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9076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该结构中,轴芯与后轴承座之间夹有后轴承;后轴承座朝向于主轴后端的方向设有台阶孔,后轴承置于台阶孔中;后轴承座设有第一进水道,后轴承座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开设有与后轴承同轴的环槽,环槽与第一进水道连通并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环槽设置于后轴承内孔孔径较大一端朝向主轴前端的外侧,环槽周向内壁最小直径不小于后轴承外环最大直径,环槽的轴向底面与后轴承外圈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在轴向上的距离大于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冷却结构使得后轴承在运行发热不会产生倒锥,因此不会影响主轴的正常工况,提升了主轴使用稳定性。提升了主轴使用稳定性。提升了主轴使用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主轴,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机床主轴指的是机床上带动工件或刀具旋转的轴,通常由轴芯、轴承和传动件等组成主轴部件。在轴芯的前端和后端均会套有轴承,通过轴承承载转动的轴芯。轴芯转动时,轴承摩擦发热,因此轴承需要及时散热冷却才能够保证主轴稳定使用。轴芯内通常贯穿拉杆,在松刀时拉杆会沿着轴芯轴向移动。通常主轴是通过内置水冷通道的方式来对内部轴承进行散热冷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在轴承外设置水冷套,冷却水从轴承座通入到水冷套外壁以带走热量。当主轴在运行时,由于存在发热现象,而轴承冷却布置位置不理想,极易导致让轴承在运行发热膨胀产生倒锥,影响主轴正常运转,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提供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以避免轴承在运行发热膨胀产生倒锥。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主轴包括后轴承座及轴芯,轴芯与后轴承座之间夹有后轴承,后轴承的内孔为锥孔,与后轴承内孔贴合的轴芯的外壁带有相应锥度;在主轴前端指向主轴后端的方向上,后轴承内孔孔径逐渐减小;后轴承座朝向于主轴后端的方向设有台阶孔,后轴承置于台阶孔中;后轴承座设有第一进水道,后轴承座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开设有与后轴承同轴的环槽,环槽与第一进水道连通并用于通入冷却介质,环槽设置于后轴承内孔孔径较大一端朝向主轴前端的外侧,环槽周向内壁最小直径不小于后轴承外圈最大直径,环槽的轴向底面与后轴承外圈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在轴向上的距离大于零。
[0005]后轴承外圈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贴合于台阶孔的台阶面并且外圈的外筒壁贴合于台阶孔的圆周内壁。
[0006]后轴承座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固定有挡水板,挡水板设有凸环,凸环对应插入环槽中,凸环用于密封环槽朝向于主轴前端的开口。
[0007]环槽的轴向底面设有进水口连通第一进水道,环槽的轴向底面还设有出水口,在进水口与出水口之间设有隔断连通的一块挡块。
[0008]在主轴前端设有前轴承座,轴芯与前轴承座之间设有前轴承组,前轴承座设有第二进水道,前轴承座分为前半段和后半段,前轴承座前半段外壁设有出水道和回水道,第二进水道连通至出水道的出水口,出水道在出水口相对的另一侧和回水道连通,回水道设有回水口;前轴承座的后半段外壁设有环形水道,回水道的回水口连通至环形水道的进水口。
[0009]前轴承座的后半段插入到主轴的钢筒中,钢筒壁体设有第一中转道,环形水道与第一中转道连通;主轴中段设有定子组件,定子组件外部套有水冷套,水冷套外壁设有循环水道,第一中转道连通至循环水道入水端。
[0010]钢筒壁体设有第二中转道,第二中转道连通循环水道的出水端及第一进水道。
[0011]循环水道包括若干周向水道组,周向水道组沿着水冷套轴向排布,周向水道组通过一侧的缺口连通一组相邻的周向水道组并通过相对另一侧的缺口连通另一组相邻的周向水道组。
[0012]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将通入冷却介质的环槽设置于后轴承内孔孔径较大一端朝向主轴前端的外侧,后轴承所产生的热量传递至轴向外侧,后轴承在运行发热不会产生倒锥,因此不会影响主轴的正常工况,提升了主轴使用稳定性。
[0013]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技术手段,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及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主轴剖视立体图。
