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69448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属于缆索系统辅助部件技术领域,包括下车滑道、上车滑道和两个横梁,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分别设于下行钢索及上行钢索上方,两个横梁分别设于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上方,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中部均通过转轴及吊架与横梁相连,下车滑道的驱动端设有驱动下车滑道与下行钢索平行或交叉的伸缩机构、另一端设限位组件,上滑道的上人端设有配重块、另一端设限位组件;下车滑道进入一侧设有与伸缩机构联动的信号触发器,可在下车前向伸缩机构发出指令,通过伸缩机构驱动下车滑道与下行钢索交叉方便下车。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通过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实现在静止状态下安全上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实现在静止状态下安全上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实现在静止状态下安全上下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


[0001]本技术属于缆索系统辅助部件
,尤其涉及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

技术介绍

[0002]抱索器是指架空乘人装置中用于与牵引索连接在一起的连接装置。这种设备广泛应用于煤矿作业中,通过抱索器与运行索道的配合运送人员进出斜井或平巷,实现送矿工的目的。目前,乘坐人员在中间站点是通过人工将抱索器搭设在钢索上或从钢索上摘除来实现上下车的,由于钢索的运行速度很大,这样操作极易造成安全事故。因此,为了提高上下车过程中的安全系数,需要研发一种机械化程度高、安全性能好的上下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人工操作抱索器与钢索的接触与脱离来实现上下车存在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包括下车滑道、上车滑道和两个横梁,所述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分别对应设置于下行钢索及上行钢索的上方,两个横梁分别设置于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的上方,所述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的中部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吊架与横梁相连,所述下车滑道的驱动端设有伸缩机构,用于驱动下车滑道与下行钢索平行或交叉;所述上车滑道的上人端设有配重块、另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的另一端均设有限位组件,用于分别对其端部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所述下行钢索的一侧设有与伸缩机构联动的信号触发器,所述信号触发器设置于下车滑道来人端的外侧。
[0006]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下车滑道的来人端及上车滑道的滑出端;所述下车滑道上的限位组件与转轴之间设有逆止装置,用于供抱索器通过并对抱索器反向锁止;所述下车滑道的驱动端设有限位挡杆,用于阻挡抱索器滑出下车滑道。
[0007]优选的,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缸、连杆和连接头,所述连杆设置于上行钢索及下行钢索上方的两个横梁之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梁相连,所述气缸的缸体与连杆转动相连,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头与上车滑道的驱动端转动相连。
[0008]优选的,所述吊架包括吊杆和水平杆,所述吊杆的上端与横梁相连,所述吊杆的下部与水平杆相连,所述转轴设置于水平杆的末端,所述转轴与上车滑道或下车滑道中部转动配合。
[0009]优选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立柱、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所述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分别通过抱箍组件与立柱相连,所述上车滑道及下车滑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所述上限位杆及下限位杆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上车滑道及下车滑道的长度方
向。
[0010]优选的,所述抱箍组件包括上抱箍、下抱箍、夹板和紧固螺栓,所述上抱箍及下抱箍的环形箍能够套装于立柱上,所述上抱箍及下抱箍的另一端螺纹部均通过螺母固定于夹板上,所述上抱箍及下抱箍的上下面均通过紧固螺栓固定于上限位杆或下限位杆的外侧。
[0011]优选的,所述上车滑道包括V形脊板、连接板和两侧板,所述脊板的开口向下,两侧板的上端与脊板的两端固定,多个连接板间隔设置于两侧板的下端之间,且两侧板的中部对应设有与转轴转动配合的套管;所述下车滑道与上车滑道的结构相同;所述抱索器的两端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与脊板两侧接触,且轴承的中心轴线平行于脊板两侧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下车滑道的脊板两侧外表面上设有用于与抱索器接触的挂胶层,所述抱索器的轴承与挂胶层接触,用于对抱索器起减速作用。
[0013]优选的,所述逆止装置包括限位块、上固定杆、套筒、下固定杆和连接架,所述套筒固定于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的交界处,所述上固定杆与下固定杆呈钝角布置;所述限位块设置于上固定杆朝向转轴的一侧,所述限位块设置于上固定杆的上端;所述下固定杆垂直设置,所述下固定杆的下端与下车滑道之间的间隙能够与钢索相匹配;所述套筒内贯穿辊轴,所述辊轴的一端设有限位销、另一端通过连接架与下车滑道相连。
[0014]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包括上横杆、立杆和下横杆,所述上横杆的一端通过固定板与辊轴相连,所述上横杆的另一端与立杆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立杆的下端与下横杆的一端固连,所述下横杆的另一端通过立板与下车滑道的侧板相连。
[001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在下行钢索及上行钢索的上方对应布置下车滑道和上车滑道,乘坐人员行至下车滑道之前通过信号触发器向伸缩机构发出动作指令,通过伸缩机构驱动下车滑道绕转轴旋转,当下车滑道到达限位组件的下方极限位置时,下车滑道与钢索交叉,抱索器能够滑至下车滑道上减速下车;反之下车滑道到达上方极限位置时,下车滑道与下行钢索平行,方便人员继续随下行钢索下行;当有人上车时,将抱索器搭在上车滑道的转轴与限位组件之间,上车滑道在抱索器及人员重力作用下向下倾斜使其末端与上行钢索交叉,沿着上车滑道滑行提速后顺利滑至上行钢索上。采用本技术方便人员在静止状态下完成上下车动作,能够提高人员上下车的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001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应用于斜坡上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的下车状态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的俯视图;
[0019]图3是图1中逆止装置的侧视图;
[0020]图4是图3中逆止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5是图3中逆止装置的左视图;
[0022]图6是图1中逆止装置与下车滑道的连接示意图;
[0023]图7是图1中抱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图7中抱箍组件的俯视图;
[0025]图9是图1中下车滑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图9中下车滑道的俯视图;
[0027]图11是图9中的B

