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同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50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包括沿大变形流动土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三角形排布的桩林(3)、引导坝(4)、缝隙坝(5)、分流器(6)、柔性拦网(7)、停淤区(8)及桩林(9);该系统设置于两侧高地(1)之间形成的大变形流动土体沟道(2)内。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全过程、多功能、鲁棒性强,服役生命周期长,且可根据实地情形进行排列组合设计等优势,能显著提高大变形流动土体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减灾能力。减灾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变形流动土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防灾减灾
,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大变形流动土体(如滑坡、泥石流等)往往方量规模巨大,流动性超强,因此冲击力巨大(且具有破坏力极强的巨大块石),这种强大的冲击力常常对运动前方的构筑物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毁灭性灾难。目前常用的结构物拦挡措施主要有刚性拦挡结构(如拦挡坝、桩林、缝隙坝等)和柔性拦挡结构(如,柔性拦网)等。对于现有的拦挡结构措施,由于拦截坝结构单一,防治效果并不好,很容易发生冲毁拦截坝的情况,并且大部分封闭性拦挡坝极易预埋导致服役周期较短,维护成本高昂,韧性防护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或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包括沿大变形流动土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三角形排布的桩林、引导坝、缝隙坝、分流器、柔性拦网、停淤区及三角形排布的桩林,该系统设置于两侧高地之间形成的大变形流动土体沟道内。
[0006]所述桩林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排桩,第二排桩和第三排桩,为起到生态防护的作用,也可在指定位置植树作为类桩林防护结构。该桩林呈三角形排布,位于沟道的最前方,作为第一级拦截消能装置,对大变形流动土体起到分流并一定程度上截留减速的作用。
[0007]所述引导坝位于桩林的后方,包括呈一定夹角的引导坝Ⅰ和引导坝Ⅱ。两个引导坝可大大延长大变形流动土体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大消能效果,并可引导大变形流动土体转弯对冲消能。
[0008]所述缝隙坝位于引导坝后方,包括两侧翼墙、翼墙窗口、底孔、棱柱型缝隙坝和缝隙坝开口。在拦截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同时避免了完全淤积,从而保证该复合拦挡系统的长期有效性
[0009]所述分流器位于缝隙坝后方,对通过缝隙坝的大变形流动土体进一步进行分流及对冲消能。
[0010]所述的柔性拦网位于分流器后方,包括混凝土基座、刚性立柱、刚性水平行架和柔性拦网。柔性拦网既能通过变形拉伸增大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相互作用时间,从而增大消能效果,又可以通过孔隙部分拦截土体避免完全淤积。
[0011]所述的停淤区位于柔性拦网后方,呈平坦开口状,使得通过柔性拦网的大变形流动土体堆积在此处,通过设置桩林进一步拦截大变形流动土体。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大变形流动土体沟道内依次设置的桩林、引导
坝、缝隙坝、分流器、柔性拦网和停淤区,构成全过程、多功能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对上游大变形流动土体(如滑坡、泥石流等)起到分流减速、梯级部分拦截及分流沉降淤积等防治效果;复合型拦挡结构在保证最大效果地拦截消能的同时避免了大变形流动土体的淤积,保持较高的库容量,大大延长了服役生命周期,降低了维护成本,可恢复性强;此外,复合型拦挡系统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类型结构的作用,保证在某部分结构出现损伤丧失拦挡功能时其余结构仍正常发挥作用,鲁棒性强。并且,该复合系统具有可根据实地情形进行排列组合设计等优势,能显著提高大变形流动土体地质灾害的防灾减灾能力。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大变形流动土体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三角形排布桩林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引导坝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缝隙坝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5为缝隙坝及后方分流器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柔性拦网和停淤场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两侧高地;
[0021]2土体大变形沟道;
[0022]3桩林,301第一级截留减速桩、302第二级截留减速桩、303第三级截留减速桩;
[0023]4引导坝,401引导坝Ⅰ、402引导坝Ⅱ;
[0024]5缝隙坝,501两侧翼墙、502翼墙窗口、503底孔、504棱柱型缝隙坝、505缝隙坝开口;
[0025]6分流器;
[0026]7柔性拦网,701混凝土基座、702刚性立柱、703刚性水平行架、704柔性拦网;
[0027]8桩林;
[0028]9停淤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未做说明的部分,比如各个坝体的厚度、高度等,均是需要在实际中结合具体情况,比如大变形流动土体的流量等作出具体设计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的指导下,能够根据现有的条件经过实验得到上述参数进行修筑,不影响本专利技术的实施。结合下面说明,本申请的优点和特征将更加清楚。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实施例有较佳的实施性,并非是对本申请任何形式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技术特征或者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应当被认为是孤立的,它们可以被相互组合从而达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申请优选实施方式的范围也可以包括另外的实现,且这应被本申请实施例所属
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0031]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
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定。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0032]本申请的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例,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并非是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效果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且本申请各附图中所出现的相同标号代表相同的特征或者部件,可应用于不同实施例中。
[003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该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设置在大变形流动土体(如滑坡、泥石流等)流道内,沿流动方向,包括依次设置的三角形排布的桩林、引导坝、缝隙坝、柔性拦网和停淤区(含桩林)。三角形排布的桩林对大变形流动土体进行分流并一定程度上截留减速;引导区坝可延长流动距离进而增大耗能,并引导大变形流动土体转弯对冲消能;缝隙坝在拦截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同时避免了完全淤积,从而保证该复合拦挡系统的长期有效性;被拦截的土体淤积在缝隙坝前方,而通过缝隙的土体则会进一步经过分流器的分流及对冲消能,被后方的柔性拦网进一步拦截;小部分穿过柔性拦网的土体,由于动能较低,并进一步被三角形排布的桩林而最终淤积在停淤区。与以往土体大变形流动灾害防治措施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全过程、多功能、鲁棒性强,服役生命周期长,且可根据实地情形进行排列组合设计等优势,能显著提高大变形流动土体地质灾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大变形流动土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三角形排布的桩林(3)、引导坝(4)、缝隙坝(5)、分流器(6)、柔性拦网(7)、停淤区(8)及桩林(9);该系统设置于两侧高地(1)之间形成的大变形流动土体沟道(2)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其特征在于:桩林(3)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排桩(301),第二排桩(302)和第三排桩(303),为起到生态防护的作用,在指定位置植树作为类桩林防护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其特征在于:引导坝(4)位于桩林(3)的后方,包括呈一定夹角的引导坝Ⅰ(401)和引导坝Ⅱ(402);两个引导坝延长大变形流动土体的流动距离进而增大耗能,并引导大变形流动土体转弯对冲消能。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大变形流动土体的开口型复合韧性拦挡系统,其特征在于:缝隙坝(5)位于引导坝(4)后方,包括两侧翼墙(501)、翼墙窗口(502)、底孔(503)、棱柱型缝隙坝(504)和缝隙坝开口(505);在拦截大变形流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毕研栋黄雨蒲建
申请(专利权)人:同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