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36737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3
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包括路面层和砂土层,路面层设置于砂土层上,还包括蓄水井和配水管,蓄水井贯穿路面层设置于砂土层内,蓄水井的井口设置于路面处,蓄水井的井底设置有用于存水的PP单体蓄水模块,蓄水井的井口盖设有用于进水的井盖,井盖上开设有进水孔,井盖低于路面层,配水管的一端连通于蓄水井的PP单体蓄水模块,配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路面层。通过将储水井修成不与城市废水回收的主管道连通的蓄水井,雨水通过井盖上的进水孔向蓄水井内进水,并随着雨水的增加逐渐蓄满水井,以此无需通过废水回收的主管道向蓄水井内充水,以此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强度。程中的工程强度。程中的工程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路面蓄水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海绵城市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路面蓄水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传统水资源无法再开发发展时,对雨水资源进行回收利用便成为了既经济又实惠的方式。
[0003]通常的雨水收集方式是在路面挖设储水井,并在储水井口设置有井盖,但现有的储水井均需要连通城市废水回收的主管道,通过废水回收的主管道向储水井内供水,因此导致在施工时,工程量较为复杂庞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便于雨水收集存储利用,降低工程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路面蓄水结构。
[0005]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包括路面层和砂土层,所述路面层设置于砂土层上,还包括蓄水井和配水管,所述蓄水井贯穿路面层设置于砂土层内,所述蓄水井的井口设置于路面处,所述蓄水井的井底设置有用于存水的PP单体蓄水模块,所述蓄水井的井口盖设有用于进水的井盖,所述井盖上开设有进水孔,所述井盖低于路面层,所述配水管的一端连通于蓄水井的PP单体蓄水模块,所述配水管的另一端延伸至路面层。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井盖上的进水孔向蓄水井内进水,并随着雨水的增加逐渐蓄满水井,以此无需通过废水回收的主管道向蓄水井内充水,以此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强度,减少施工过程中的工程量,并且由蓄水井上的井盖的进水孔进水,收集方便,而且进水蓄水井内的水被储藏于PP单体蓄水模块内,增强蓄水井的蓄水强度,使用时还可以通过配水管向外抽取。
[000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砂土层(220)内设置有与排水管道连接的溢流管,所述溢流管连接于蓄水井靠近井盖的端部。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蓄水井内的雨水逐渐蓄满水井的时候,会由溢流管向外流出,并排入到现有城市的排水管道中,实现导流。
[000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砂土层(220)内设置有PP单体定位模块,所述蓄水井与PP单体定位模块内腔连通,所述蓄水井包括进水井和出水井,所述出水井设置于PP单体定位模块下方,所述进水井设置于PP单体定位模块下方,所述进水井内设置有鹅卵石层,所述鹅卵石层铺设于PP单体定位模块上方。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由井盖的进水孔先进入到进水井内,然后经过鹅卵石层,鹅卵石层会对雨水进行净化,提高雨水的清洁度,再从鹅卵石层经过PP单体定位模块,然后进入到出水井内。
[0011]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溢流管与蓄水井连接处设置于鹅卵石层,且溢流管与蓄水井连接处的最低端与鹅卵石层最高端平面平齐。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雨水蓄满出水井时,多余的雨水由溢流管流出,并且流
动的雨水将鹅卵石层表面的污渍带走,从而保证鹅卵石层的清洁能力。
[0013]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蓄水井的周侧设置有护墙层,所述护墙层一端抵接于路面层,所述护墙层的另一端抵接于PP单体蓄水模块。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护墙层保障蓄水井的强度,并且通过在PP单体蓄水模块的上下两端设置护墙层增强对PP单体蓄水模块的固定。
[0015]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路面层包括沥青混凝土层,设置于沥青混凝土下方的中砂保护层,设置于中砂保护层下方的钢筋混凝土承压层,设置于钢筋混凝土承压层下方的原土层。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沥青混凝土层实现路面可以使用,设置砂土层,提高沥青混凝土层的韧性,使其沥青混凝土层在承受较强的压力后可以发生一定的形变。