B剖视图;
[0028]图12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中抱索器在下车滑道上的滑行状态图;
[0029]图13是图12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30]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应用于斜坡上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的上车状态示意图;
[0031]图中:00

抱索器,01

下行钢索,02

上行钢索;1

下车滑道,101

脊板,102

侧板,103

挂胶层,104

隔板,105

连接板;2

上车滑道,3

转轴,4

吊架,41

吊杆,42

水平杆;5

伸缩机构,50

控制装置,51

气缸,5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车滑道、上车滑道和两个横梁,所述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分别对应设置于下行钢索及上行钢索的上方,两个横梁分别设置于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的上方,所述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的中部均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吊架与横梁相连;所述下车滑道的驱动端设有伸缩机构,用于驱动下车滑道与下行钢索平行或交叉;所述上车滑道的上人端设有配重块、另一端设有限位组件;所述下车滑道及上车滑道的另一端均设有限位组件,用于分别对其端部的上下位置进行限位;所述下行钢索的一侧设有与伸缩机构联动的信号触发器,所述信号触发器设置于下车滑道来人端的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置于下车滑道的来人端及上车滑道的滑出端;所述下车滑道上的限位组件与转轴之间设有逆止装置,用于供抱索器通过并对抱索器反向锁止;所述下车滑道的驱动端设有限位挡杆,用于阻挡抱索器滑出下车滑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包括气缸、连杆和连接头,所述连杆设置于上行钢索及下行钢索上方的两个横梁之间,所述连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横梁相连,所述气缸的缸体与连杆转动相连,所述气缸的活塞杆末端通过连接头与下车滑道的驱动端转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架包括吊杆和水平杆,所述吊杆的上端与横梁相连,所述吊杆的下部与水平杆相连,所述转轴设置于水平杆的末端,所述转轴与上车滑道或下车滑道中部转动配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速架空乘人装置用斜坡静止上下车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立柱、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所述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分别通过抱箍组件与立柱相连,所述上车滑道及下车滑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上限位杆和下限位杆,所述上限位杆及下限位杆的长度方向均垂直于上车滑道及下车滑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安忠曹虎斌王亮宋晓军员渊源阮柳谭张泽炜崔颢赵胜渊原鹏程刘彦波陈红波赵乔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集团潞宁煤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