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块、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14008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散热领域,公开了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系统;电池模块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包含若干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设置有支撑件,支撑件之间形成过水通道,外壳的两端连接有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电池冷却系统,用于装载若干电池模块,包括:若干进水输送通道和出水输送通道;总进出水通道与所述进水输送通道以及所述出水输送通道连通,其上设置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所述进水输送通道与若干所述电池模块的进水组件连通,所述出水输送通道与若干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出水组件连通;本申请能实现电池模块内部的循环冷却,同时使得冷却液流经整个电池模块,实现全面降温的效果,保持电池系统内部电芯温度一致性,提高了散热效率。高了散热效率。高了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块、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到电池散热技术,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发展,用户对于电动汽车的充电时间要求越来越短,而这对于电池系统来说意味着充电倍率的提高,充电倍率的提高必然会导致电池系统内部电芯的温度上升,电芯温度过高对于电池系统寿命及安全性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现有的液冷系统热量通过导热胶、液冷板传递的换热,最终被冷却液带走,和电芯接触面小,换热效率低,且其只接触电芯一侧,导致电芯两侧换热不均匀、单体温差大,同时导热胶和液冷板的吸热能力有限,无法高效的带走热量,最终冷却液只能带走部分热量,导致电芯的温度急剧上升。
[0003]所以针对大倍率充电工况下电池系统内部的电芯温度急剧上升的现状,如何保持电池系统内部电芯温度一致性,降低其内部温度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为提供一种电池模块、电池冷却系统和电池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针对大倍率充电工况下电池系统内部的电芯温度急剧上升的现状,如何保持电池系统内部电芯温度一致性,降低其内部温度的技术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0006]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包含若干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过水通道;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口堵头和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口堵头连接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堵头上,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口堵头和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口堵头连接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水口堵头上,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
[0007]进一步地,所述泡棉为条状泡棉,其长度与所述电池模块匹配设计。
[0008]进一步地,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串联排和串联排支架;所述串联排固定在所述串联排支架上;靠近所述进水组件一端的极耳穿过串联排支架,并焊接在串联排上将相邻的两个电芯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堵头和所述串联排支架之间的间隙部位为打胶设计。
[0010]进一步地,所述进水口堵头上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槽固定密封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堵头上根据所述电芯的数量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匹配极耳的形状设置,靠近所述出水组件一端的所述极耳穿过所述第一开孔,与同侧的极耳进行焊接,并在所述极耳穿过后将所述第一开孔进行密封;所述出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开孔连接,连接处进行固定密封。
[0012]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堵头的表面包覆有绝缘层。
[0013]本申请的第二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冷却系统,用于装载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包括:
[0014]冷却箱主体,所述冷却箱主体用于放置若干所述电池模块,所述冷却箱主体内设置有若干进水输送通道和出水输送通道;所述进水输送通道与若干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进水通道连通,所述出水输送通道与若干所述电池模块的所述出水通道连通;总进出水通道,所述总进出水通道与所述进水输送通道以及所述出水输送通道连通,其上设置有总进水口和总出水口。
[0015]本申请的第三方面还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模块以及上述任意一项中所述的电池冷却系统,其中所述电池冷却系统的冷却箱主体内放置有若干所述电池模块,且电池模块通过进水开孔和出水开孔分别与冷却箱主体上的进水输送通道和出水输送通道固定密封。
[0016]有益效果: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池模块通过对内部若干电芯之间连接支撑件形成过水通道,增加电池模块内部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可以有效地增加冷却效果、降低电芯温度,从而保证电池安全性;其次,进水组件和出水组件分别连接在电池模块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并与外壳内部连通,电池冷却系统通过进水开孔和出水开孔与电池模块连接,冷却液从总进水口流入进水输送通道,再通过进水输送通道上的进水开孔,通过进水组件中的进水通道流向所述电池模块的内部,然后内部的冷却液带走所述电芯的热量,通过所述出水组件的出水通道流和连接的所述出水开孔,流向所述出水输道,最后从所述总出水口流出,实现电池模块内部的循环冷却,同时,使得冷却液可以流经整个电池模块,从而达到全面降温的效果,保持电池系统内部电芯温度一致性,提高了散热效率。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模块的爆炸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模块的内部结构爆炸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电池模块的侧面视图;
[0021]图4为图3的截面图;
[0022]图5为图4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24]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25]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26]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0027]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冷却液流动过程示意图。
[0028]其中:1、外壳;2、电芯;3、支撑件;4、进水口堵头;5、进水通道;6、出水口堵头;7、出水通道;8、冷却箱主体;9、进水输送通道;10、进水开孔;11、出水输送通道;12、出水开孔;13、极耳;14、第一开孔;15、第二开孔;16、串联排;17、串联排支架;18、进水槽;19、总进水口;20、总出水口;22、电池模块。
[0029]本专利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
[0032][0033]“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0034]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部包含若干电芯,所述电芯之间连接有若干支撑件,所述支撑件之间形成过水通道;进水组件,所述进水组件包括进水口堵头和进水通道,所述进水口堵头连接在所述外壳的第一端,所述进水通道设置在所述进水口堵头上,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包括出水口堵头和出水通道,所述出水口堵头连接在所述外壳的第二端,所述出水通道设置在所述出水口堵头上,与所述外壳内部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泡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泡棉为条状泡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模块还包括:串联排和串联排支架;所述串联排固定在所述串联排支架上;靠近所述进水组件一端的极耳穿过串联排支架,并焊接在串联排上将相邻的两个电芯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堵头和所述串联排支架之间的间隙部位为打胶设计。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堵头上设置有进水槽;所述进水通道的第二端与所述进水槽固定密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电池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堵头上根据所述电芯的数量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一开孔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能韦许财福吴绍龙刘志文姜喜铭
申请(专利权)人: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