复配后的聚羧酸减水剂成品在长期贮存可能出现沉淀、分层等非匀质状况,会堵塞管道,甚至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包括中和均化槽主体、水泵、电磁三通阀、中和料罐和搅拌电机,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内部一侧设置为搅拌区域,所述搅拌区域设置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与中和均化槽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外侧侧面,且搅拌电机的输出轴与搅拌轴固定连接,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分散管,所述分散管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小孔,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外侧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管,所述第一输送管的一端与搅拌区域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的另一端与水泵的进口连接,所述电磁三通阀安装在水泵的出口处,且电磁三通阀的一个出口连接有第二输送管,电磁三通阀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卸料管,所述第二输送管与分散管相连通,所述中和料罐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外侧面上,所述中和料罐的出料口与第二输送管连通。
[0005]优选的,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呈倾斜设置,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底部较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腿,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底部较低的一侧的深度深于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底部较高的一侧,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内部深度较深的一侧设置为搅拌区域。
[0006]优选的,所述搅拌轴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搅拌叶片,搅拌轴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搅拌叶片,所述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的旋向相反。
[0007]优选的,所述搅拌区域的底部安装有PH传感器,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外侧侧面上固定有控制主机,所述控制主机与PH传感器、中和料罐、搅拌电机、水泵、电磁三通阀电性连接。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泵运行将处于搅拌区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第一输送管、第二输送管输送至分散管中,并经由分散
管上的小孔排出并流回搅拌区域,搅拌电机带动搅拌轴旋转,进而对处于搅拌区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搅拌,通过上述过程可以使得聚羧酸减水剂充分均化;
[0009]处于搅拌区域中的PH传感器可以对聚羧酸减水剂的PH值进行测量,当PH值不符合要求时,控制主机打开中和料罐底部的阀门,使中和料罐内部的用于中和聚羧酸减水剂的加硫酸钠进入第二输送管,并跟随聚羧酸减水剂的流动进入搅拌区域中进行成分搅拌;
[0010]中和均化槽主体呈倾斜设置,使得由分散管排出的聚羧酸减水剂可以自动的流回搅拌区域,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底部较低的一侧的深度深于中和均化槽主体的底部较高的一侧,该设计可以有效的减少或避免搅拌轴搅动起的水花飞出中和均化槽主体;
[0011]由于第一搅拌叶片与第二搅拌叶片的旋向相反,因此搅拌轴在旋转时,聚羧酸减水剂有两个方向流动,从而获得更好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001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3]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的整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中和均化槽主体;2、搅拌轴;3、第一搅拌叶片;4、控制主机;5、PH传感器;6、第二搅拌叶片;7、第一输送管;8、水泵;9、电磁三通阀;10、卸料管;11、第二输送管;12、中和料罐;13、分散管;14、小孔;15、搅拌电机;16、支撑腿。
实施方式
[0017]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8]请参阅图1

3,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包括中和均化槽主体1、水泵8、电磁三通阀9、中和料罐12和搅拌电机15,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为搅拌区域,搅拌区域设置有搅拌轴2,搅拌轴2与中和均化槽主体1转动连接,搅拌电机15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外侧侧面,且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2固定连接,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分散管13,分散管13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小孔14,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外侧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管7,第一输送管7的一端与搅拌区域连通,第一输送管7的另一端与水泵8的进口连接,电磁三通阀9安装在水泵8的出口处,且电磁三通阀9的一个出口连接有第二输送管11,电磁三通阀9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卸料管10,第二输送管11与分散管13相连通,中和料罐12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外侧面上,中和料罐12的出料口与
第二输送管11连通,搅拌区域的底部安装有PH传感器5,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外侧侧面上固定有控制主机4,控制主机4与PH传感器5、中和料罐12、搅拌电机15、水泵8、电磁三通阀9电性连接。
[0019]中和均化槽主体1呈倾斜设置,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底部较高的一侧固定设置有支撑腿16,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底部较低的一侧的深度深于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底部较高的一侧,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内部深度较深的一侧设置为搅拌区域。
[0020]搅拌轴2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搅拌叶片3,搅拌轴2的另一侧固定有第二搅拌叶片6,第一搅拌叶片3与第二搅拌叶片6的旋向相反。
[0021]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本技术在使用时,水泵8运行将处于搅拌区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通过第一输送管7、第二输送管11输送至分散管13中,并经由分散管13上的小孔14排出并流回搅拌区域,搅拌电机15带动搅拌轴2旋转,进而对处于搅拌区域中的聚羧酸减水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羧酸减水剂中和均化槽,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和均化槽主体(1)、水泵(8)、电磁三通阀(9)、中和料罐(12)和搅拌电机(15),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内部一侧设置为搅拌区域,所述搅拌区域设置有搅拌轴(2),所述搅拌轴(2)与中和均化槽主体(1)转动连接,所述搅拌电机(15)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外侧侧面,且搅拌电机(15)的输出轴与搅拌轴(2)固定连接,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内部另一侧安装有分散管(13),所述分散管(13)上等间距设置有多个小孔(14),所述中和均化槽主体(1)的外侧一侧设置有第一输送管(7),所述第一输送管(7)的一端与搅拌区域连通,所述第一输送管(7)的另一端与水泵(8)的进口连接,所述电磁三通阀(9)安装在水泵(8)的出口处,且电磁三通阀(9)的一个出口连接有第二输送管(11),电磁三通阀(9)的另一个出口连接卸料管(10),所述第二输送管(11)与分散管(13)相连通,所述中和料罐(12)固定在中和均化槽主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健全王文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高铁化学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