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和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15364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装配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和辅助装置。装配方法包括:将主动锥齿轮安装输入部;输出轴的外周套设预装组件,将差速器总成预装于齿轮托架内,使得主从动锥齿轮啮合,通过调节外环,使得预装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主体与输出轴相连的端面及输出部的端面,读取预装组件的高度值为装配高度值;拆除差速器总成和预装组件;用测量组件测量待装轴承的实际高度值;计算预紧垫片厚度并选取;将预紧垫片及轴承套设输出轴上,将差速器总成装配于齿轮托架内,使得主从动锥齿轮啮合,使得预紧垫片及轴承压合于输出部及主体之间。辅助装置包括预装组件及测量组件,预装组件包括内环及外环,外环螺纹啮合内环外周。周。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和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差速器装配
,特别是涉及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和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差速器广泛应用于汽车领域,差速器能够使左、右(或前、后)驱动轮实现以不同转速转动的机构。差速器主要由左右圆锥滚子轴承、两个垫片、齿轮托架、差速器总成、输入轴和输出轴组成。
[0003]目前,差速器装配由工人手动进行,工人根据经验选择垫片,若装配错误则需要拆下与输出轴过盈配合的圆锥滚子轴承和垫片,由于圆锥滚子轴承与输出轴是过盈配合,拆卸困难且耽误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选取预紧垫片速度快,且选择预紧垫片厚度精准性提升,使得差速器处于最佳运行状态下运行,且辅助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0005]本专利技术一方面提供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
[0006]本专利技术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差速器的辅助装置。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其中差速器包括齿轮托架、主动锥齿轮及差速器总成,齿轮托架包括输入部及输出部,差速器总成包括主体、从动锥齿轮及输出轴,从动锥齿轮及输出轴均安装于所述主体上,采用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包括预装组件及测量组件,预装组件包括内环及外环,外环通过螺纹啮合于所述内环的外周,且内环和/或外环上设有用于读取内环与外环的两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的刻度;装配方法包括:
[0009]将主动锥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输入部;/>[0010]在输出轴的外周套设预装组件,将套设有预装组件的差速器总成预装于所述齿轮托架内,使得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且输出轴与输出部相对设置,通过调节内环和/或所述外环,使得预装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主体与输出轴相连的端面及输出部的端面,此时读取预装组件的高度值为装配高度值;
[0011]将差速器总成从齿轮托架中拆除,并将预装组件从输出轴上拆除;
[0012]利用测量组件测量待装轴承的实际高度值;
[0013]根据装配高度值及实际高度值计算出待装预紧垫片的厚度,并选取厚度与计算出的待装预紧厚度相同的预紧垫片;
[0014]将选取的预紧垫片及轴承依次套设于输出轴上,将套设有预紧垫片及所述轴承的所述差速器总成装配于所述齿轮托架内,使得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使得预紧垫片及轴承压合于输出部及主体之间,从动锥齿轮与主动锥齿轮啮合。
[0015]进一步地,在读取所述预装组件的高度值前还包括:
[0016]测量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周向间隙,使得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周向啮合间隙为0.13~0.20mm。
[0017]进一步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周向啮合间隙为0.16~0.18mm。
[0018]进一步地,测量组件包括基板、平尺、配重块及数显百分表,平尺相对设于基板上方,且能够相对平尺向下移动,数显百分表及配重块均安装于平尺上,且数显百分表的量杆滑动从上至下滑动插设于平尺上,测量待装轴承的实际高度值包括:
[0019]选取标准轴承,将标准轴承放置于所述基板上,将平尺向下移动贴合标准轴承,此时将数显百分表校零,上移平尺后取出标准轴承;
[0020]先将待装轴承放置到所述基板上,再将平尺向下移动贴合待装轴承,读取数显百分表的读数即为待装轴承与所述标准轴承的差值。
[0021]一种辅助装置,包括预装组件,预装组件包括内环及外环,外环通过螺纹啮合于所述内环的外周,且内环和/或所述外环上设有用于读取内环与外环的两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的刻度。
