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电气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955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电气系统,该方法包括: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控制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发送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并接收各附加模块在接收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后按照排列顺序原路返回的第二同步脉冲信号;基于第一同步脉冲信号与第二同步脉冲信号计算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以确定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通过主附加模块将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发送至对应的附加模块对锁相时间戳进行校正。从而在一次性矫正后保证各个附加模块执行触发动作的同步性,能够满足同步要求高的电气系统正常运行需求。电气系统正常运行需求。电气系统正常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电气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时间同步
,具体涉及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电气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电气系统需要支持各种附加模块即插件,每个附加模块都可以增加系统的功能或容量,或两者兼而有之。电气系统通过使用触发信号启动这些附加模块动作,并且每个附加模块都有一个对触发信号进行采样的内部时钟。由于附加模块和触发信号源之间的物理分离,传输线的距离导致每个附加模块接收触发信号的时间不同。因此,每个附加模块将相对于触发信号在不同时刻启动其动作,导致每个附加模块的动作不能同步。
[0003]在现有技术中,解决此问题的常见方法是通过选择接收触发信号时间领先的附加模块(即最靠近触发信号源的附加模块)以生成同步信号给其他附加模块。当领先的附加模块对触发信号进行采样时,由领先的附加模块发送同步信号到其他附加模块。触发信号和同步信号之间的延迟用作时间戳。然后,其他附加模块使用该时间戳相对于触发信号来调整它们各自动作的启动。然而,正如触发信号因附加模块之间的物理距离变化而受到传播延迟的影响一样,来自领先的附加模块的同步信号也将由于相同的物理距离变化而经历传播延迟。因此,这种利用时间戳方法虽然可以一定程度上减少误同步,但依然无法满足同步要求高的电气系统如网络分析仪的正常运行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装置及电气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同步效果不佳,无法满足同步要求高的电气系统如网络分析仪的正常运行需求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所述电气系统包括若干附加模块,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且相邻两个附加模块间的最短线距离相等,所述方法包括:
[0006]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
[0007]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控制所述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发送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并接收各附加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后按照排列顺序原路返回的第二同步脉冲信号;
[0008]基于所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脉冲信号计算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
[0009]基于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确定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
[0010]通过所述主附加模块将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发送至对应的附加模块,以使各附加模块分布按照各自对应的校正因子对锁相时间戳进行校正,校正后的锁相时间戳用于触发其对应的附加模块执行触发动作。
[0011]可选地,所述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包括:
[0012]获取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及其对应的相位;
[0013]将每个附加模块中较快内部时钟与主参考时钟相位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
[0014]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0015]在所述主附加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所述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同步所述触发信号;
[0016]在各附加模块接收到所述主附加模块同步的触发信号时,按照各自对应的校正后的锁相时间戳执行触发动作。
[0017]可选地,所述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包括:
[0018]各附加模块位置按照级联排列,或者,各附加模块按照二叉树进行排列,且除二叉树根节点以外其余二叉树的节点最多只有一个子节点。
[0019]可选地,所述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包括:
[0020]将位于级联排列顺序的中间位置的附加模块确定为主附加模块,或者将二叉树根节点对应的附加模块确定为主附加模块。
[002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装置,所述电气系统包括若干附加模块,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且相邻两个附加模块间的最短线距离相等,所述装置包括:
[0022]时钟对齐模块,用于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
[0023]信号采集模块,用于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控制所述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发送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并接收各附加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后按照排列顺序原路返回的第二同步脉冲信号;
[0024]往返增量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脉冲信号计算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
[0025]校正因子计算模块,用于基于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确定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
[0026]锁相时间戳校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主附加模块将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发送至对应的附加模块,以使各附加模块分布按照各自对应的校正因子对锁相时间戳进行校正,校正后的锁相时间戳用于触发其对应的附加模块执行触发动作。
[002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包括:
[0028]若干附加模块,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且相邻两个附加模块间的最短线距离相等;
[0029]主机,所述主机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之间互相通信连接,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处理器通过执行所述计算机指令,从而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0030]可选地,所述主机与主附加模块通信连接。
[0031]可选地,所述电气系统还包括:
[0032]信号触发电路,所述信号触发电路与主附加模块连接,用于向所述主附加模块发
送触发信号。
[003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所述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方法。
[0034]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3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电气系统包括若干附加模块,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且相邻两个附加模块间的最短线距离相等,该方法包括: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控制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发送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并接收各附加模块在接收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后按照排列顺序原路返回的第二同步脉冲信号;基于第一同步脉冲信号与第二同步脉冲信号计算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基于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确定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通过主附加模块将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发送至对应的附加模块,以使各附加模块分布按照各自对应的校正因子对锁相时间戳进行校正,校正后的锁相时间戳用于触发其对应的附加模块执行触发动作。从而通过将附加模块排列在具有相同物理线距离中进行跨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以主附加模块向其他附加模块发送往返同步信号,接收信号往返差值确定校正因子传送到各个附加模块,即可在一次性矫正后保证各个附加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后执行触发动作的同步性,能够满足同步要求高的电气系统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气系统附加模块的时间同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系统包括若干附加模块,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且相邻两个附加模块间的最短线距离相等,所述方法包括: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控制所述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发送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并接收各附加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后按照排列顺序原路返回的第二同步脉冲信号;基于所述第一同步脉冲信号与所述第二同步脉冲信号计算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基于各附加模块对应的往返增量确定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通过所述主附加模块将各附加模块的校正因子发送至对应的附加模块,以使各附加模块分布按照各自对应的校正因子对锁相时间戳进行校正,校正后的锁相时间戳用于触发其对应的附加模块执行触发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进行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包括:获取各附加模块的内部时钟及其对应的相位;将每个附加模块中较快内部时钟与主参考时钟相位对齐,得到约定脉冲宽度的锁相时间戳。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主附加模块在接收到触发信号时,所述主附加模块按照排列顺序依次向其余的附加模块同步所述触发信号;在各附加模块接收到所述主附加模块同步的触发信号时,按照各自对应的校正后的锁相时间戳执行触发动作。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附加模块顺序排列,包括:各附加模块位置按照级联排列,或者,各附加模块按照二叉树进行排列,且除二叉树根节点以外其余二叉树的节点最多只有一个子节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各附加模块的排列顺序确定主附加模块,包括:将位于级联排列顺序的中间位置的附加模块确定为主附加模块,或者将二叉树根节点对应的附加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子欣
申请(专利权)人:马来西亚明试国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