[0015]图2为图1中区域A放大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前轴承座正面视角立体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前轴承座背面视角立体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水冷套正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水冷套后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后轴承座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本技术实施例是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其具体结构如图1

7所示。
[0024]如图1所示,主轴包括钢筒10、前轴承座20、后轴承座70及轴芯40。后轴承座70设在主轴后端,轴芯40与后轴承座70之间夹有后轴承80。前轴承座20设在主轴前端,且轴芯40与前轴承座20之间设有前轴承组30。
[0025]如图2所示,后轴承80的内孔81为锥孔,而与后轴承80内孔81贴合的轴芯40的外壁带有相应的锥度。在主轴前端指向主轴后端的方向上,后轴承80内孔81孔径逐渐减小。如图2所示,在后轴承座70朝向于主轴后端的方向设有台阶孔72,后轴承80置于台阶孔72中,其中,后轴承80外圈82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贴合于台阶孔72的台阶面并且外圈82的外筒壁贴合于台阶孔72的圆周内壁。
[0026]如图2所示,后轴承座70设有第一进水道71,而后轴承座70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开设有与后轴承80同轴的环槽73。环槽73与第一进水道71连通并用于通入冷却介质,譬如冷却水。图2中,环槽73设置于后轴承80内孔81孔径较大一端朝向主轴前端的外侧,而且环槽
73周向内壁731最小直径不小于后轴承80外圈82最大直径,环槽73的轴向底面732与后轴承80外圈82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在轴向上的距离大于零。
[0027]如图2所示,后轴承座70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固定有挡水板74。挡水板74设有凸环741,凸环741对应插入环槽73中并且凸环741与环槽73周向内壁731之间夹有密封环,凸环741用于密封环槽73朝向于主轴前端的开口。如图2所示,环槽73的轴向底面732设有进水口733连通第一进水道71。如图7所示,环槽73的轴向底面还设有出水口735,在进水口733与出水口735之间设有隔断连通的一块挡块734,而且挡块734紧挨在进水口733和出水口735之间。因此从进水口733通入的冷却水不会直接流到出水口735,而是绕环槽73流动一周才会流到出水口735,最后从排水道736排出,从而实现带走热量的功能。
[0028]如图1所示,前轴承座20壁体内设有第二进水道21,主轴设有前置进水道11,第二进水道21与前置进水道11连通并从前置进水道11中通入冷却介质。结合图1和图3所示,前轴承座20分为前半段22和后半段23,前轴承座20前半段22外壁设有出水道221和回水道222,第二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包括后轴承座及轴芯,所述轴芯与后轴承座之间夹有后轴承,所述后轴承的内孔为锥孔,与后轴承内孔贴合的所述轴芯的外壁带有相应锥度;在主轴前端指向主轴后端的方向上,所述后轴承内孔孔径逐渐减小;所述后轴承座朝向于主轴后端的方向设有台阶孔,所述后轴承置于台阶孔中;所述后轴承座设有第一进水道,所述后轴承座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开设有与后轴承同轴的环槽,所述环槽与第一进水道连通并用于通入冷却介质,所述环槽设置于后轴承内孔孔径较大一端朝向主轴前端的外侧,所述环槽周向内壁最小直径不小于后轴承外圈最大直径,所述环槽的轴向底面与后轴承外圈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在轴向上的距离大于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外圈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贴合于台阶孔的台阶面并且外圈的外筒壁贴合于台阶孔的圆周内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轴承座朝向主轴前端的端面固定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有凸环,所述凸环对应插入所述环槽中,所述凸环用于密封所述环槽朝向于主轴前端的开口。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轴承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环槽的轴向底面设有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进水道,所述环槽的轴向底面还设有出水口,在进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农乃昌谢广厅李佳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贝科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