[0022]进一步地,内环包括内环体及设于内环体的前端外周的内环凸缘,外环包括外环体及沿外环体的前端边缘设置的外环凸缘,外环体与所述内环体螺接,且外环凸缘环设于所述外环凸缘的外周,外环体的外周与内环体的外周中的一者具有基准点,另一者具有刻度,且刻度的最小刻度值小于0.01mm。
[0023]进一步地,辅助装置还包括所述测量组件包括基板、平尺、配重块及数显百分表,所述平尺相对设于所述基板上方,且能够相对所述平尺向下移动,所述数显百分表及所述配重块均安装于所述平尺上,且所述数显百分表的量杆滑动从上至下滑动插设于所述平尺上,所述配重块的重量范围2~5kg。
[0024]进一步地,配重块的形状为U型。
[0025]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和辅助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0026]1、本专利技术的装配方法选配预紧垫片速度快,精度高,使得差速器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下运行。
[0027]2、本专利技术的辅助装置结构简单,解决现有技术中测量待装轴承施加未预紧力时造成的安装误差,选取预紧垫片精度高,提高差速器的安装精度。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待装轴承安装在差速器上的装配图;
[0029]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预装组件安装在差速器上的装配图;
[0030]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预装组件示意图;
[0031]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测量组件测量待装轴承示意图;
[0032]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测量组件测量标准轴承示意图。
[0033]图中,1、差速器;11、主动锥齿轮;2、齿轮托架;21、输入部;22、输出部;3、差速器总成;31、主体;32、从动锥齿轮;33、输出轴;4、辅助装置;5、预装组件;51、内环;52;外环;6、测量组件;61、基板;62、平尺;63、配重块;64、数显百分表;65、标准轴承;7、待装轴承;8、预紧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3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中采用术语“纵向”、“横向”、“竖直”、“水平”、“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6]在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如图1~5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差速器1的装配方法,其中差速器1包括齿轮托架2、主动锥齿轮11及差速器1总成,齿轮托架2包括输入部21及输出部22,差速器1总成包括主体31、从动锥齿轮32及输出轴33,从动锥齿轮32及输出轴33均安装于所述主体31上,采用辅助装置4,辅助装置4包括预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差速器的装配方法,所述差速器包括齿轮托架、主动锥齿轮及差速器总成,所述齿轮托架包括输入部及输出部,所述差速器总成包括主体、从动锥齿轮及输出轴,所述从动锥齿轮及所述输出轴均安装于所述主体上,其特征在于,采用辅助装置,所述辅助装置包括预装组件及测量组件,所述预装组件包括内环及外环,所述外环通过螺纹啮合于所述内环的外周,且所述内环和/或所述外环上设有用于读取所述内环与所述外环的两相对端面之间的距离的刻度;所述装配方法包括:将所述主动锥齿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输入部;在所述输出轴的外周套设所述预装组件,将套设有所述预装组件的所述差速器总成预装于所述齿轮托架内,使得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且所述输出轴与所述输出部相对设置,通过调节所述内环和/或所述外环,使得所述预装组件的两端面分别与所述主体与所述输出轴相连的端面及所述输出部的端面,此时读取所述预装组件的高度值为装配高度值;将差速器总成从齿轮托架中拆除,并将预装组件从所述输出轴上拆除;利用所述测量组件测量待装轴承的实际高度值;根据所述装配高度值及所述实际高度值计算出待装预紧垫片的厚度,并选取厚度与计算出的待装预紧厚度相同的预紧垫片;将选取的预紧垫片及轴承依次套设于输出轴上,将套设有所述预紧垫片及所述轴承的所述差速器总成装配于所述齿轮托架内,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所述从动锥齿轮啮合,使得所述预紧垫片及所述轴承压合于所述输出部及所述主体之间,所述从动锥齿轮与所述主动锥齿轮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读取所述预装组件的高度值前还包括:测量主动锥齿轮和从动锥齿轮的周向间隙,使得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周向啮合间隙为0.13~0.2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差速器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周向啮合间隙为0.1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国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