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915450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0
本申请提供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方法中,获取监控区域内所有目标船舶的原始航行数据并对原始航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根据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目标船舶和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多个目标船舶与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根据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不同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多个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对船舶交通稠密度、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进行融合,得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以预测目标船舶之间的距离、每个目标船舶与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可以应用于海上风电场的安全管理和船舶交通管控等场景。
[0003]现有技术中,比如基于雷达系统发送和接收电磁波来检测和跟踪船舶和海上风电场的位置,从而实时监测船舶与风电场之间的距离。然而,雷达系统在复杂的海况下可能受到干扰,如大浪、雨雾等,导致距离测量的不准确。另外,也有基于光学设备,如望远镜、相机等,进行观测和测量船舶与风电场之间的距离,但同样也会受天气条件和观测距离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用于解决或者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0005]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其包括:获取目标风电场的位置坐标以及设定的监控半径数据,以确定监控区域;确定位于所述监控区域内的目标船舶的数量以计算所述监控区域内的船舶交通稠密度;获取所述监控区域内所有目标船舶的原始航行数据,并对所述原始航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根据所述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每个目标船舶和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根据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不同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对所述船舶交通稠密度、所述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所述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进行融合,得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预测所述目标船舶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
[0006]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计算机可读介质,配置为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本申请任意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中,获取目
标风电场的位置坐标以及设定的监控半径数据,以确定监控区域;确定位于所述监控区域内的目标船舶的数量以计算所述监控区域内的船舶交通稠密度;获取所述监控区域内所有目标船舶的原始航行数据,并对所述原始航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根据所述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每个目标船舶和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根据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不同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对所述船舶交通稠密度、所述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所述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进行融合,得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预测所述目标船舶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从而不会受天气条件和观测距离的限制,同时监测的精确度不依赖于监测人员的经验,从而保证了监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0008]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09]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3为本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4为本实施例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0013]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电子设备中,获取目标风电场的位置坐标以及设定的监控半径数据,以确定监控区域;确定位于所述监控区域内的目标船舶的数量以计算所述监控区域内的船舶交通稠密度;获取所述监控区域内所有目标船舶的原始航行数据,并对所述原始航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根据所述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每个目标船舶和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根据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不同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对所述船舶交通稠密度、所述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所述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进行融合,得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预测所述目标船舶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从而不会受天气条件和观测距离的限制,同时监测的精确度不依赖于监测人员的经验,从而保证了监测的精度。
[001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
图1所示,其包括:S101、获取目标风电场的位置坐标以及设定的监控半径数据,以确定监控区域;S102、确定位于所述监控区域内的目标船舶的数量以计算所述监控区域内的船舶交通稠密度;S103、获取所述监控区域内所有目标船舶的原始航行数据,并对所述原始航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S104、根据所述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每个目标船舶和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S105、根据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不同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S106、对所述船舶交通稠密度、所述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所述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进行融合,得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S107、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预测所述目标船舶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
[0015]可选地,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船舶的属性特征,以根据所述属性特征,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外延轮廓区域;获取目标风电场图像;对所述目标风电场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图像识别结果,以根据所述图像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外延轮廓区域;基于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外延轮廓区域,确定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基于所述位置坐标设定所述监控半径数据。
[0016]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目标船舶的属性特征,可以更准确地确定目标船舶的外延轮廓区域,从而精确定位目标船舶的位置。再通过对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控海上风电场与船舶之间距离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目标风电场的位置坐标以及设定的监控半径数据,以确定监控区域;确定位于所述监控区域内的目标船舶的数量以计算所述监控区域内的船舶交通稠密度;获取所述监控区域内所有目标船舶的原始航行数据,并对所述原始航行数据进行预处理以得到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根据所述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每个目标船舶和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根据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不同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以建立所述所有目标船舶之间的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对所述船舶交通稠密度、所述第一距离监测张量矩阵、所述第二距离监测张量矩阵进行融合,得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融合特征,预测所述目标船舶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目标船舶与所述目标风电场之间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还包括:获取所述目标船舶的属性特征,以根据所述属性特征,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外延轮廓区域;获取目标风电场图像;对所述目标风电场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图像识别结果,以根据所述图像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外延轮廓区域;基于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外延轮廓区域,确定所述位置坐标以及基于所述位置坐标设定所述监控半径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特征包括:所述目标船舶的尺寸数据、匹配所述目标船舶的安全距离设定值,所述根据所述属性特征,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外延轮廓区域,包括:对所述目标船舶的尺寸数据、匹配所述目标船舶的安全距离设定值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属性特征;根据所述融合属性特征,确定所述目标船舶的外延轮廓区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目标风电场图像进行识别,得到图像识别结果,以根据所述图像识别结果确定所述目标风电场的外延轮廓区域,包括:对所述目标风电场图像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待处理图像并将其转换成嵌入向量;基于设定的卷积核与所述嵌入向量进行卷积处理,以得到所述待处理图像中的特征信息并得到对应的特征图;对所述特征图进行非线性变换得到非线性特征图;对所述非线性特征图进行向量升维处理,得到所述目标风电场图像对应的一维特征向量;对所述一维特征向量进行池化处理,以提取所述目标风电场图像中的显著特征;基于所述显著特征,确定所述目标风电场的轮廓,以对其进行外延处理得到所述目标
风电场的外延轮廓区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位置坐标以及每个目标船舶对应的有效航行数据,确定该每个目标船舶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锦佳孙永强范朕铭杨涛宁朱俊驰王宇川王闻恺林晶晶
申请(专利权)人: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