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916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冷却装置具备制冷剂流动的流路和多个热管,热管从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且在与热管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热管具有:壳体,其具有配置工作液的内部空间;以及密封部,其将工作液密封于内部空间,至少一个密封部配置于流路的上游侧。封部配置于流路的上游侧。封部配置于流路的上游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冷却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具有热管的冷却装置。例如,具有热管的冷却装置被用作车辆搭载用散热器。现有的冷却装置具有多个热管。热管沿预定方向延伸,且沿与预定方向正交的方向排列(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公开公报特开2006

278923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0007]以往的热管在内部空间具有工作液。为了将该工作液密封在内部空间中,热管例如在一端具有密封部。密封部例如是被焊接的部分,是冷却功能较低的部分。因此,在热管的密封部及其周边,有可能热源的冷却不充分。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使用热管的情况下,良好地冷却热源。
[0009]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10]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冷却装置具备制冷剂流通的流路和多个热管。热管从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且在与热管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热管具有:壳体,其具有配置工作液的内部空间;以及密封部,其将工作液密封于内部空间。至少一个密封部配置于流路的上游侧。
[0011]专利技术效果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冷却装置,在使用热管的情况下,能够良好地冷却热源。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0014]图2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的情况下的立体图。
[0015]图3是实施方式的支撑板的剖视图。
[0016]图4是实施方式的热管的剖视图。
[0017]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的热管的排列图案的示意图。
[0018]图6是表示热管的排列图案的第一变形例的示意图。
[0019]图7是表示热管的排列图案的第二变形例的示意图。
[0020]图8是从上方观察具有变形例的针状散热片的上板的情况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示例性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0022]在本说明书中,将相对于热源200配置有冷却装置100的侧设为上,将相对于冷却装置100配置有热源200的侧设为下,对上下方向进行定义。此外,该上下方向的定义并不限定各构成要素的实际的朝向及位置关系。
[0023]<1.冷却装置的概略结构>
[0024]图1是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100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下方观察实施方式的冷却装置100的情况下的立体图。在图2中图示被冷却装置100冷却的热源200。
[0025]冷却装置100是对多个热源200进行冷却的装置。分配给单个冷却装置100的热源200的数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多个热源200沿一个方向排列。
[0026]热源200例如是逆变器的功率晶体管。逆变器例如设置在用于驱动车辆的车轮的牵引马达。功率晶体管例如是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0027]冷却装置100具备制冷剂流通的流路10。制冷剂例如是液体。另外,冷却装置100具备罩1。罩1例如是被称为水套的部件。
[0028]罩1配置在上板2的上侧。从上下方向观察,上板2为大致矩形。罩1覆盖上板2的上表面。罩1在内侧区域具有流路10。换言之,流路10设置在罩1与上板2之间的区域。制冷剂沿着上板2的上表面在罩1与上板2之间的区域流动。
[0029]罩1具有上壁部11和侧壁部12。从上下方向观察,上壁部11为大致矩形。侧壁部12从上壁部11的外缘向下方延伸。侧壁部12的下端与上板2的上表面接触。例如,侧壁部12的下端接合于上板2的上表面。
[0030]罩1在流路10的上游侧具有被供给制冷剂的供给口101。另外,罩1在流路10的下游侧具有排出制冷剂的排出口102。制冷剂从罩1的供给口101侧朝向排出口102侧流动。通过使用具有供给口101和排出口102的罩1,能够任意地设定制冷剂流动的方向。因此,能够容易地将后述的热管5延伸的方向的一侧设为流路10的上游侧,将另一侧设为流路10的下游侧。换言之,能够容易地配置成使热管5从流路10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
[0031]罩1在上壁部11具有供给口101和排出口102。例如,从上下方向观察,罩1在上壁部11的长边方向的一侧具有供给口101,在另一侧具有排出口102。供给口101和排出口102为贯穿孔,沿上下方向贯通上壁部11。此外,供给口101和排出口102也可以设置于侧壁部12。
[0032]另外,在供给口101和排出口102配置有管(未图示)。而且,经由供给口101侧的管,向罩1与上板2之间的区域即流路10供给制冷剂。另外,经由排出口102侧的管,从罩1与上板2之间的区域即流路10排出制冷剂。
[0033]另外,冷却装置100具备散热片3。散热片3从上板2的上表面向上方突出。换言之,上板2在上表面具有散热片3。散热片3也可以与上板2一体。例如,散热片3的个数为多个。
[0034]散热片3从流路10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例如,散热片3为平板状。而且,散热片3与上板2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另外,散热片3在上板2的短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
[0035]散热片3配置在罩1与上板2之间的区域。换言之,散热片3配置在制冷剂流通的区域。其结果,在上板2的短边方向上相邻的散热片3之间的区域成为流路10。
[0036]在此,冷却装置100具备支撑板4。另外,冷却装置100具备多个热管5。作为支撑板4的构成材料,例如使用铜等金属。作为热管5的构成材料,例如使用铜等金属。
[0037]支撑板4支撑热管5。具体地说,支撑板4具有支撑区域40。支撑板4在支撑区域40与热管5接触。支撑区域40是支撑板4的上表面的一个区域。即,热管5配置在支撑板4的上表面。换言之,支撑板4在上表面支撑热管5。
[0038]从上下方向观察,支撑板4是以与上板2的长边方向相同的方向为长边方向、且以与上板2的短边方向相同的方向为短边方向的大致矩形。即,散热片3与支撑板4的长边方向平行地延伸,且在支撑板4的短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在该结构中,在流路10流动的制冷剂从支撑板4的长边方向的一侧朝向另一侧。换言之,支撑板4的长边方向的一侧是流路10的上游侧,长边方向的另一侧是流路10的下游侧。
[0039]支撑板4配置在上板2的下方。由此,上板2配置在热管5的上方。即,热管5被上板2从上方覆盖。例如,热管5与上板2接触。
[0040]热源200配置在支撑板4的下侧。热源200在支撑板4的长边方向上隔开间隔地排列。即,支撑板4的长边方向为热源200的排列方向。另外,热源200例如与支撑板4的下表面接触。另外,热源200例如也可以经由热片等间接地与支撑板4的下表面接触。
[0041]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支撑板4的长边方向称为“第一方向”,将支撑板4的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制冷剂流通的流路;以及多个热管,所述热管从所述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且在与所述热管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所述热管具有:具有配置工作液的内部空间的壳体;以及将所述工作液密封于所述内部空间的密封部,至少一个所述密封部配置于所述流路的上游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罩,该罩在内侧区域具有所述流路,所述罩在所述流路的上游侧具有被供给所述制冷剂的供给口,且在所述流路的下游侧具有排出所述制冷剂的排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装置是用于冷却多个热源的冷却装置,所述热管沿所述热源排列的方向延伸。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散热片,该散热片从所述流路的上游侧朝向下游侧延伸,所述热管沿与所述散热片相同的方向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针状散热片,该针状散热片具有多个针,所述针在与所述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川和宏花野雅昭
申请(专利权)人:尼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