[0017]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还包括设置于沥青混凝土层的井座,所述井座开设有用于卡设井盖的卡槽。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井盖卡设于卡槽内,提高井盖的固定。
[0019]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蓄水井的井口固定设置有用于防坠网,所述防坠网设置于井盖下方。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蓄水井的井口设置防坠网,从而防止井盖在非正常作用力下掉落,实现对井盖的承接。
[0021]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2]1.本方案通过将储水井修成不与城市废水回收的主管道连通的蓄水井,雨水通过井盖上的进水孔向蓄水井内进水,并随着雨水的增加逐渐蓄满水井,以此无需通过废水回收的主管道向蓄水井内充水,以此降低在施工过程中的工程强度。
[0023]2.本方案通过在蓄水井内设置鹅卵石层,鹅卵石层会对雨水进行净化,提高雨水的清洁度,再从鹅卵石层经过PP单体定位模块,然后进入到出水井内。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使用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路面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100、路面层;110、沥青混凝土层;120、中砂保护层;130、钢筋混凝土承压层;140、原土层;210、护墙层;220、砂土层;230、鹅卵石层;240、防渗膜;250、溢流管;310、蓄水井;311、进水井;312、出水井;330、井盖;331、进水孔;340、井座;341、卡槽;350、防坠网;360、配水管;370、排水阀;380、PP单体定位模块;390、PP单体蓄水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9]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路面蓄水结构。
[0030]参照图1和图2所示,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包括路面层100、设置于路面层100下方的砂土层220以及埋设于砂土层220的蓄水组件,蓄水组件设置于砂土层220内,且蓄水组件设置于路面层100的下方,并且蓄水组件的蓄水一端设置于路面层100内,砂土层220内设置有
用于连通城市排水管道的溢流管250,溢流管250与蓄水组件连通,砂土层220内还设置有用于抽取蓄水组件内雨水的配水管360。
[0031]参照图2和图3所示,蓄水组件包括PP单体蓄水模块390和蓄水井310,施工时,在路面层100的下方开设有可以用于放置PP单体蓄水模块390的沟槽,然后将PP单体蓄水模块390放置于沟槽内,再绕PP单体蓄水模块390外围铺设防渗膜240,从而包裹住PP单体蓄水模块390。
[0032]蓄水井310设置于PP单体蓄水模块390的上方以及路面层100的下方,且蓄水井310与PP单体蓄水模块390的内腔相互连通。蓄水井310包括进水井311和出水井312,进水井311设置于上方出水井312设置于下方。其中进水井311与出水井312之间设置有PP单体定位模块380,PP单体定位模块380的周侧端部向外延伸,其中PP单体定位模块380的内腔与进水井311和出水井312的内腔连通。
[0033]PP单体定位模块380的上方铺设有用多个鹅卵石组成的鹅卵石层230。其中,溢流管250连接于进水井311的周向侧壁,且溢流管250与进水井311内腔连通,并且溢流管250与进水井311连接处的最低端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包括路面层(100)和砂土层(220),所述路面层(100)设置于砂土层(220)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蓄水井(310)和配水管(360),所述蓄水井(310)贯穿路面层(100)设置于砂土层(220)内,所述蓄水井(310)的井口设置于路面处,所述蓄水井(310)的井底设置有用于存水的PP单体蓄水模块(390),所述蓄水井(310)的井口盖设有用于进水的井盖(330),所述井盖(330)上开设有进水孔(331),所述井盖(330)低于路面层(100),所述配水管(360)的一端连通于蓄水井(310)的PP单体蓄水模块(390),所述配水管(360)的另一端延伸至路面层(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土层(220)内设置有与排水管道连接的溢流管(250),所述溢流管(250)连接于蓄水井(310)靠近井盖(330)的端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路面蓄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土层(220)内设置有PP单体定位模块(380),所述蓄水井(310)与PP单体定位模块(380)内腔连通,所述蓄水井(310)包括进水井(311)和出水井(312),所述出水井(312)设置于PP单体定位模块(380)下方,所述进水井(311)设置于PP单体定位模块(380)下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丽燕
申请(专利权)人:同瀚建筑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