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006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涉及防水材料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40~60份、石英砂30~40份、流平剂15~25份、消泡剂0.8~1份、减水剂0.5~2.5份、石灰3~8份、石膏8~12份;所述水泥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所述流平剂采用复合填料微球;所述复合填料微球是先将介孔二氧化硅浸渍在2,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防水材料
,具体为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技术介绍

[0002]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可与混凝土中各种氧化物反应,在混凝土中形成不溶于水的结晶体,堵塞毛细孔道,在产生微裂缝时形成二次结晶,从而使混凝土致密、防水效果好。渗透结品型防水材料是适应建筑工程防水、修补应用的一种新型材料,应用方便,是一种面向用户的优先选择材料,符合功能性绿色建筑材料研究发展方向,是国内外防水技术研究的热点。
[0003]与传统防水材料相比,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混凝土基材相容性好,不存在老化隐患,无挥发性气体释放,渗透结晶后的防潮混凝土建筑物仍具有透气性能,可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地下工程,尤其适用于对地下室等无法从迎水面处理的环境进行背水处理。
[0004]然而现有的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在使用过程中,防水效果较差且一旦应用墙体发生开裂,极易渗水破坏防水效果。因此,亟需一种防水效果较好的、具有自愈合性能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及其制备工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40~60份、石英砂30~40份、流平剂15~25份、消泡剂0.8~1份、减水剂0.5~2.5份、石灰3~8份、石膏8~12份;所述流平剂采用复合填料微球;当墙体开裂时带动流平剂表面聚丙烯酸丁酯破裂,流平剂内部的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流出渗入开裂的墙体,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的异氰酸酯与渗水的墙体表面、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羟基反应,形成穿过介孔二氧化硅并填充在开裂的墙体中的聚氨酯网络,进一步增强了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的同时,增强了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愈合性能。
[0008]进一步的,所述水泥包括硫铝酸盐水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为10~30μm。
[001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填料微球是先将介孔二氧化硅浸渍在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随后采用聚丙烯酸丁酯进行包裹得到。
[0011]进一步的,所述消泡剂包括棕榈酸铝;部分消泡剂棕榈酸铝与石灰、水反应,在防水材料中形成铝酸三钙网络,水泥中的铝酸三钙与铝酸三钙网络、水和石膏的硫酸钙相互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硫铝酸钙针状晶体,形成保护膜,阻碍水分进入水泥颗粒内
部,进而达到防水的效果。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减水剂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0013]进一步的,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4](1)配料:按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组分及其质量份数进行配料;
[0015](2)将步骤(1)的配料以60~80r/min进行搅拌混合,随后放入粉体球磨机中研磨、过筛,得到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0016]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水泥的粒径为20~30μm。
[0017]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复合填料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粒径为20~40μm的介孔二氧化硅浸入其质量10~30倍的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以20~40kHz超声5~10min,随后静置2~4h,捞出,与介孔二氧化硅质量6~8倍的聚丙烯酸丁酯一起放入120~140℃的密炼机混炼20~40min,随后放入双螺杆挤出机,在温度140~160℃的条件下挤出造粒,风冷,得到直径为40~80μm的复合填料微球。
[0018]进一步的,所述过筛的筛孔目数为200目。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专利技术制备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包括水泥、石英砂、流平剂、消泡剂、减水剂、石灰、石膏;所述水泥采用硫铝酸盐水泥;所述流平剂采用复合填料微球;所述复合填料微球是先将介孔二氧化硅浸渍在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随后采用聚丙烯酸丁酯进行包裹得到;所述消泡剂采用棕榈酸铝;所述减水剂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0021]使用时,部分消泡剂棕榈酸铝与石灰、水反应,在防水材料中形成铝酸三钙网络,水泥中的铝酸三钙与铝酸三钙网络、水和石膏的硫酸钙相互结合,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化硫铝酸钙针状晶体,形成保护膜,阻碍水分进入水泥颗粒内部,进而达到防水的效果;当墙体开裂时带动流平剂表面聚丙烯酸丁酯破裂,流平剂内部的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流出渗入开裂的墙体,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的异氰酸酯与渗水的墙体表面、介孔二氧化硅孔道中羟基反应,形成穿过介孔二氧化硅并填充在开裂的墙体中的聚氨酯网络,进一步增强了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防水性能的同时,增强了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自愈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在将以下实施例中制得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各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0024]防水性:取相同质量实施例和对比例制备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与其质量0.6倍的水进行混合,以70r/min搅拌15min,按照GB18445测定28d抗渗压力、第
二次抗渗压力(56d)、渗透压力比(28d)。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27](1)配料:按以下组分及质量份数进行配料:水泥40份、石英砂30份、流平剂15份、消泡剂0.8份、减水剂0.5份、石灰3份、石膏8份;其中,水泥采用粒径为20μm的硫铝酸盐水泥,石英砂的粒径为10μm,消泡剂采用棕榈酸铝,流平剂采用复合填料微球,减水剂采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0028](2)将步骤(1)的配料以60r/min进行搅拌混合,随后放入粉体球磨机中研磨、过200目筛,得到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0029]步骤(1)所述复合填料微球的制备方法如下:将粒径为20μm的介孔二氧化硅浸入其质量10倍的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以20kHz超声5min,随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包括以下组分:水泥40~60份、石英砂30~40份、流平剂15~25份、消泡剂0.8~1份、减水剂0.5~2.5份、石灰3~8份、石膏8~12份;所述流平剂采用复合填料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包括硫铝酸盐水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英砂的粒径为10~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料微球是先将介孔二氧化硅浸渍在2,4

甲苯二异氰酸酯三聚体中,随后采用聚丙烯酸丁酯进行包裹得到。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泡剂包括棕榈酸铝。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水剂包括三聚氰胺甲醛树脂。7.一种背水面抗渗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配料:按权利要求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添尊李希陈哲茂林江辉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万施博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