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5805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包括手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弹簧和撑齿管;所述撑齿管固定在手柄头部,第一顶杆置于手柄内,第一顶杆前端伸入撑齿管内;所述第二顶杆从手柄尾部插入,弹簧一端卡在第二顶杆上,另一端抵在第一顶杆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根据插针的松紧度来选择不同力度的取针模式,利用弹簧给予第一顶杆的力来取针,以及利用第二顶杆施加在第一顶杆上的力来取针,既能避免取针力度过大而损坏插针,又不至于因力度过小而无法取针,实现双重推动功能。实现双重推动功能。实现双重推动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


[0001]本技术涉及取针器
,特别涉及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是用于电气设备连接的重要电气元件,在设备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接好线束的接线端子在实际生活或应用中,需拆开插座或重新排布线路更换电线时,都需将线束的接线头从接线插座或端子取出,此时通常使用退针器将端子或接线头顶出。
[0003]取针器,又名退针器,一般包括手柄、顶杆和退针件,顶杆置于手柄内,退针件活动套在顶杆上。带有插针的接线端子上会有花篮状的紧固件,紧固件主要用于防止端子脱离。而退针件前端为管状结构,用于将花篮状的紧固件收到管子内,使其离开电连接器的接线插座,然后用顶杆将插针顶出来,完成取针工作。现有取针器的顶杆上设置有弹簧,顶杆通过弹簧复位,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弹性疲劳,影响取针器的工作效率。还有一些取针器采用手动推动顶杆的方式来实现取针,但是手动取针使用起来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可根据使用情况选择不同的推针模式,使用方便。
[0005]为此,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包括手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弹簧和撑齿管;所述撑齿管固定在手柄头部,第一顶杆置于手柄内,第一顶杆前端伸入撑齿管内;所述第二顶杆从手柄尾部插入,弹簧一端卡在第二顶杆上,另一端抵在第一顶杆上。
[0006]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顶杆前端伸入手柄内部,且第二顶杆可朝向手柄内部移动,第二顶杆前端与第一顶杆末端相抵接。
[0007]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撑齿管、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均同轴设置。
[0008]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还包括中空的第一紧固件和限位件,撑齿管末端置于第一紧固件内,并被限位件固定;所述手柄内部中空,手柄头部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紧固件与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
[0009]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顶杆末端设有环形台阶面,环形台阶面一侧与限位件相抵接,另一侧与弹簧相抵接。
[0010]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手柄尾部设有第二安装孔,第二安装孔内装配有中空的第二紧固件,第二顶杆从第二紧固件中间的通孔插入手柄内。
[0011]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顶杆中间设有一环形限位块和环形安装槽,环形限位块与第二紧固件内侧相抵接,弹簧端部安装在环形安装槽上。
[0012]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并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顶杆末端安装有端盖。
[0013]本技术在手柄内部设置了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和弹簧,初始状态,受弹簧作用,第一顶杆位于最前位置,第二顶杆位于最后位置,两个顶杆处于互相分开状态。使用时,将撑齿管套在端子上,将花篮状的限位件收到撑齿管内,在此过程中,如果插针比较松,那么弹簧给予第一顶杆的力足以将插针顶出来,完成取针工作。如果插针比较紧,弹簧给予第一顶杆的力无法将插针顶出来,且第一顶杆被插针反作用,向内缩时,那么此时推动第二顶杆,使得第二顶杆前端抵到第一顶杆,并推动第一顶杆向前,将插针顶出来,完成取针工作。根据插针的松紧度来选择是否需要推动第二顶杆,满足不同类型插针的取针需求。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可根据插针的松紧度来选择不同力度的取针模式,利用弹簧给予第一顶杆的力来取针,以及利用第二顶杆施加在第一顶杆上的力来取针,既能避免取针力度过大而损坏插针,又不至于因力度过小而无法取针,实现双重推动功能。
[0016]2、撑齿管通过第一紧固件固定在手柄上,用户可自行更换易磨损的撑齿管,延长取针器的使用寿命;用户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型号的撑齿管,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7]以下结合附图和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来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剖视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零件爆炸图;
[0021]图4为本技术第一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第二顶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标记为:手柄1、第一顶杆2、顶针槽口21、环形台阶面22、第二顶杆3、环形限位块31、环形安装槽32、弹簧4、第一紧固件5、第一通孔51、第二紧固件6、第二通孔61、限位件7、撑齿管8、端盖9。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5]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参见附图。本实施例所述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包括同轴设置的手柄1、第一
顶杆2、第二顶杆3、弹簧4、第一紧固件5、第二紧固件6、限位件7和撑齿管8。
[0027]所述手柄1为中空结构,手柄1头部设有第一安装孔,尾部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5内部中空,前端设有供撑齿管穿行的第一通孔51,撑齿管8置于第一紧固件5内,撑齿管8前端从第一紧固件5的第一通孔穿出,撑齿管8末端被限位件7固定;所述限位件7为中空结构,插入第一紧固件5内部,将撑齿管8限定在第一紧固件5内;所述第一紧固件5与手柄1头部的第一安装孔螺纹配合,将撑齿管8固定在手柄5上。
[0028]所述第一顶杆2置于手柄1内,第一顶杆2前端伸入撑齿管8内,且第一顶杆2前端设有内凹的顶针槽口21;所述第一顶杆2末端设有环形台阶面22,环形台阶面22一侧与限位件7相抵接,另一侧与弹簧4相抵接。
[0029]所述第二顶杆3从手柄1尾部插入,第二顶杆3中间设有环形限位块31和环形安装槽32,手柄1尾部的第二安装孔内螺纹安装第二紧固件6,且第二紧固件6中间设有第二通孔61,使得第二顶杆3可从第二通孔61向内移动。且第二顶杆3的环形限位块31抵在第二紧固件6上,第二紧固件6可以防止第二顶杆3从手柄1内部脱落出来。所述弹簧4其中一端部安装在第二顶杆3的环形安装槽32上,另一端与第一顶杆2的环形台阶面22相抵接。所述第二顶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弹簧和撑齿管;所述撑齿管固定在手柄头部,第一顶杆置于手柄内,第一顶杆前端伸入撑齿管内;所述第二顶杆从手柄尾部插入,弹簧一端卡在第二顶杆上,另一端抵在第一顶杆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杆前端伸入手柄内部,且第二顶杆可朝向手柄内部移动,第二顶杆前端与第一顶杆末端相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撑齿管、第一顶杆、第二顶杆均同轴设置。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双重推动功能的取针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空的第一紧固件和限位件,撑齿管末端置于第一紧固件内,并被限位件固定;所述手柄内部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诗哲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精锐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