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技术

技术编号:3913091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t1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锂离子电池。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因其自身的各种优势,如高电压高能量密度、质量轻、无记忆特性等,在各类的3C数码中应用广泛。经长时间的高温&高压或者浮充的锂离子电池,会发生电池厚度鼓胀过大导致功能失效或引发电池着火等问题。
[0003]降低锂离子电池膨胀最有效的措施是降低锂离子电池的满充电压,以使得锂离子电池带电量稍低,从而降低电池潜在的各种副反应。但目前锂离子电池满充电压降压模式并未严格的根据锂离子电池的特性进行评估后确定,更多源于经验所得,由此导致了降压时机选取不合适,难以均衡降压所带来的容量损失,同时也存在降压滞后导致电池膨胀过早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及锂离子电池,能更好的均衡锂离子电池降压所带来的容量损失,避免降压滞后带来的电池膨胀过早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在第一使用温度t1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1/t1
内采用第一满充电压V1充电;
[0007]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二累积使用时间段T
2/t1
内采用第二满充电压V2充电;其中,T
2/t1
=T
1/t1
+ΔT,V2<V1。
[0008]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三累积使用时间段T
3/t1
内采用第三满充电压V3充电;其中,T
3/t1
=T
1/t1
+2ΔT,V3<V2。
[0009]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四累积使用时间段T
4/t1
内采用第四满充电压V4充电;其中,T
4/t1
=T
1/t1
+3ΔT,V4<V3。
[0010]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五累积使用时间段T
5/t1
内采用第五满充电压V5充电;其中,T
5/t1
=T
1/t1
+4ΔT,V5<V4。
[0011]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二使用温度t2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1/t2
内采用第一满充电压V1充电;其中,t2>t1,T
1/t2
=T
1/t1
/(t2

t1)K,其中K为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的转化系数。
[0012]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二使用温度t2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二累积使用时间段T
2/t2
、第三累积使用时间段T
3/t2
、第四累积使用时间段T
4/t2
、第五累积使用时间段T
5/t2
内采用分别采用第二满充电压V2、第三满充电压V3、第四满充电压V4、第五满充电压V5充电;
[0013]其中,T
2/t2
=T
2/t1
/(t2

t1)K,T
3/t2
=T
3/t1
/(t2

t1)K,T
4/t2
=T
4/t1
/(t2

t1)K,T
5/t2
=T
5/t1
/(t2

t1)K。
[0014]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三使用温度t3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1/t3
内采用第一满充电压V1充电;其中,t3>t2>t1,T
1/t3
=T
1/t1
/(t2

t1)K/(t3

t2)K。
[0015]可选地,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三使用温度t3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二累积使用时间段T
2/t3
、第三累积使用时间段T
3/t3
、第四累积使用时间段T
4/t3
、第五累积使用时间段T
5/t3
内采用分别采用第二满充电压V2、第三满充电压V3、第四满充电压V4、第五满充电压V5充电;
[0016]其中,T
2/t3
=T
2/t1
/(t2

t1)K/(t3

t2)K,T
3/t3
=T
3/t1
/(t2

t1)K/(t3

t2)K,T
4/t3
=T
4/t1
/(t2

t1)K/(t3

t2)K,T
5/t3
=T
5/t1
/(t2

t1)K/(t3

t2)K。
[0017]可选地,所述t1、t2、t2分别为30℃、35℃、45℃;所述V1、V2、V3、V4、V5分别为4.45V、4.4V、4.35V、4.3V、4.25V。
[0018]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锂离子电池,采用了如上述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
[0019]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1/t1
内采用第一满充电压V1充电;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二累积使用时间段T
2/t1
内采用第二满充电压V2充电;其中,T
2/t1
=T
1/t1
+ΔT,V2<V1,其中涉及的参数不同于以往根据经验而来,而是能够通过实际实验测试推导得来,能够严格地根据不同锂离子电池的特性进行合理的评估,根据当前不同锂离子电池膨胀状态采用合适的满充电压,降压模式更加合理,降压时机更加准确,能更好的均衡锂离子电池的降压所带来的容量损失,避免降压滞后带来的电池膨胀过早的问题。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锂离子电池结合使用温度,根据累积使用时间确定锂离子电池的满充电压,能更好的均衡锂离子电池不恰当降压所带来的容量损失,避免降压滞后带来的电池膨胀过早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0]所包括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的理解,其构成了说明书的一部分,用于例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与文字描述一起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5℃下锂离子电池膨胀与时间关系图;
[0022]图2是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t1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1/t1
内采用第一满充电压V1充电;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二累积使用时间段T
2/t1
内采用第二满充电压V2充电;其中,T
2/t1
=T
1/t1
+ΔT,V2<V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三累积使用时间段T
3/t1
内采用第三满充电压V3充电;其中,T
3/t1
=T
1/t1
+2ΔT,V3<V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四累积使用时间段T
4/t1
内采用第四满充电压V4充电;其中,T
4/t1
=T
1/t1
+3ΔT,V4<V3。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一使用温度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五累积使用时间段T
5/t1
内采用第五满充电压V5充电;其中,T
5/t1
=T
1/t1
+4ΔT,V5<V4。5.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二使用温度t2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一累积使用时间段T
1/t2
内采用第一满充电压V1充电;其中,t2>t1,T
1/t2
=T
1/t1
/(t2

t1)K,其中K为温度每增加1摄氏度的转化系数。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锂离子电池充电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第二使用温度t2下,锂离子电池在第二累积使用时间段T
2/t2
、第三累积使用时间段T
3/t2
、第四累积使用时间段T
4/t2
、第五累积使用时间段T
5/t2
内采用分别采用第二满充电压V2、第三满充电压V3、第四满充电压V4、第五满充电压V5充电;其中,T
2/t2
=T
2/t1
/(t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文洁戈崇永韩晓辉廖兴群潘党育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豪鹏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